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滤芯的中心管和具有其的多膜页滤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203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6: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滤芯的中心管和具有其的多膜页滤芯,所述中心管包括:主管,所述主管的两端均设有向外凸出的凸缘,所述主管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工艺固定位;副管,所述副管位于两个所述凸缘之间。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滤芯的中心管,通过将副管嵌在主管上并组合形成完整的中心管结构,此种中心管结构可以实现从侧边进水,适用于产水率高且滤膜利用效率高的多膜页滤芯,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中心管可以上机卷制滤膜,从而可以提高滤膜的卷制效率。

Central tube for filter element and multi membrane filter element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滤芯的中心管和具有其的多膜页滤芯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08月29日、申请号为201610749412.4、专利技术名称为“用于滤芯的中心管和具有其的多膜页滤芯”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净水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滤芯的中心管和具有其的多膜页滤芯。
技术介绍
净水机技术以活性炭、超滤、反渗透、纳滤等过滤技术为主,其中反渗透和纳滤技术的核心是由平板膜卷制而成的膜元件。然而反渗透和纳滤膜元件,在制备纯净水的同时,亦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对于普通的膜元件,如果想提高膜元件的纯水比例,降低废水的比例,则会使膜表面的污染物产生富集,膜表面的流速降低,因此易收到污染。相对于小通量的膜元件,大通量的膜元件因为元件内纯净水流阻的影响较大,需要将膜内透过的纯净水尽可能快的收集到纯水管内,以提高膜利用效率,从而需要将膜元件制备为多页。也就是说,需要设计多膜页的结构,以提高膜片的利用效率和产水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滤芯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可以实现侧边进水。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中心管的多膜页滤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用于滤芯的中心管,包括:主管,所述主管的两端均设有向外凸出的凸缘,所述主管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工艺固定位;副管,所述副管位于两个所述凸缘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滤芯的中心管,通过将副管嵌在主管上并组合形成完整的中心管结构,此种中心管结构可以实现从侧边进水,适用于产水率高且滤膜利用效率高的多膜页滤芯,同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中心管可以上机卷制滤膜,从而可以提高滤膜的卷制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艺固定位为形成在凸缘的外端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艺固定位为形成在所述主管的端面上的槽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管包括多个,且多个所述副管沿环绕所述主管的方向布置,所述主管的外周面上设有与多个所述副管一一对应的多个凹槽,且所述凹槽沿所述主管的周向间隔布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凹槽之间均设有沿所述主管间隔布置的多个壁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多膜页滤芯,包括: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为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用于滤芯的中心管;滤膜,所述滤膜对折,且所述副管位于所述滤膜对折处的内侧,且所述滤膜卷绕在所述中心管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膜页滤芯,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用于滤芯的中心管,从而提高了多膜页滤芯的整体性能。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滤芯的中心管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主管的示意图;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1中所示的副管的示意图。附图标记:中心管100,主管1,第一流体收集孔11,壁孔12,凹槽13,嵌入槽14,工艺固定位15,凸缘16,筋条17,副管2,第二流体收集孔21,导流槽22,嵌入部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滤芯的中心管100。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滤芯的中心管100,包括:主管1和副管2。主管1的两端均设有向外凸出的凸缘16,主管1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工艺固定位15。副管2位于两个凸缘16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滤芯的中心管100,通过设置凸缘16,使副管2位于两个凸缘16之间。这样,凸缘16不仅可以限定副管2的沿上下方向的位移,同时,在卷制滤膜的过程中,凸缘16还可以起到对滤膜定位和限位的效果,防止卷制过程中滤膜偏移。并且,通过设置工艺固定位15,由此,通过工艺固定位15固定中心管100,可以便于卷制滤膜,提高滤膜的卷制效率。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滤芯的中心管100。可选地,工艺固定位15为形成在凸缘16的外端面。这样便于工艺固定位15的形成,进一步便于中心管100的生产加工。具体地,主管1内设有沿主管1延伸的第一流体收集孔11,且主管1的周壁上设有壁孔12,壁孔12与第一流体收集孔11连通,主管1的外周面上设有凹槽13,凹槽13沿主管1延伸;副管2的至少一部分嵌入凹槽13内,且副管2沿主管1延伸,副管2上形成有沿副管2延伸的导流槽22,且副管2的至少一端设有与导流槽22连通的第二流体收集孔21。结合图1-图4,用于滤芯的中心管100包括主管1和副管2,主管1和均沿上下方向延伸,主管1的周壁上设有沿主管1的径向贯穿周壁的壁孔12,主管1内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流体收集孔11,且第一流体收集孔11与壁孔12连通,经滤膜过滤后得到的纯水可以经壁孔12收集到主管1内第一流体收集孔11内,然后进入纯水通道再从纯水出口排出。主管1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凹槽13,副管2嵌入凹槽13内,副管2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流槽22,副管2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与导流槽22连通的第二流体收集孔21,滤膜过滤原水得到的废水可以经导流槽22收集到副管2的第二流体收集孔21内,然后进入废水通道从废水出口排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滤芯的中心管100,通过将副管2嵌在主管1上并组合形成完整的中心管100结构,此种中心管100结构可以实现从侧边进水,适用于产水率高且滤膜利用效率高的多膜页滤芯,同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中心管100可以上机卷制滤膜,从而可以提高滤膜的卷制效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凹槽13的两端均设有嵌入槽14,在沿主管1的周向的方向上,嵌入槽14的尺寸大于凹槽13的尺寸,副管2的两端均设有嵌入部23,且嵌入部23与嵌入槽14一一对应,嵌入部23嵌入对应的嵌入槽14内。从而可以利用嵌入槽14和嵌入部23配合限定副管2的沿上下方向的位移以及沿主管1的周向方向的位移。结合图2和图4,凹槽13的上端形成有第一嵌入槽,且凹槽13的下端形成有第二嵌入槽,副管2的上端设有适于嵌入第一嵌入槽的第一嵌入部,副管2的下端设有适于嵌入第二嵌入槽的第二嵌入部,且第一嵌入槽与第二嵌入槽的沿主管1的周向方向的宽度大于凹槽13的沿主管1周向方向的宽度,当将副管2嵌入凹槽13中时,通过嵌入槽14与嵌入部23相互配合可以限定副管2的沿主管1的周向和轴向方向的位移,从而可以使主管1和副管2构成牢固的整体。其中,第一嵌入槽和第二嵌入槽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至少一个嵌入部23内形成有第二流体收集孔21,例如,可以仅在副管2上端的第一嵌入部内形成有第二流体收集孔21,也可以仅在副管2下端的第二嵌入部内形成有第二流体收集孔21,还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滤芯的中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管,所述主管的两端均设有向外凸出的凸缘,所述主管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工艺固定位;/n副管,所述副管位于两个所述凸缘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滤芯的中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管,所述主管的两端均设有向外凸出的凸缘,所述主管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工艺固定位;
副管,所述副管位于两个所述凸缘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滤芯的中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固定位为形成在凸缘的外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滤芯的中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固定位为形成在所述主管的端面上的槽状。


4.根据权利要求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滤芯的中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管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国栋郑防震桂鹏蔡雪刚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