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氧化炉的水套循环降温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24556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氧化炉的水套循环降温设备,包括炉体、箱体、循环水套和制冷箱,所述炉体的内呈螺旋状安装有循环水套,所述循环水套的出水端通过第二泵体与箱体的第三蓄水室连接,所述循环水套的进水端通过第一泵体与箱体的第一蓄水室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二斜板和第一斜板的设置,且第二斜板和第一斜板的倾斜方向相反,使得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的热水进行冲击,提高搅拌效果,即提高散热效果,加快热水冷却,并通过散热风扇将制冷片产生的冷气通过两根导气管分别吹到第二蓄水室和第三蓄水室中进行制冷散热,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氧化炉的水套循环降温设备
本技术涉及水套循环降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氧化炉的水套循环降温设备。
技术介绍
氧化炉是通过把有机废气加热到催化燃烧温度,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有机物转化为CO2、H2O;燃烧有机物放出的热量再通过预热换热器进行回收,预热进入催化床的有机废气。热回收效率可达到70%,不仅有机物达到完全分解达标排放,而且节约能耗。氧化炉工作时,需要通过水套对其进行降温,保持氧化炉内部温度恒定,避免烧焦;在专利号为CN104807178A中公布了高效无焦型煤锅炉,避免传统小型手烧炉容易结焦的问题,属于环保、高效节能型新型锅炉;但是该设备还存在下述问题,虽然使用了水套进行散热降温,但是由于水套散热后的热水和冷水放入同一个池内,导致散热效果逐级降低;并且不能对热水进行逐级降温处理,使得排出的水处于完全冷却的状态,保持冷水在炉体内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氧化炉的水套循环降温设备。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氧化炉的水套循环降温设备,包括炉体、箱体、循环水套和制冷箱,所述炉体内呈螺旋状安装有循环水套,所述循环水套的出水端通过第二泵体与箱体的第三蓄水室连接,所述循环水套的进水端通过第一泵体与箱体的第一蓄水室连接;所述箱体内部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为第一蓄水室、第二蓄水室和第三蓄水室,所述第一蓄水室和第二蓄水室之间通过第二U型管连接,所述第二蓄水室和第三蓄水室之间通过第一U型管连接;<br>所述第三蓄水室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蓄水室内设置的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二斜板,所述第二转轴上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二隔板上转动连接有两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一斜板,所述第一转轴上端套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通过链条带动两从动齿轮转动;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制冷箱,所述制冷箱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制冷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一侧固定安装制冷片,所述制冷箱通过两根导气管分别与第二蓄水室和第三蓄水室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蓄水室内体积大小等于第一蓄水室和第二蓄水室内体积之和,且第一蓄水室与第二蓄水室内体积相同。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斜板和第一斜板的倾斜方向相反。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上开设有观察窗,所述第三蓄水室的顶部安装有排气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U型管和第二U型管上均安装有阀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三蓄水室内体积大小设置成等于第一蓄水室和第二蓄水室内体积之和,且第一蓄水室和第二蓄水室内体积相同;热水在第三蓄水室通过搅拌和冷气进行第一次冷却后,再将一半热水输送到第二蓄水室中,减小体积,并通过冷气进行第二次冷却,在第三蓄水室和第二蓄水室逐级冷却的作用下,使得进入第一蓄水室中水处于完全冷却的状态,保持冷水在炉体内的散热效果,避免传统方法将散热后的热水和冷水放入同一个池内,导致散热效果逐级降低;通过第二斜板和第一斜板的设置,且第二斜板和第一斜板的倾斜方向相反,使得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的热水进行冲击,提高搅拌效果,即提高散热效果,加快热水冷却,并通过散热风扇将制冷片产生的冷气通过两根导气管分别吹到第二蓄水室和第三蓄水室中进行制冷散热,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制冷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体;2、箱体;3、循环水套;4、制冷箱;21、观察窗;22、第一泵体;23、第二泵体;24、旋转电机;25、排气管;26、第一蓄水室;27、第二蓄水室;28、第三蓄水室;29、第一U型管;210、第一隔板;211、第二U型管;212、第一转轴;213、第一斜板;214、从动齿轮;215、链条;216、主动齿轮;217、第二转轴;218、第二斜板;219、第二隔板;41、导气管;42、散热风扇;43、制冷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用于氧化炉的水套循环降温设备,包括炉体1、箱体2、循环水套3和制冷箱4,所述炉体1内呈螺旋状安装有循环水套3,所述循环水套3的出水端通过第二泵体23与箱体2的第三蓄水室28连接,所述循环水套3的进水端通过第一泵体22与箱体2的第一蓄水室26连接;所述箱体2内部通过第一隔板210和第二隔板219分为第一蓄水室26、第二蓄水室27和