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顺良专利>正文

一种预制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262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建筑结构,包括桩体及桩尖,桩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空心部及实心部,空心部的内部中空并围设形成芯槽;桩尖位于桩体的端部,桩尖包括加强筋,加强筋延伸至桩体内。桩尖使得预制建筑结构在下沉施工时土层的穿透能力增加,能够起到引导作用,还能够减少预制建筑结构出现溃断的几率。此外,桩尖中的加强筋延伸至桩体内,能够使得桩体与桩尖的结合性能好,避免预制建筑结构在使用时桩体与桩尖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建筑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预制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在建筑
中,为了便于生产加工以及减少施工时间,通常在工厂中制作好预制建筑结构,然后将预制建筑结构运输至施工现场使用。现有的预制建筑结构多为实心结构或空心结构,但实心结构存在重量过大不易运输、原材料浪费等问题;另一方面,空心结构虽然能够节省原材料,但其抗震力学性能及耐久性无法保证。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预制建筑结构,既能够减轻重量、节省原料,又能够保证其抗震力学性能及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预制建筑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建筑结构,包括桩体及桩尖,所述桩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空心部及实心部,所述空心部的内部中空并围设形成芯槽;所述桩尖位于所述桩体的端部,所述桩尖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延伸至桩体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预制建筑结构中的桩体包括空心部和实心部,不仅减少了原材料的用量,减轻了重量,节省了制作成本;将预制建筑结构埋入地下时实心部位于基础以下地震波出现频率最高的深度区域(基础以下一般2米至15米),就能够保证预制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从而保证了预制建筑结构在服役时的可靠性。另外,当芯槽开口朝下使用时,预制建筑结构在埋入地下时对实心部施加压力,能够避免压强过大造成预制建筑结构损坏的现象,此时可搭配桩尖等外部构件密封芯槽防止地下水进入。当芯槽开口朝上使用时,实心部能够阻止地下水进入预制建筑结构内部,有效抵抗了地下水对预制建筑结构内部腐蚀,无需填芯处理便确保了预制建筑结构的耐久性。桩尖使得预制建筑结构在下沉施工时土层的穿透能力增加,能够起到引导作用,还能够减少预制建筑结构出现溃断的几率。此外,桩尖中的加强筋延伸至桩体内,能够使得桩体与桩尖的结合性能好,避免预制建筑结构在使用时桩体与桩尖分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桩体为方桩,所述桩尖为四棱锥体。如此设置,方桩外表面积大且成方型或多边角型,在土层中桩体与土的休止角比圆型的外表大得多,这就意味着空心方桩比管桩在同等地质条件下能获得更大的承载力,为工程省下大量的基础资金;通过对比情况来看,方桩的承载力更大,每千牛(KN)承载力造价要低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这意味着设计人员在同样的设计承载力下可优选方桩,节省资金;方桩的理论计算抗剪力是同等管桩的2-3倍,这说明方桩的抗震性能非常优越,适用于多震的区域及高层建筑、大面积地下室的建筑物基础;局部空心方桩继承并发扬了原有混凝土方桩施工破损率低的特点,高强混凝土配上方形的头部,比管桩有更好的耐冲击性能,和小得多的桩头破损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筋包括相互连接的加强部及连接部,所述加强部为四棱锥形,所述加强部的棱边与所述桩尖的棱边相对应;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加强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桩体内。如此设置,加强部与桩尖的形状对应,能够防止桩尖在沉桩过程中破损,提高桩尖的承力能力。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制建筑结构还包括第一笼体,所述第一笼体设置于所述桩体的内部且所述第一笼体由预应力钢筋制成;所述第一笼体包括多根第一轴向筋体,所述第一轴向筋体沿所述桩体的轴向设置;所述桩尖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对准第一轴向筋体的位置。如此设置,张拉机能够直接对含有桩尖的预制建筑结构进行直接张拉,提高预制建筑结构的承力能力。张拉机能够穿过第一通孔与第一轴向筋体连接,并对第一轴向筋体施加预应力;张拉机与第一轴向筋体之间连接简便,能够减少施工时间,降低施工成本。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轴向筋体之间焊接或绑扎连接。如此设置,加强筋与第一笼体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不仅便于桩体的成形,还能够增强桩体的强度,防止预制建筑结构在服役时发生形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轴向筋体相对靠近所述桩尖的端部设置有预埋连接件,所述预埋连接件上开设有螺纹。如此设置,张拉机能够通过预埋连接件连接第一轴向筋体,预埋连接件的设置能够简化张拉机与第一轴向筋体之间的连接步骤,节省了张拉所需时长。第一笼体与张拉机通过外部钢条连接时,外部钢条通过螺纹能够快速地与预埋连接件连接,连接方式简单,连接处可靠性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中具有填充封堵物,所述填充封堵物用于填充并密封所述第一通孔。