一种应用于漫反射光电传感器的无盲区透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2843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透镜的结构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漫反射光电传感器的无盲区透镜结构;包括底板、传输筒和回传筒;所述传输筒和回传筒均连接在底板上,所述传输筒和回传筒均为一端开口大,另一端开口小的锥形结构,开口大的一端均连接在底板上;所述传输筒开口小的一端向外延伸设有发光部,所述回传筒开口小的一端向外延伸设有回收部;在底板的上端面,所述传输筒和回传筒之间设有间隔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当被测物体距离透镜结构太近时,反射光经过透镜后也可以通过回传筒后,被收光区回收,不存在盲区,实用性强。

A blind area free lens structure for diffuse reflective photoelectric 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漫反射光电传感器的无盲区透镜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透镜的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漫反射光电传感器的无盲区透镜结构。
技术介绍
在漫反射光电传感器的实际应用中,经常会使用到透镜结构,从光电传感器上发出的光,经过透镜传输后照射到被测物体上,再从被测物体反射回透镜结构后,被光电传感器接收;但是在目前的透镜结构中,当被测物体距离透镜结构太近时,反射光经过透镜后,偏离了光电传感器,因此,光电传感器无法接收,因此,就会存在一定的盲区,当被测物体位于该盲区内,光电传感器就无法接收反射回的光,尤其在检测一些外表面不规则的物体时,因此急需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无盲区的透镜结构,其实用性强。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漫反射光电传感器的无盲区透镜结构,包括底板、传输筒和回传筒;所述传输筒和回传筒均连接在底板上,所述传输筒和回传筒均为一端开口大,另一端开口小的锥形结构,开口大的一端均连接在底板上;所述传输筒开口小的一端向外延伸设有发光部,所述回传筒开口小的一端向外延伸设有回收部;在底板的上端面,所述传输筒和回传筒之间设有间隔部。进一步的是,所述底板、传输筒、回传筒、发光部和回收部一体成型,为透光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是,所述无盲区透镜结构与外部的电路板和被测实物配合使用,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发光区和收光区,所述发光区发出的光线,从发光部传输到传输筒内,再传输至底部上,并反射到回传筒后,再传输到回收部后,被所述收光区接收。进一步的是,所述传输筒和回传筒为四面型的锥形结构。进一步的是,所述底板上设有下内底面,所述间隔部位于底部上设有上内底面;光线传输至下内底面上后,从下内底面直接反射到回收部中;或光线传输至下内底面上后,反射至所述上内底面上,再从上内底面上反射至下内底面上后,再反射到回收部中。进一步的是,所述回收部上设有回收口,光线反射回收部后,直接传输到回收口后,被所述收光区接收;或光线反射到回收部后,传输到回收部的内壁上,再从内壁经多次反射和折射至所述回收口后,被所述收光区接收。本专利技术的透镜结构中,光线传输至透镜结构的下内底面上后,从下内底面直接反射到回传筒内;或光线传输至下内底面上后,反射至所述上内底面上,再从上内底面上反射至下内底面上后,反射到回传筒内。而且在回收部上设有回收口;光线反射到回传筒后,直接传输到回收口后,被所述收光区接收;或光线反射到回传筒后,传输到回收部的内壁上,再从内壁反射至所述回收口后,被所述收光区接收。因此,本专利技术中,当被测物体距离透镜结构太近时,反射光经过透镜后也可以通过回传筒后,被收光区回收,不存在盲区,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透镜应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无盲区透镜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无盲区透镜结构的透镜应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无盲区透镜结构的透镜应用的另一应用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无盲区透镜结构的透镜应用的再一应用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透镜应用的结构示意图;从图1的对比中可以看出,目前技术中,透镜结构一般是在一个底板上设有两个圆形结构,当被测实物放置在一定范围内,光电传感器可以接收反射回的光,但是当被测实物距离透镜结构太近时,反射光经过透镜后,偏离了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无法接收;因此,就会存在一定的盲区,当被测物体位于该盲区内,光电传感器就无法接收反射回的光。