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管线过孔防护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2279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客车管线过孔防护密封结构,包括密封钣金和管线套座,所述密封钣金一侧开设有管孔,所述管孔内部安装有管线套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转动螺母在表侧设置有螺纹的套管上移动,将套管通过螺母和限位座固定在密封钣金上,便于实际应用中操作;同时将导线从套管内穿过,对导线进行固定时,通过起子使十字头的螺纹杆转动,进而带动开设有螺纹孔的套座移动,通过导杆和通孔保证移动平稳,套座从梯形块低端向高端移动,且在移动过程逐渐将两个弧形块向内侧压近,作用在导线上,直至将导线固定在两个弧形块之间,完成导线的限位固定,解决导线的防护及过孔处的固定问题,提升整车安全性及舒适性,且结构整体的拆卸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管线过孔防护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管线防护及车内密封
,具体为一种客车管线过孔防护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各客车厂家对整车线束及管路布置提出很高的要求,由于线束、管路需要从车外进入车内,其过孔处的防护及整车密封,涉及整车安全及舒适,因此对管线的防护及管线过孔处的密封结构有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管线过孔设计主要考虑安装的方便性,直接在密封钣金上开过线孔,这样管线与密封钣金属于线接触,固定和密封效果不好,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震动、颠簸等原因,导致管线过孔处松动,长时间与过孔处钣金接触摩擦,出现线束及管路破损,会造成电路短路、气管漏气,存在安全隐患;随着技术的发展,对汽车的安全及舒适性设计要求更多,同样,对汽车管线的防护及密封要求也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管线过孔防护密封结构,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管线过孔设计主要考虑安装的方便性,直接在密封钣金上开过线孔,这样管线与密封钣金属于线接触,固定和密封效果不好,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震动、颠簸等原因,导致管线过孔处松动,长时间与过孔处钣金接触摩擦,出现线束及管路破损,会造成电路短路、气管漏气,存在安全隐患;随着技术的发展,对汽车的安全及舒适性设计要求更多,同样,对汽车管线的防护及密封要求也越来越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客车管线过孔防护密封结构,包括密封钣金和管线套座,所述密封钣金一侧开设有管孔,所述管孔内部安装有管线套座;所述管线套座包括套管、限位座、矩形槽、夹块、套座、螺母、螺纹杆、导杆、通孔和螺纹孔,所述套管穿过管孔,所述套管一端设置有限位座,所述套管外侧套装有螺母,所述套管一侧转动安装有导杆,所述套管一侧且位于导杆对称侧转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套管一侧且位于套管外侧套装有套座,所述套座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套座一侧且位于通孔对称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导杆贯穿于通孔,所述螺纹杆贯穿于螺纹孔,所述套管另一端对称开设有矩形槽,两个所述矩形槽内部转动安装有夹块。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座直径大于管孔直径,所述套管直径小于管孔直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管外侧开设有螺纹,所述套管和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套管通过螺母和限位座限位在密封钣金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杆和通孔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和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一端安装有十字头。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块包括弧形块和梯形块,所述梯形块设置在弧形块一侧中心处,所述梯形块的一端两侧均设置有转轴,且转轴和矩形槽转动连接,所述弧形块安装在套管内部,且两个套管对称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将管线套座的套管穿过密封钣金的管孔,将矩形槽内活动安装的夹块按进套管内,然后将螺母以及连接的套座套装在套管外侧,转动螺母在表侧设置有螺纹的套管上移动,将套管通过螺母和限位座固定在密封钣金上,便于实际应用中操作;同时将导线从套管内穿过,对导线进行固定时,通过起子使十字头的螺纹杆转动,进而带动开设有螺纹孔的套座移动,通过导杆和通孔保证移动平稳,套座从梯形块低端向高端移动,且在移动过程逐渐将两个弧形块向内侧压近,作用在导线上,直至将导线固定在两个弧形块之间,完成导线的限位固定,解决导线的防护及过孔处的固定问题,提升整车安全性及舒适性,且结构整体的拆卸便于操作。