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抗肿瘤活性白叶藤碱锌(II)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324088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高抗肿瘤活性白叶藤碱锌(II)配合物,化学式为[Zn(Tm)C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高抗肿瘤活性白叶藤碱锌(II)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抗肿瘤活性白叶藤碱锌(II)配合物。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自从顺铂被发现具有抗肿瘤活性以来,金属抗肿瘤药物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一些非铂类金属的化合物也相继被发现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Chao,H.;etal.Thedevelopmentofanticancerruthenium(II)complexes:fromsinglemoleculecompoundstonanomaterials,Chem.Soc.Rev.2017,46:5771-5804.)。与铂类金属药物相比,非铂类金属抗肿瘤药物的发展相对缓慢,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顺铂类抗癌药物因在治疗的过程中有明显的毒副作用,限制了这些铂类药物的应用(苟少华,等.化学进展,2006,18:107-112)。为了克服铂类药物的缺陷,研究人员除进一步研发新的铂类药物外,正致力于开发药效更好、毒副作用更小的非铂类金属抗肿瘤药物。非铂类抗癌药物主要集中在具有生物活性、生命必需的微量金属元素上,如铜、锌。其中,锌是人体内必须的微量元素,在细胞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许多酶的活性中心,参与多种新陈代谢过程。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高效、低毒的锌金属抗癌配合物。白叶藤碱是一种具有抗菌、抗病毒等生理活性的生物碱,但未曾有以白叶藤碱及衍生物为配体报道的金属配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抗肿瘤活性白叶藤碱锌(II)配合物。具体地,一种新型高抗肿瘤活性白叶藤碱锌(II)配合物,其化学式为[Zn(Tm)Cl2](简称:Tm-Zn),化学结构式如下式所示:其中,配体Tm为叶藤碱衍生物与二甲基吡啶胺衍生物合成的化合物,m为不为零的自然数,n为不为零的自然数。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在上述配合物的基础上提供一种螯合物,其化学式为[Zn(Tm)(JH)]Cl,化学结构式如下式所示:其中,配体Tm为叶藤碱衍生物与二甲基吡啶胺衍生物合成的化合物,m为不为零的自然数,n为不为零的自然数,JH为姜黄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新型高抗肿瘤活性白叶藤碱锌(II)配合物合成方法。具体地,所述新型高抗肿瘤活性白叶藤碱锌(II)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白叶藤碱衍生物(SM)与二甲基吡啶胺衍生物在溶剂以及强碱的存在下反应生成黄色固体粉末配体Tm,m为不为零的自然数;(2)配体Tm和等物质的量的氯化锌(II)在极性溶剂的存在下配位反应得到黄色的目标产物-白叶藤碱锌(II)配合物Tm-Zn。所述二甲基吡啶胺衍生物的结构式如下:其中,n为不为零的自然数。步骤(1)中,白叶藤碱衍生物(SM)与二甲基吡啶胺衍生物的摩尔比为1:1-1.5。步骤(1)中,白叶藤碱衍生物(SM)与二甲基吡啶胺衍生物在20-30℃下反应1-10小时。步骤(2)中,配位反应温度30-80℃,反应时间5-50h。步骤(2)中,极性溶剂为甲醇、乙醇、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的任一种溶剂或者两两混合溶液,其中混合溶液中的两种溶剂为任意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极性溶剂是甲醇与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的混合溶液,或者是乙醇与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的混合溶液。本专利技术的白叶藤碱锌(II)配合物可进一步合成螯合物,具体地,在步骤(2)中得到白叶藤碱锌(II)配合物Tm-Zn的基础上进一步与螯合配体合成螯合物。其中,所述螯合配体为双齿或多齿配体,包括但不限于姜黄素(JH-H)等。本专利技术合成路线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所述白叶藤碱锌(II)配合物的应用。具体地,提供所述白叶藤碱锌(II)配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更具体地,提供所述白叶藤碱锌(II)配合物在制备靶向治疗乳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新型的药根碱衍生物活性配体Tm,并以之为配体合成其锌配合物Tm-Zn:[Zn(Tm)Cl2]和[Zn(Tm)(JH)]Cl。专利技术人考察了配合物Tm-Zn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人卵巢癌耐药株SK-OV-3/DDP细胞和人正常肝HL-7702细胞的活性和毒性实验。MTT实验结果显示,配合物Tm-Zn对人乳腺癌细胞HeLa、MCF-7、MDA-MB-231和SK-OV-3/DDP均有很高的抗肿瘤活性,其IC50值范围为0.08-1.85μM,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远远大于配体Tn、姜黄素(JH-H)和临床经典的金属基抗癌药物顺铂;此外,配合物Tm-Zn对正常细胞HL-7702的毒性很小(IC50>100μM),体现出很好的靶向抑制人乳腺癌的增殖。配合物Tm-Zn表现出优越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和靶向性,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有望用于各种抗肿瘤药物的制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得的T3核磁共振氢谱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得的T3核磁共振碳谱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得的配合物T3-Zn1的电喷雾质谱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得的T3-Zn1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得的T3-Zn1的核磁共振碳谱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制得的配合物T3-Zn2的电喷雾质谱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制得的T3-Zn2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制得的T4核磁共振氢谱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制得的T4核磁共振碳谱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制得的配合物T4-Zn的电喷雾质谱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制得的T4-Zn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制得的T4-Zn的核磁共振碳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述合成方法中涉及的原料白叶藤碱衍生物SM,参照考现有文献(Gu,L.-Q.;etal.J.Med.Chem.,2005,48:7315-7321.)进行制备。实施例1(1)配体T3的合成与表征:在25.0mL的圆底烧瓶中,称取1.0mol的化合物SM、1.05mol二甲基吡啶胺衍生物和2.00molNaH,溶解于含有5.0毫升二甲基乙酰胺溶液(DMA)中,在25.0℃下反应10.0小时后,得到黄色固体粉末配体T3(以下简称T3),产率为53.0%。二甲基吡啶胺衍生物:合成路线:对所得配体T3进行鉴定:(1)核磁共振氢谱图,如图1所示。1HNMR(400MHz,CHCl3-d)δ8.49(d,J=4.9Hz,2H),8.35(dd,J=8.0,17.5Hz,2H),8.20(d,J=8.6Hz,1H),7.70(t,J=7.7Hz,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抗肿瘤活性白叶藤碱锌(II)配合物,其特征是,其化学式为[Zn(Tm)C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抗肿瘤活性白叶藤碱锌(II)配合物,其特征是,其化学式为[Zn(Tm)Cl2],化学结构式如下式所示:



其中,m为不为零的自然数,n为不为零的自然数。


2.一种新型高抗肿瘤活性白叶藤碱锌(II)配合物,其特征是,其化学式为[Zn(Tm)(JH)]Cl,化学结构式如下式所示:



其中,m为不为零的自然数,n为不为零的自然数,JH为姜黄素。


3.一种新型高抗肿瘤活性白叶藤碱锌(II)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白叶藤碱衍生物与二甲基吡啶胺衍生物在溶剂以及强碱的存在下反应生成黄色固体粉末配体Tm,m为不为零的自然数;
(2)配体Tm和等物质的量的氯化锌(II)在极性溶剂的存在下配位反应得到黄色的目标产物-白叶藤碱锌(II)配合物Tm-Zn,其化学式为[Zn(Tm)Cl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叶藤碱锌(II)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2)中得到白叶藤碱锌(II)配合物Tm-Zn的基础上与螯合配体合成配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其品王振凤谭明雄韦庆敏苏雨婕
申请(专利权)人:玉林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