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消浪功能的水利除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233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消浪功能的水利除藻装置。主要由消浪区和净化区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消浪区的一侧设有进水面,进水面正对面的一侧设有导流板,消浪区的下方设有净化区,净化区下方的一侧及底面设有排水面,净化区内设有微生物固载体。在消浪的同时为水体提供大量的溶解氧,利用导流板将藻类导流进入净化区,净化区内的鱼类、贝类、微生物、水生植物等构建的微生态食物链对藻类进行降解,从源头上根除藻类,进一步增强装置的除藻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消浪功能的水利除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消浪功能的水利除藻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蓝藻水华爆发的频度逐步增加,蓝藻水华爆发,会消耗大量溶氧,降低水体透明度,造成鱼类等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以及群落结构的变化,水华产生异味与杂质,増加水处理成本;产生的藻毒素通过水循环,对水生动物、家畜和人类的健康安全都带来极大危害,蓝藻控制与治理工作已越来越严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具有消浪功能的水利除藻装置,在消浪的同时为水体提供大量的溶解氧,利用导流板将藻类导流进入净化区,净化区内的鱼类、贝类、微生物、水生植物等构建的微生态食物链对藻类进行降解,从源头上根除藻类,进一步增强装置的除藻能力。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消浪功能的水利除藻装置,主要由消浪区和净化区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消浪区的一侧设有进水面,进水面正对面的一侧设有导流板,消浪区的下方设有净化区,净化区下方的一侧及底面设有排水面,净化区内设有微生物固载体。进一步的,导流板的上端设于消浪区上表面的一侧,下端设于消浪区下方的一侧。进一步的,进水面上阵列排布透水孔,形状为两端开口的圆锥状,迎浪面的一端有效孔径为40-60mm,另一端的有效孔径为8-10mm。进一步的,排水面上设有孔洞,数量为三个以上,有效孔径为5-10mm。进一步的,消浪区的上表面铺设有浮筒,数量为三个以上。进一步的,消浪区上方的四周均设有固定环,固定锚固定于水底,所述的固定环、铰链、固定锚依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净化区内设有防水灯。进一步的,净化区内预置有鱼类和贝类和水生植物,微生物固载体内预置有环境友好型微生物。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与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消浪功能的水利除藻装置,当波浪与透水孔发生对冲时,使大气氧充分溶解于水体中,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起到了曝气的功能,为净化区内的生物提供生存所需求的氧气,净化区内设有防水灯,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光照条件。2.利用导流板的导流作用,将藻类导流至净化区,净化区内的鱼类、贝类、微生物、水生植物等构建的微生态食物链对藻类进行降解,从源头上根除藻类,进一步增强装置的除藻能力,达到控藻的目的。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消浪功能的水利除藻装置,该装置构造简单、成本低且无需动力,适合大面积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消浪功能的水利除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消浪功能的水利除藻装置的左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消浪区,2、净化区,4、微生物固载体,5、孔洞,6、浮筒,7、固定环,8、导流板,9、铰链,10、固定锚,11、透水孔,12、进水面,13、排水面,14、波浪传播方向,15、防水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具有消浪功能的水利除藻装置,主要由消浪区1和净化区2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消浪区1的一侧设有进水面12,进水面12正对面的一侧设有导流板8,消浪区1的下方设有净化区2,净化区2下方的一侧及底面设有排水面13,净化区2内设有微生物固载体4;导流板8的上端设于消浪区1上表面的一侧,下端设于消浪区1下方的一侧;进水面12上阵列排布透水孔11,形状为两端开口的圆锥状,迎浪面的一端有效孔径为40-60mm,另一端的有效孔径为8-10mm;排水面13上设有孔洞5,数量为三个以上,有效孔径为5-10mm;消浪区1的上表面铺设有浮筒6,数量为三个以上;消浪区1上方的四周均设有固定环7,固定锚10固定于水底,所述的固定环7、铰链9、固定锚10依次连接;所述的净化区2内设有防水灯15;净化区2内预置有鱼类和贝类和水生植物,微生物固载体4内预置有环境友好型微生物。