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隔离规模化放射科室结构、方舱CT系统和搭建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26689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完全隔离规模化放射科室结构、方舱CT系统和搭建方法,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其中方舱CT系统包括方舱、由隔离墙将方舱内前后隔开的扫描间和操作间;方舱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出入门,扫描间内包括CT机架、安装于CT机架前方的诊断床。其中完全隔离规模化放射科室结构,包括检查区、医务服务区和候诊休息区,检查区包括数个并排的方舱CT;检查区靠近方舱CT操作间的一侧形成操作间通道,靠近扫描间的一侧形成患者通道,医务服务区与候诊休息区通过隔离墙隔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应急传染病医院,快速规模化搭建放射科室,使医患活动区域分流,实现完全隔离,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Fully isolated large-scale radiation department structure, shelter CT system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完全隔离规模化放射科室结构、方舱CT系统和搭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完全隔离规模化放射科室结构、方舱CT系统和搭建方法,属于医疗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应急传染病检查医院,放射科室通过普通方舱式CT,X线机,超声等,实现检查设备室内医患隔离,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方舱CT等进入扫描间与操作间的门开在方舱侧面,检查室外患者与检查医生活动区域空间连通,医生患者出入检查室过程中容易发生交叉感染;2、由于医患进入方舱门开在侧面,两侧需要进入空间,空间利用率低,不能规模化快速搭建;3、由于方舱内空间狭小,危重行动不便患者进出扫描间不便,需多名护士辅助,检查效率低。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完全隔离规模化放射科室结构、方舱CT系统和搭建方法,实现完全隔离、规模化放射检查,且可实现快速搭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首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舱CT系统,包括方舱、由隔离墙将方舱内前后隔开的扫描间和操作间;所述方舱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出入门,分别为患者用出入门和医生用出入门;所述扫描间内包括CT机架、以及安装于CT机架前方的诊断床。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转运车的定向移动,所述诊断床的两侧安装有扫描轨道;所述扫描轨道延伸至患者用出入门外。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转运车进入扫描间同时又便于方舱运输,所述方舱前端设有翻转底座。更进一步地,为了更加便于转运车/普通转运的定向移动,所述翻转底座上设有与所述扫描轨道衔接的导轨。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厂家搬运设备进入扫描间,所述扫描间的其中一个侧面设有一道门。进一步地,为了减少交叉污染,所述患者用出入门为自动感应控制双开门。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医患视觉交互,所述隔离墙上开设有铅玻璃窗。其次,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完全隔离规模化放射科室结构,包括检查区、医务服务区和候诊休息区,所述检查区包括数个并排的方舱CT;检查区靠近方舱CT操作间的一侧形成操作间通道,检查区靠近方舱CT扫描间的一侧形成患者通道,并排的方舱CT将操作间通道和扫描室通道隔离;所述医务服务区连通所述操作间通道,所述候诊休息室连通患者通道;医务服务区与候诊休息区通过隔离墙隔离。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医患视觉交互,所述隔离墙上设有多个透明窗口。最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完全隔离规模化放射科室结构的搭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划出一块矩形空地;(2)吊装方舱带着其内设备沿空地一边依次纵向,一个贴着一个并排摆放;(3)翻下翻转底座,形成患者进入平台;(4)搭建围墙及内部隔离墙,隔离出检查区、候诊休息区、医务服务区、患者通道,操作间通道;(5)安装通道门,完成搭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有益技术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完全隔离规模化放射科室结构及其方舱CT系统,可以在应急传染病医院,实现规模化地同时大量检查,效率高。搭建操作简单,可快速规模化搭建放射科室,使医患活动区域分流,实现完全隔离,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还可以配合转运车,使传染病患者单独完全隔离及快速检查。另外由于空间利用率高,本专利技术也适用于占地面积小的医院影像检查科室、远程影像检查科室,影像中心等机构的搭建。