如此设置,可以防止预制建筑结构在服役过程中,地下水或其他地下杂质从第一通孔进入桩体中,防止了第一笼体被腐蚀,延长了预制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的个数为4个至20个。如此设置,既能够保证在预拉伸时第一笼体与端板的连接强度,又能够避免桩尖损失过多的承载力。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轴向筋体由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不锈钢钢棒、热轧钢棒、中强度预应力钢丝、消除应力钢丝、钢绞线、预应力螺纹钢筋中的至少一者制成。如此设置,当张拉机对第一轴向筋体进行张拉时,第一轴向筋体能够承受较大的预应力,并且能够较好地保持预应力不流失,在服役过程中能够承受的压力更大;此外,张拉机在对第一轴向筋体进行张拉时,第一轴向筋体能够将预拉力传递至第一径向筋体,使得第一径向筋体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预拉力,第一径向筋体采用上述钢筋能够较好地接收并保留第一轴向筋体传递的预应力,避免了在第一笼体进行张拉时第一径向筋体出现脆断的情况。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桩尖包括金属尖头,所述金属尖头设置在所述桩尖相对背离所述桩体的端部。如此设置,桩尖的尖头为金属材质而非混凝土材质,既能够提高预制建筑结构打入土体时的效率,又能够防止桩尖处的混凝土脱落,引起预制建筑结构的强度下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筋由螺纹钢、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不锈钢钢棒、热轧钢棒、中强度预应力钢丝、消除应力钢丝、钢绞线、预应力螺纹钢筋、低碳钢热轧圆盘条、混凝土制品用冷拔低碳钢丝中的至少一者制成。如此设置,加强筋的强度高,不易断裂,并且价格低廉,简单易得。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桩体为管桩,所述桩尖为圆锥体。如此设置,管桩的适用范围广泛,制作工艺成熟,制作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方式中预制建筑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预制建筑结构在A-A截面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预制建筑结构在B-B截面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方式中预制建筑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预制建筑结构中桩尖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方式中桩尖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四个实施方式中桩尖的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预埋连接件的使用示意图;图9为两根预制建筑结构对接的使用示意图;图10为一个实施方式中快速对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快速对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预制建筑结构及承台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所示C部的局部放大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建筑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101)及桩尖(102),所述桩体(101)包括相互连接的空心部(10)及实心部(20),所述空心部(10)的内部中空并围设形成芯槽(11);所述桩尖(102)位于所述桩体(101)的端部,所述桩尖(102)包括加强筋(1020),所述加强筋(1020)延伸至桩体(10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建筑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101)及桩尖(102),所述桩体(101)包括相互连接的空心部(10)及实心部(20),所述空心部(10)的内部中空并围设形成芯槽(11);所述桩尖(102)位于所述桩体(101)的端部,所述桩尖(102)包括加强筋(1020),所述加强筋(1020)延伸至桩体(10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建筑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01)为方桩,所述桩尖(102)为四棱锥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建筑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020)包括相互连接的加强部(1021)及连接部(1022),所述加强部(1021)为四棱锥形,所述加强部(1021)的棱边与所述桩尖(102)的棱边相对应;所述连接部(1022)的一端与所述加强部(1021)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桩体(10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建筑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建筑结构(100)还包括第一笼体(30),所述第一笼体(30)设置于所述桩体(101)的内部且所述第一笼体(30)由预应力钢筋制成;所述第一笼体(30)包括多根第一轴向筋体(31),所述第一轴向筋体(31)沿所述桩体(101)的轴向设置;所述桩尖(10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023),所述第一通孔(1023)位于对准第一轴向筋体(31)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顺良
申请(专利权)人:许顺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