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滤油装置、集成灶及该集成灶的控制方法,滤油装置包括支撑部、驱动装置和过滤部;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支撑部上,用于驱动所述过滤部转动,形成旋转的过滤面,所述支撑部包括固定座和支架;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支架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固定座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架至少设有三个,均布于所述固定部的外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集成灶的烟机蜗壳的进风口处设置动态的滤油装置,实现对集成灶油烟中的油脂等有害物质的高效拦截,防止油脂进入蜗壳后附着在烟机的叶轮上,造成烟机吸油烟效果下降,也减少了油烟中有害物质向大气的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油装置、集成灶及该集成灶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家用电器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滤油装置、集成灶及该集成灶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集成灶是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一种组合灶具,主要包括箱体、安装于箱体上的灶台、位于灶台上部的挡油板和滤油网、位于灶台下方的燃烧系统和与吸风口连通的风道等部件。实际使用时,仅需打开相应开关就能使燃烧系统、消毒柜等工作,具有安装简便、整体性强、抽吸油烟效果较好等优点。申请号为CN201910420447.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滤油网安装结构及集成灶,所述滤油网通过所述滤油网安装结构固定在集成灶吸风口处,该滤油网安装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吸风口两侧支撑柱上的磁铁装置和分别设置在滤油网两端的磁性部,所述磁性部与所述磁铁装置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滤油网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上的状态下,所述滤油网下侧边缘与所述集成灶的挡油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于油污通过。申请号为CN201710730233.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清洗功能的高效吸油烟环保集成灶,包括灶具和设置在灶具上端的折叠机油烟,灶具和折叠机油烟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折叠机油烟的侧面设置有过滤油网,折叠机油烟的内部设置有油烟吸入口,油烟吸入口的一侧设置有风机,风机连接有烟气管道,烟气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油烟过滤器,油烟过滤器的一端连接有排气管道,灶具的上端对称设置有两组燃烧器,燃烧器的外侧均设置有防风垫圈,灶具的前面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的下端设置有杀菌抽屉,杀菌抽屉的下端设置有储物抽屉,储物抽屉的一侧设置有清洗箱。上述现有技术虽然提出了在集成灶上设置滤油的机构,但其设置于进烟口处,无法起到很好的滤油作用,依然会有油脂掺杂在油烟中进入排烟腔,附着在烟机的叶轮上,长期以往,油烟中油脂进入烟机后,附着在叶轮上造成烟机吸油烟效果下降,影响使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进行改进,通过在集成灶烟机的进风口处设置滤油装置,使得油烟中的油脂等有害物质能够被高效拦截,防止油脂进入蜗壳后附着在叶轮造成烟机吸油烟效果下降,同时减少有害物质向大气的排放。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滤油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滤油装置的集成灶。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集成灶的控制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滤油装置,包括支撑部、驱动装置和过滤部;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支撑部上,用于驱动所述过滤部转动,形成旋转的过滤面。其中,所述支撑部包括固定座和支架;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支架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固定座的方向延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架至少设置三个,均布于所述固定座的外周,所述支撑部形成固定所述驱动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支架实现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连接与固定,使得所述滤油装置形成独立的模块,便于拆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架为筋状结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架的数量介于3个至8个之间。此外,所述过滤部为,多条过滤筋构成的过滤格栅结构;所述驱动装置通过转动轴与所述过滤部的转动中心连接,驱动过滤部高速转动,实现了对油烟中油脂的过滤,避免油烟中油脂进入所述烟机中,并附着到所述叶轮上,影响所述烟机的使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过滤部包括多条径向过滤筋和至少两条环形过滤筋;所述径向过滤筋,自所述过滤部中心向外周延伸,所述环形过滤筋与所述径向过滤筋连接构成过滤格栅结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过滤部上设有不沾油涂层。