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方舱CT系统的结构透视图(翻转底座翻上时);图2为本实施例一种方舱CT系统的结构透视图(翻转底座翻下时);图3为本实施例一种方舱CT系统中扫描间内部扫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一种完全隔离规模化放射科室结构中方舱并排的结构示意图(翻转底座翻上时)图5为本实施例一种完全隔离规模化放射科室结构中方舱并排的结构示意图(翻转底座翻下时)图6为本实施例一种完全隔离规模化放射科室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标注说明:1方舱,扫描间2,患者用出入门21,厂家用出入门22,CT机架23,诊断床24,扫描轨道25,翻转底座26,导轨27,转运车28,操作间3,医生用出入门31,应急维护通道门32,隔离墙一33,铅玻璃窗34,显示屏35,检查区4,患者通道41,操作间通道42,医务服务区5,候诊休息区6,围墙7,隔离墙二8,透明窗8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及其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能够更清楚更完善的披露,兹提供了一个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如下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方舱CT检查系统,包括方舱1、由隔离墙一33将方舱1内前后隔开的扫描间2和操作间3;方舱1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出入门,分别为患者用出入门21和医生用出入门31,分别用于医患各自进入各自活动空间;扫描间2内包括CT机架23、以及安装于CT机架23前方的诊断床24。诊断床24等布置在外侧(靠近开门侧),扫描诊断主机布置在内侧,便于患者出入。扫描间2和操作间3医患完全隔离,传染病患者做影像检查时,患者与患者,及检查医生不会交叉感染。本实施例中诊断床24的两侧安装有扫描轨道25;扫描轨道25延伸至患者用出入门21外。本实施例中方舱1前端设有翻转底座26,运输时上翻折叠,布置就位后,下翻快速搭建进入平台,配合转运车28或普通转运车28等,实现患者隔离,患者自动出入扫描室,患者自动上下诊断床24等。本实施例中翻转底座26上设有与扫描轨道25衔接的导轨27。导轨27和扫描轨道25可以便于转运车28驶入定向扫描轨道25自动进行扫描,无需医务人员辅助,减少交叉感染。本实施例中扫描间2的其中一个侧面设有一道门,为厂家用出入门22,用于厂家搬运设备;另外扫描间2和操作间3的隔离墙一33上也留有一小门(为应急维护通道门32)方便设备维护人员和应急时进出使用。本实施例中患者用出入门21为自动感应控制双开门,门无把手,操作室有额外保护手动控制开关,可以防止患者触摸门引起前后患者交叉感染。本实施例中隔离墙一33上开设有铅玻璃窗34,用于医患视觉沟通交互。另外本实施例扫描间2内及其门外,装有全景摄像头,操作间3有显示屏35实时显示扫描间2内全景动态以及门外入口处状态。扫描间2内及其门口外和操作间3内均安装有麦克和扬声器,用于医患听觉语音交互。关于麦克风、扬声器和全景摄像头,图中均未示出。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完全隔离规模化放射科室结构,包括检查区4、医务服务区5和候诊休息区6,检查区4包括数个(本实施例以10个为例)并排的方舱CT;检查区4靠近方舱CT操作间3的一侧形成操作间通道42,检查区4靠近方舱CT扫描间2的一侧形成患者通道41,并排的方舱CT将操作间通道42和扫描室通道隔离;医务服务区5连通操作间通道42,候诊休息室连通患者通道41;医务服务区5与候诊休息区6通过隔离墙二8隔离。放射科室医患完全隔离,传染病患者做影像检查时,患者与患者,及检查医生不会交叉感染。本实施例中隔离墙二8上设有多个透明窗81口,用于医患视觉交互。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舱CT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方舱、由隔离墙将方舱内前后隔开的扫描间和操作间;所述方舱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出入门,分别为患者用出入门和医生用出入门;所述扫描间内包括CT机架、以及安装于CT机架前方的诊断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舱CT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方舱、由隔离墙将方舱内前后隔开的扫描间和操作间;所述方舱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出入门,分别为患者用出入门和医生用出入门;所述扫描间内包括CT机架、以及安装于CT机架前方的诊断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舱CT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诊断床的两侧安装有扫描轨道;所述扫描轨道延伸至患者用出入门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舱CT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舱前端设有翻转底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舱CT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底座上设有与所述扫描轨道衔接的导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舱CT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间的其中一个侧面设有一道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舱CT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用出入门为自动感应控制双开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舱CT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瑶法潘华素潘险峰马兴江
申请(专利权)人: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