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风洞拐角段竖墙和框架柱的爬模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机械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风洞拐角段竖墙和框架柱的爬模结构。
技术介绍
爬模是爬升模板的简称,国外也叫跳模。它由爬升模板、爬架(也有的爬模没有爬架)和爬升设备三部分组成,在施工剪力墙体系、筒体体系和桥墩等高耸结构中是一种有效的工具。由于具备自爬的能力,因此不需起重机械的吊运,这减少了施工中运输机械的吊运工作量。在自爬的模板上悬挂脚手架可省去施工过程中的外脚手架。综上,爬升模板能减少起重机械数量、加快施工速度,因此经济效益较好。但是,由于风洞洞体的精度要求高,对爬模支撑体系有着更高的要求。模板支撑体系在施工过程中承受各种荷载,在高精度的风洞结构施工过程中,爬模结构模板的偏差和变形决定了结构构件的定位和精度,同时,模板的刚度将直接决定洞体结构拆模后的表面平整度。因此,需要针对风洞拐角段竖墙和框架柱设计一种高精度的爬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风洞拐角段竖墙和框架柱的爬模结构,以满足风洞拐角段竖墙和框架柱高精度的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风洞拐角段竖墙和框架柱的爬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于墙体内的预埋支座(1),与预埋支座(1)连接的移动导轨(2),与移动导轨(2)固定连接的架体平台(3),一端与架体平台(3)相连且另一端通过花篮螺栓(4)与预埋支座连接的钢丝绳(5),设置于架体平台(3)下端的吊平台系统(6),设置于架体平台(3)上的后移装置(7),设置于架体平台(3)上并与后移装置(7)相连的模板系统(8),设置于模板系统(8)上方并与模板系统(8)相连的操作平台(9),以及用于整个爬模结构移动的动力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风洞拐角段竖墙和框架柱的爬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于墙体内的预埋支座(1),与预埋支座(1)连接的移动导轨(2),与移动导轨(2)固定连接的架体平台(3),一端与架体平台(3)相连且另一端通过花篮螺栓(4)与预埋支座连接的钢丝绳(5),设置于架体平台(3)下端的吊平台系统(6),设置于架体平台(3)上的后移装置(7),设置于架体平台(3)上并与后移装置(7)相连的模板系统(8),设置于模板系统(8)上方并与模板系统(8)相连的操作平台(9),以及用于整个爬模结构移动的动力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风洞拐角段竖墙和框架柱的爬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平台(3)包括通过与移动导轨连接的三脚支架(31),与三脚支架(31)相连的支撑平台(32),以及设置于支撑平台(32)远离墙体一端的平台立杆(33);其中,所述模板系统(8)安装于支撑平台(32)靠近墙体一侧,所述后移装置(7)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撑平台(32)上,所述吊平台系统(6)与支撑平台(32)和三脚支架(31)均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风洞拐角段竖墙和框架柱的爬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平台系统(6)包括与支撑平台(32)相连的两根吊平台立杆(61),以及与两根吊平台立杆(61)下端固定连接的吊平台(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风洞拐角段竖墙和框架柱的爬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系统(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超,曹江,杨明学,王敏鹏,尹鹏,林浩杰,杨毅,易亮,龚浏文,王兴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