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轴后油封座、发动机机油回油结构、发动机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270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8:24
本公开涉及一种曲轴后油封座、发动机机油回油结构、发动机和车辆,该曲轴后油封座设置有回油孔和用于容纳空气泵驱动齿轮的齿轮室,回油孔连通发动机缸体上的机油通道与齿轮室,齿轮室的侧壁设置有开口,以使得空气泵驱动齿轮能够通过设置在曲轴箱中的传动齿轮机构与曲轴传动连接,侧壁在空气泵驱动轮的下方且对应于开口处的位置设置有储油槽,该储油槽设置有靠近回油孔的入口和朝向开口的出口,以使得来自回油孔的机油经齿轮室流入储油槽中并能够流出至曲轴箱中,其中,储油槽的底壁不高于空气泵驱动齿轮的最低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曲轴后油封座能够解决依靠重力自然回油时的回油不畅、机油存堵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曲轴后油封座、发动机机油回油结构、发动机和车辆
本公开涉及汽车发动机
,具体地,涉及一种曲轴后油封座、发动机机油回油结构、发动机和车辆。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的空气泵一般有两种回油方式,一是通过增加一个专门的回油装置回油,既通过回油管回油;二是自然回油,既依靠机油本身的重力回油。回油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空气泵的传动方式,若空气泵采用皮带传动,则需要增加回油管回油;若空气泵为齿轮或链条传动,则采用自然回油。回油管回油能够保证空气泵的回油顺畅,但会增加发动机成本和发动机装配节拍以及装配难度,同时也会增加可能发生漏油的漏油点,降低发动机的可靠性。而自然回油的方式依靠重力回油,在没有其它可靠动力的情况下,回油的路径不稳定,容易造成回油不畅、机油存堵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曲轴后油封座、发动机机油回油结构、发动机和车辆,该曲轴后油封座能够解决依靠重力自然回油时的回油不畅、机油存堵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曲轴后油封座,该曲轴后油封座设置有回油和用于容纳空气泵驱动齿轮的齿轮室,所述回油孔连通发动机缸体上的机油通道与所述齿轮室,所述齿轮室的侧壁设置有开口,以使得所述空气泵驱动齿轮能够通过设置在曲轴箱中的传动齿轮机构与曲轴传动连接,所述侧壁在所述空气泵驱动轮的下方且对应于所述开口处的位置设置有储油槽,该储油槽设置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靠近所述回油孔,以使得来自所述回油孔的机油经所述齿轮室流入所述储油槽中,所述出口朝向所述开口,以使得所述储油槽中的机油能够流出并流至所述曲轴箱中,其中,所述储油槽的底壁不高于所述空气泵驱动齿轮的最低点。可选地,所述底壁在所述入口处与所述回油孔的孔壁连接。可选地,所述底壁至少在所述出口处的部分构造为平行于水平面。可选地,沿所述齿轮室的周向方向,所述储油槽的所述底壁与所述齿轮室的所述侧壁之间平滑过渡。可选地,沿所述齿轮室的周向方向,所述底壁从所述开口延伸至少越过所述空气泵驱动齿轮的最低点对应的位置。可选地,所述回油孔的孔口的最低位置不低于所述空气泵驱动齿轮的最低点对应的位置。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发动机机油回油结构,所述回油结构包括发动机缸体上设置的机油通道以及曲轴后油封座上设置的回油孔和齿轮室,所述曲轴后油封座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曲轴后油封座,所述回油结构还包括所述储油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曲轴后油封座或发动机机油回油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发动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曲轴后油封座具有设置在齿轮室的侧壁上位于空气泵驱动齿轮下方且对应于齿轮室的开口处的储油槽,该储油槽能够接收和储存来自与机油油道连通的回油孔中的机油,这些机油能够经储油槽的出口流出并依次经过齿轮室的开口、曲轴箱最终到达油底壳。当储油槽中的机油增多,机油液面上升至能够与空气泵驱动齿轮的最低点接触时,储油槽中的机油能够被旋转的空气泵驱动齿轮带走,并且经齿轮室的开口甩出至曲轴箱中的传动齿轮机构中,以使得储油槽中的机油液面始终不高于空气泵驱动齿轮的最低点,从而能够避免机油堆积堵塞在回油孔的孔口附近导致回油不畅;同时,被空气泵驱动齿轮带走的机油能够增加空气泵驱动齿轮和曲轴箱中的传动齿轮机构的润滑,改善飞溅润滑导致的干摩擦的情况;此外,空气泵驱动齿轮与传动齿轮机构啮合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被带走的机油有助于冷却齿轮,延长齿轮的使用寿命。本公开提供的发动机机油回油结构、发动机和车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曲轴后油封座,具有与该曲轴后油封座相同的技术效果,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在此不做赘述。