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无盲区透镜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无盲区透镜结构,包括底板11、传输筒12和回传筒22;所述传输筒12和回传筒22均连接在底板11上,所述传输筒12和回传筒22均为一端开口大,另一端开口小的锥形结构,开口大的一端均连接在底板11上;示例性的,所述传输筒12和回传筒22为四面型的锥形结构。所述传输筒12开口小的一端向外延伸设有发光部13,所述回传筒22开口小的一端向外延伸设有回收部23;在底板11的上端面,所述传输筒12和回传筒22之间设有间隔部31,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底板11、传输筒12、回传筒22、发光部13和回收部23一体成型,为透光材料制成。如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无盲区透镜结构的透镜应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无盲区透镜结构与外部的电路板X和被测实物Y配合使用,所述电路板X上设有发光区A和收光区B,所述发光区A发出的光线,从发光部13传输到传输筒12内,再传输至底部11上,并反射到回传筒22后,再传输到回收部23后,被所述收光区B接收。具体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底板11上设有下内底面111,所述间隔部31位于底部11上设有上内底面311;光线传输至下内底面111上后,从下内底面111直接反射到回收部23中,如图3所示的。或如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无盲区透镜结构的透镜应用的另一应用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光线传输至下内底面111上后,反射至所述上内底面311上,再从上内底面311上反射至下内底面111上后,再反射到回收部23中。因此,无论哪种反射方式,光线均可以被反射到回收部23中。作为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回收部23上设有回收口231;光线反射到回收部23后,直接传输到回收口231后,被所述收光区B接收,如图3所示。或如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无盲区透镜结构的透镜应用的再一应用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光线反射到回收部23中后,传输到回收部23的内壁上,传输到回收部的内壁上,再从内壁经多次反射和折射至所述回收口231后,被所述收光区B接收。因此,光线传输到回收部23后,无论哪种方式,光线均可以从回收口被收光区B接收。因此,由上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中,即使当被测实物距离透镜结构太近时,反射光经过透镜后,仍然可以被光电传感器的收光区接收;就不会存在盲区。本专利技术的透镜结构中,光线传输至透镜结构的下内底面上后,从下内底面直接反射到回传筒内;或光线传输至下内底面上后,反射至所述上内底面上,再从上内底面上反射至下内底面上后,反射到回传筒内。而且在回收部上设有回收口;光线反射到回传筒后,直接传输到回收口后,被所述收光区接收;或光线反射到回传筒后,传输到回收部的内壁上,再从内壁反射至所述回收口后,被所述收光区接收。因此,本专利技术中,当被测物体距离透镜结构太近时,反射光经过透镜后也可以通过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漫反射光电传感器的无盲区透镜结构,包括底板、传输筒和回传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筒和回传筒均连接在底板上,所述传输筒和回传筒均为一端开口大,另一端开口小的锥形结构,开口大的一端均连接在底板上;所述传输筒开口小的一端向外延伸设有发光部,所述回传筒开口小的一端向外延伸设有回收部;在底板的上端面,所述传输筒和回传筒之间设有间隔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漫反射光电传感器的无盲区透镜结构,包括底板、传输筒和回传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筒和回传筒均连接在底板上,所述传输筒和回传筒均为一端开口大,另一端开口小的锥形结构,开口大的一端均连接在底板上;所述传输筒开口小的一端向外延伸设有发光部,所述回传筒开口小的一端向外延伸设有回收部;在底板的上端面,所述传输筒和回传筒之间设有间隔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盲区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传输筒、回传筒、发光部和回收部一体成型,为透光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盲区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盲区透镜结构与外部的电路板和被测实物配合使用,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发光区和收光区,所述发光区发出的光线,从发光部传输到传输筒内,再传输至底部上,并反射到回传筒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欧视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