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砌体灰缝控制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2084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砌体灰缝控制工具,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上方设有竖向孔,所述第一夹板的左侧面和第二夹板的右侧面均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设有第一螺母,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壳体、竖向滑孔、定位环、调节杆和调节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对称设置的两个夹板通过连接杆连接,两夹板之间的距离可调节,适用于不同的砌体厚度,连接杆下表面和两夹板顶部之间的距离即为砌体灰缝的厚度,通过调节机构可调整连接杆底部与夹板顶部之间的距离,调整砌体灰缝的厚度,两夹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设有用于控制竖向灰缝宽度的控制机构,保证竖向灰缝的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砌体灰缝控制工具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砌体灰缝控制工具。
技术介绍
砌体是由砌块和砂浆砌筑成的墙体,灰缝是指两块砌块之间的砂浆层,灰缝在砌体中主要起两个作用:一是通过砂浆砌筑与砌块间粘结作用从而形成砌体的抗剪强度;二是在砌体受压状态下起着传递压力的作用,从而势必对砌体抗压强度产生影响。因此有效的控制砌块墙体灰缝质量,是砌块墙体施工过程中的重点。现有的砌体在建造过程中,大多凭借经验进行砌筑,加上目前建筑行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造成砌体灰缝厚度、宽度超出规范要求,砌块墙体灰缝不平直、不饱满等问题;进而需要拆除和返工,大大影响了工期,以及造成材料的极大浪费等。因此,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便于控制灰缝厚度同时使竖向灰缝宽度和勾缝深度统一的砌体灰缝控制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便于控制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统一的砌体灰缝控制工具。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砌体灰缝控制工具,包括第一夹板、位于所述第一夹板右侧且对称设置的第二夹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砌体灰缝控制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板、位于所述第一夹板右侧且对称设置的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上方设有竖向孔,所述竖向孔与所述连接杆一一对应,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竖向孔内且可在竖向孔内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夹板的左侧面和第二夹板的右侧面均设有用于调整所述连接杆底部与所述第一夹板顶部和第二夹板顶部之间距离的调节机构,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设有用于调整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距离的第一螺母,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左右两侧面且使所述连接杆穿过的竖向滑孔、位于壳体内的且使所述连接杆穿过的定位环、与所述定位环顶部连接的调节杆和位于所述调节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砌体灰缝控制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板、位于所述第一夹板右侧且对称设置的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上方设有竖向孔,所述竖向孔与所述连接杆一一对应,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竖向孔内且可在竖向孔内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夹板的左侧面和第二夹板的右侧面均设有用于调整所述连接杆底部与所述第一夹板顶部和第二夹板顶部之间距离的调节机构,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设有用于调整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距离的第一螺母,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左右两侧面且使所述连接杆穿过的竖向滑孔、位于壳体内的且使所述连接杆穿过的定位环、与所述定位环顶部连接的调节杆和位于所述调节杆上的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位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灰缝控制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后侧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夹板前表面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夹板后表面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夹板前表面之间的距离与第二连接杆与第二夹板后表面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书勋郭玉桥汪周敏刘胜田江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