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回油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发动机缸体,11-机油油道,2-曲轴后油封座,21-回油孔,211-孔壁,22-齿轮室,221-侧壁,222-开口,23-储油槽,231-入口,232-出口,233-底壁,3-空气泵驱动齿轮,4-曲轴箱,41-主动轮,42-传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机油回油时沿重力方向的上、下,参考附图1和附图2的图面方向;“内、外”通常是指相对于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外。此外,下面的描述在附图时,不同附图中的同一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曲轴后油封座,该曲轴后油封座2设置有回油孔21和用于容纳空气泵驱动齿轮3的齿轮室22,回油孔21连通发动机缸体1上的机油通道11与齿轮室22,齿轮室22的侧壁221设置有开口222,以使得空气泵驱动齿轮3能够通过设置在曲轴箱4中的传动齿轮机构与曲轴传动连接,侧壁221在空气泵驱动齿轮3的下方且对应于开口222处的位置设置有储油槽23,该储油槽23设置有入口231和出口232,入口231靠近回油孔21,以使得来自回油孔21的机油经齿轮室22流入储油槽23中,出口232朝向开口222,以使得储油槽23中的机油能够流出并流至曲轴箱4中,其中,储油槽23的底壁233不高于空气泵驱动齿轮3的最低点,参考图1和图2所示。其中,曲轴箱4中的主动轮41由曲轴驱动,主动轮41与传动轮42啮合,传动轮42与空气泵驱动齿轮3在开口222处啮合,以驱动空气泵驱动齿轮3转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曲轴后油封座2具有设置在齿轮室22的侧壁221上位于空气泵驱动齿轮3下方且对应于齿轮室22的开口222处的储油槽23,该储油槽23能够接收和储存来自与机油油道11连通的回油孔21中的机油,这些机油能够经储油槽23的出口232流出并依次经过齿轮室22的开口222、曲轴箱4最终到达油底壳。当储油槽23中的机油增多,机油液面上升至能够与空气泵驱动齿轮3的最低点接触时,储油槽23中的机油能够被旋转的空气泵驱动齿轮3带走,并且经齿轮室22的开口222甩出至曲轴箱4中的传动齿轮机构中,以使得储油槽23中的机油液面始终不高于空气泵驱动齿轮3的最低点,从而能够避免机油堆积堵塞在回油孔21的孔口附近导致回油不畅;同时,被空气泵驱动齿轮3带走的机油能够增加空气泵驱动齿轮3和曲轴箱4中的传动齿轮机构的润滑,改善飞溅润滑导致的干摩擦的情况;此外,空气泵驱动齿轮4与传动齿轮机构啮合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被带走的机油有助于冷却齿轮,延长齿轮的使用寿命。为了使回油孔21中的机油都能够流入储油槽23中,底壁233在入口231处与回油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曲轴后油封座,该曲轴后油封座(2)设置有回油孔(21)和用于容纳空气泵驱动齿轮(3)的齿轮室(22),所述回油孔(21)连通发动机缸体(1)上的机油通道(11)与所述齿轮室(22),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室(22)的侧壁(221)设置有开口(222),以使得所述空气泵驱动齿轮(3)能够通过设置在曲轴箱(4)中的传动齿轮机构与曲轴传动连接,所述侧壁(221)在所述空气泵驱动轮(3)的下方且对应于所述开口(222)处的位置设置有储油槽(23),该储油槽(23)设置有入口(231)和出口(232),所述入口(231)靠近所述回油孔(21),以使得来自所述回油孔(21)的机油经所述齿轮室(22)流入所述储油槽(23)中,所述出口(232)朝向所述开口(222),以使得所述储油槽(23)中的机油能够流出并流至所述曲轴箱(4)中,其中,所述储油槽(23)的底壁(233)不高于所述空气泵驱动齿轮(3)的最低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轴后油封座,该曲轴后油封座(2)设置有回油孔(21)和用于容纳空气泵驱动齿轮(3)的齿轮室(22),所述回油孔(21)连通发动机缸体(1)上的机油通道(11)与所述齿轮室(22),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室(22)的侧壁(221)设置有开口(222),以使得所述空气泵驱动齿轮(3)能够通过设置在曲轴箱(4)中的传动齿轮机构与曲轴传动连接,所述侧壁(221)在所述空气泵驱动轮(3)的下方且对应于所述开口(222)处的位置设置有储油槽(23),该储油槽(23)设置有入口(231)和出口(232),所述入口(231)靠近所述回油孔(21),以使得来自所述回油孔(21)的机油经所述齿轮室(22)流入所述储油槽(23)中,所述出口(232)朝向所述开口(222),以使得所述储油槽(23)中的机油能够流出并流至所述曲轴箱(4)中,其中,所述储油槽(23)的底壁(233)不高于所述空气泵驱动齿轮(3)的最低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后油封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233)在所述入口(231)处与所述回油孔(21)的孔壁(2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后油封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233)至少在所述出口(232)处的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莹刘丽杰赵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