同时,所述过滤部的外周设置有朝向所述驱动装置一侧延伸的翻边,所述翻边将所述过滤部过滤甩出的油脂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便于收集;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翻边与所述过滤部的过滤面形成的夹角,介于100°至170°之间,所述翻边与所述过滤部的过滤面形成的夹角,使得甩出的油脂能够更集中的汇聚于所述负压腔的腔壁上。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滤油装置的集成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烟机;所述烟机包括蜗壳,以及设置于所述蜗壳上的进风口;进烟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上;负压腔,连通所述进烟口与所述进风口;所述滤油装置设置于所述蜗壳上,并覆盖于所述进风口处,用于过滤流经所述进风口的油烟。其中,所述支架与所述蜗壳连接;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架与所述蜗壳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使得所述滤油装置形成独立的模块,便于拆卸与安装。此外,所述过滤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和所述蜗壳之间。同时,所述负压腔的底部设置有油盒,用于收集所述过滤部过滤,并通过转动离心力甩至所述负压腔腔壁上的油脂,所述负压腔的底部设置有油盒,用于收集所述负压腔腔壁上的油脂,避免油脂长期存留于所述负压腔内,造成污染。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述集成灶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烟机接收启动指令;先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过滤部转动后,再控制所述烟机内部的电机驱动叶轮转动。其中,所述过滤部的转动速度,大于所述叶轮的转动速度,实现对厨房油烟内油脂等有害物质的高效拦截,防止油脂进入蜗壳后附着在叶轮造成烟机吸油烟效果下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滤油装置为独立的模块化结构,便于拆装,应用在不同的产品上;2、通过在集成灶的烟机蜗壳的进风口处设置动态的滤油装置,实现对集成灶油烟中的油脂等有害物质的高效拦截,防止油脂进入蜗壳后附着在烟机的叶轮上,也造成烟机吸油烟效果下降;3、消除了用户为保持烟机吸油效果,而需定期清洗烟机叶轮的麻烦,同时也减少了油烟中有害物质向大气的排放;4、本专利技术集成灶采用先控制过滤部转动,再控制叶轮转动的方法,能够更好地过滤油烟,避免部分油脂未被过滤进入蜗壳而附着在叶轮上。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附图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集成灶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滤油装置装配第一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A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滤油装置装配第二示意图。图中:1、支撑部;101、固定座;102、支架;2、驱动装置;3、过滤部;301、翻边;4、壳体;401、进烟口;402、负压腔;403、油盒;5、烟机;501、蜗壳;502、进风口;503、叶轮;504、电机;6、机头;7、出烟口。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部(1)、驱动装置(2)和过滤部(3);/n所述驱动装置(2)安装于所述支撑部(1)上,用于驱动所述过滤部(3)转动,形成旋转的过滤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部(1)、驱动装置(2)和过滤部(3);
所述驱动装置(2)安装于所述支撑部(1)上,用于驱动所述过滤部(3)转动,形成旋转的过滤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1)包括固定座(101)和支架(102);
所述固定座(101)与所述驱动装置(2)连接;
所述支架(102)一端与所述固定座(101)连接,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固定座(101)的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支架(102)至少设置三个,均布于所述固定座(101)的外周;
优选地,所述支架(102)为筋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支架(102)的数量介于3个至8个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部(3)为,多条过滤筋构成的过滤格栅结构;
所述驱动装置(2)通过转动轴与所述过滤部(3)的转动中心连接;
优选地,所述过滤部(3)包括多条径向过滤筋和至少两条环形过滤筋;
所述径向过滤筋,自所述过滤部(3)中心向外周延伸,所述环形过滤筋与所述径向过滤筋连接构成过滤格栅结构;
优选地,所述过滤部(3)上设有不沾油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部(3)的外周设置有朝向所述驱动装置(2)一侧延伸的翻边(301);
优选地,所述翻边(301)与所述过滤部(3)的过滤面形成的夹角,介于100°至170°之间。
5.一种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成冲,邓鹏飞,龚东巧,李承鹏,王秀飞,王善旭,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智慧厨房电器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