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密封钣金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管线套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管线套座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套座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夹块侧视图。图中:1、密封钣金;2、管线套座;3、管孔;4、套管;5、螺纹;6、限位座;7、矩形槽;8、夹块;9、套座;10、螺母;11、螺纹杆;12、十字头;13、导杆;14、通孔;15、螺纹孔;16、弧形块;17、梯形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客车管线过孔防护密封结构,包括密封钣金1和管线套座2,密封钣金1一侧开设有管孔3,管孔3内部安装有管线套座2;管线套座2包括套管4、限位座6、矩形槽7、夹块8、套座9、螺母10、螺纹杆11、导杆13、通孔14和螺纹孔15,套管4穿过管孔3,套管4一端设置有限位座6,套管4外侧套装有螺母10,套管4一侧转动安装有导杆13,套管4一侧且位于导杆13对称侧转动安装有螺纹杆11,套管4一侧且位于套管4外侧套装有套座9,套座9一侧开设有通孔14,套座9一侧且位于通孔14对称侧开设有螺纹孔15,导杆13贯穿于通孔14,螺纹杆11贯穿于螺纹孔15,套管4另一端对称开设有矩形槽7,两个矩形槽7内部转动安装有夹块8。限位座6直径大于管孔3直径,套管4直径小于管孔3直径,便于套管4的限位安装。套管4外侧开设有螺纹5,套管4和螺母10螺纹连接,套管4通过螺母10和限位座6限位在密封钣金1上,便于将套管4固定在密封钣金1上,当套管4仅通过螺母10固定在密封钣金1上,导线穿过套管4内通过填充密封胶实现导线的密封和固定。导杆13和通孔14滑动连接,螺纹杆11和螺纹孔15螺纹连接,螺纹杆11一端安装有十字头12,便于通过转动螺纹杆11。夹块8包括弧形块16和梯形块17,梯形块17设置在弧形块16一侧中心处,梯形块17的一端两侧均设置有转轴,且转轴和矩形槽7转动连接,弧形块16安装在套管4内部,且两个套管4对称设置,当外力作用下,梯形块17旋转至矩形槽7内,通过两个弧形块16对导线进行固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管线套座2的套管4穿过密封钣金1的管孔3,将矩形槽7内活动安装的夹块8按进套管4内,然后将螺母10以及连接的套座9套装在套管4外侧,转动螺母10在表侧设置有螺纹5的套管4上移动,将套管4通过螺母10和限位座6固定在密封钣金1上,将导线从套管4内穿过,对导线进行固定时,通过起子使十字头12的螺纹杆11转动,进而带动开设有螺纹孔15的套座9移动,通过导杆13和通孔14保证移动平稳,套座9从梯形块17低端向高端移动,且在移动过程逐渐将两个弧形块16向内侧压近,直至将导线固定在两个弧形块16之间。本技术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将管线套座2的套管4穿过密封钣金1的管孔3,将矩形槽7内活动安装的夹块8按进套管4内,然后将螺母10以及连接的套座9套装在套管4外侧,转动螺母10在表侧设置有螺纹5的套管4上移动,将套管4通过螺母10和限位座6固定在密封钣金1上,便于实际应用中操作;同时将导线从套管4内穿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客车管线过孔防护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钣金(1)和管线套座(2),所述密封钣金(1)一侧开设有管孔(3),所述管孔(3)内部安装有管线套座(2);/n所述管线套座(2)包括套管(4)、限位座(6)、矩形槽(7)、夹块(8)、套座(9)、螺母(10)、螺纹杆(11)、导杆(13)、通孔(14)和螺纹孔(15),所述套管(4)穿过管孔(3),所述套管(4)一端设置有限位座(6),所述套管(4)外侧套装有螺母(10),所述套管(4)一侧转动安装有导杆(13),所述套管(4)一侧且位于导杆(13)对称侧转动安装有螺纹杆(11),所述套管(4)一侧且位于套管(4)外侧套装有套座(9),所述套座(9)一侧开设有通孔(14),所述套座(9)一侧且位于通孔(14)对称侧开设有螺纹孔(15),所述导杆(13)贯穿于通孔(14),所述螺纹杆(11)贯穿于螺纹孔(15),所述套管(4)另一端对称开设有矩形槽(7),两个所述矩形槽(7)内部转动安装有夹块(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管线过孔防护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钣金(1)和管线套座(2),所述密封钣金(1)一侧开设有管孔(3),所述管孔(3)内部安装有管线套座(2);
所述管线套座(2)包括套管(4)、限位座(6)、矩形槽(7)、夹块(8)、套座(9)、螺母(10)、螺纹杆(11)、导杆(13)、通孔(14)和螺纹孔(15),所述套管(4)穿过管孔(3),所述套管(4)一端设置有限位座(6),所述套管(4)外侧套装有螺母(10),所述套管(4)一侧转动安装有导杆(13),所述套管(4)一侧且位于导杆(13)对称侧转动安装有螺纹杆(11),所述套管(4)一侧且位于套管(4)外侧套装有套座(9),所述套座(9)一侧开设有通孔(14),所述套座(9)一侧且位于通孔(14)对称侧开设有螺纹孔(15),所述导杆(13)贯穿于通孔(14),所述螺纹杆(11)贯穿于螺纹孔(15),所述套管(4)另一端对称开设有矩形槽(7),两个所述矩形槽(7)内部转动安装有夹块(8)。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万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