实施例1具体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浮筒6采用PE材料制成,壁厚10mm,水平铺设于消浪区1的上表面,消浪区1上表面的四周均设有固定环7,固定锚10固定于水底,固定环7、铰链9、固定锚10依次连接将整体固定,使得整个装置在波浪强烈冲击时能够保持整体平衡。所述的消浪区1和净化区2均设有公知的拉筋加固结构,进一步加强抗风浪冲击的能力,整体采用铰链活动连接可拆卸结构,方便后期的维护管理,导流板8采用不锈钢耐海水腐蚀的结构,厚度为80mm,导流板8的上端设于消浪区1上表面的左侧,下端设于消浪区1下方的右侧,且导流板8与消浪区1下表面所形成的的角度为45°,所述的透水孔11迎浪面的一端有效孔径为40mm,另一端的有效孔径为8mm,当波浪沿着波浪传播方向14冲击透水孔11,使大气氧充分溶解,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起到了曝气的功能,为净化区2内的生物提供氧气,净化区2内设有防水灯15,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光照条件。利用导流板的导流作用,将藻类导流至净化区,净化区2内预置有微生物固载体4、鱼类、贝类、浮游生物、水生植物等,能够构建微生态食物链,对藻类进行降解,从源头上根除藻类,达到控藻的目的,所述的孔洞5有效孔径为5mm,阵列排布于排水面13,净化后的水体由净化区2内的排水面13的孔洞5排出,达到净化水体水质环境、修复水体生态环境的目的。实施例2具体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浮筒6采用PE材料制成,壁厚10mm,水平铺设于消浪区1的上表面,消浪区1上表面的四周均设有固定环7,固定锚10固定于水底,固定环7、铰链9、固定锚10依次连接将整体固定,使得整个装置在波浪强烈冲击时能够保持整体平衡。所述的消浪区1和净化区2均设有公知的拉筋加固结构,进一步加强抗风浪冲击的能力,整体采用铰链活动连接可拆卸结构,方便后期的维护管理,导流板8采用不锈钢耐海水腐蚀的结构,厚度为80mm,导流板8的上端设于消浪区1上表面的左侧,下端设于消浪区1下方的右侧,且导流板8与消浪区1下表面所形成的的角度为45°,所述的透水孔11迎浪面的一端有效孔径为60mm,另一端的有效孔径为10mm,当波浪沿着波浪传播方向14冲击透水孔11,使大气氧充分溶解,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起到了曝气的功能,为净化区2内的生物提供氧气,净化区2内设有防水灯15,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光照条件。利用导流板的导流作用,将藻类导流至净化区,净化区2内预置有微生物固载体4、鱼类、贝类、浮游生物、水生植物等,能够构建微生态食物链,对藻类进行降解,从源头上根除藻类,达到控藻的目的,所述的孔洞5有效孔径为10mm,阵列排布于排水面13,净化后的水体由净化区2内的排水面13的孔洞5排出,达到净化水体水质环境、修复水体生态环境的目的。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消浪功能的水利除藻装置,主要由消浪区(1)和净化区(2)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消浪区(1)的一侧设有进水面(12),进水面(12)正对面的一侧设有导流板(8),消浪区(1)的下方设有净化区(2),净化区(2)下方的一侧及底面设有排水面(13),净化区(2)内设有微生物固载体(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消浪功能的水利除藻装置,主要由消浪区(1)和净化区(2)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消浪区(1)的一侧设有进水面(12),进水面(12)正对面的一侧设有导流板(8),消浪区(1)的下方设有净化区(2),净化区(2)下方的一侧及底面设有排水面(13),净化区(2)内设有微生物固载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消浪功能的水利除藻装置,其特征是导流板(8)的上端设于消浪区(1)上表面的一侧,下端设于消浪区(1)下方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消浪功能的水利除藻装置,其特征是进水面(12)上阵列排布透水孔(11),形状为两端开口的圆锥状,迎浪面的一端有效孔径为40-60mm,另一端的有效孔径为8-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消浪功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映津苏玉萍林洪
申请(专利权)人:华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