第三蓄水室28,所述第一蓄水室26和第二蓄水室27之间通过第二U型管211连接,所述第二蓄水室27和第三蓄水室28之间通过第一U型管29连接;所述第三蓄水室2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24,所述旋转电机24的输出轴与第三蓄水室28内设置的第二转轴217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17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二斜板218,所述第二转轴217上套接有主动齿轮216;所述第二隔板219上转动连接有两第一转轴212,所述第一转轴212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一斜板213,所述第一转轴212上端套接有从动齿轮214,所述主动齿轮216通过链条215带动两从动齿轮214转动;所述箱体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制冷箱4,所述制冷箱4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制冷箱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42,所述散热风扇42的一侧固定安装制冷片43,所述制冷箱4通过两根导气管41分别与第二蓄水室27和第三蓄水室28连接。所述第三蓄水室28内体积大小等于第一蓄水室26和第二蓄水室27内体积之和,且第一蓄水室26与第二蓄水室27内体积相同,当第一蓄水室26内的冷水抽完时,可以将第二蓄水室27内的水全部放入到第一蓄水室26,第二蓄水室27进行热水和冷水之间的过渡;将第三蓄水室28内一半的水放入第二蓄水室27内,是为了减少热水体积,进一步提高热水的散热效果。所述第二斜板218和第一斜板213的倾斜方向相反,使得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的热水进行冲击,提高搅拌效果,即提高散热效果,加快热水冷却。所述箱体2上开设有观察窗21,所述第三蓄水室28的顶部安装有排气管25,用于排出热量。所述第一U型管29和第二U型管211上均安装有阀门,便于控制热水的流向。工作原理:启动第一泵体22将第一蓄水室26内的冷水抽到循环水套3中,由于循环水套3呈螺旋状安装在炉体1内,可增加冷水在炉体1流动时间,提高散热效果,并启动第二泵体23将循环水套3中的热水抽到第三蓄水室28中进行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氧化炉的水套循环降温设备,包括炉体(1)、箱体(2)、循环水套(3)和制冷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内呈螺旋状安装有循环水套(3),所述循环水套(3)的出水端通过第二泵体(23)与箱体(2)的第三蓄水室(28)连接,所述循环水套(3)的进水端通过第一泵体(22)与箱体(2)的第一蓄水室(26)连接;/n所述箱体(2)内部通过第一隔板(210)和第二隔板(219)分为第一蓄水室(26)、第二蓄水室(27)和第三蓄水室(28),所述第一蓄水室(26)和第二蓄水室(27)之间通过第二U型管(211)连接,所述第二蓄水室(27)和第三蓄水室(28)之间通过第一U型管(29)连接;/n所述第三蓄水室(2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24),所述旋转电机(24)的输出轴与第三蓄水室(28)内设置的第二转轴(217)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17)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二斜板(218),所述第二转轴(217)上套接有主动齿轮(216);/n所述第二隔板(219)上转动连接有两第一转轴(212),所述第一转轴(212)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一斜板(213),所述第一转轴(212)上端套接有从动齿轮(214),所述主动齿轮(216)通过链条(215)带动两从动齿轮(214)转动;/n所述箱体(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制冷箱(4),所述制冷箱(4)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制冷箱(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42),所述散热风扇(42)的一侧固定安装制冷片(43),所述制冷箱(4)通过两根导气管(41)分别与第二蓄水室(27)和第三蓄水室(28)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氧化炉的水套循环降温设备,包括炉体(1)、箱体(2)、循环水套(3)和制冷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内呈螺旋状安装有循环水套(3),所述循环水套(3)的出水端通过第二泵体(23)与箱体(2)的第三蓄水室(28)连接,所述循环水套(3)的进水端通过第一泵体(22)与箱体(2)的第一蓄水室(26)连接;
所述箱体(2)内部通过第一隔板(210)和第二隔板(219)分为第一蓄水室(26)、第二蓄水室(27)和第三蓄水室(28),所述第一蓄水室(26)和第二蓄水室(27)之间通过第二U型管(211)连接,所述第二蓄水室(27)和第三蓄水室(28)之间通过第一U型管(29)连接;
所述第三蓄水室(2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24),所述旋转电机(24)的输出轴与第三蓄水室(28)内设置的第二转轴(217)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17)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二斜板(218),所述第二转轴(217)上套接有主动齿轮(216);
所述第二隔板(219)上转动连接有两第一转轴(212),所述第一转轴(212)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一斜板(213),所述第一转轴(212)上端套接有从动齿轮(214),所述主动齿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保义沈岑宽卢山龙陈华勇吴国庆任永刚胡磊王武钧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铂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