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外墙体保温复合帖层以及保温建筑墙体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建筑外墙保温
,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外墙体保温复合帖层以及保温建筑墙体。
技术介绍
目前,多数建筑物的墙体外部均需要做保温措施。在建筑物墙体砌筑完成后,为了达到保温效果,常做的方式是在墙体上安装保温板或保温砖。安装的方式单独是胶粘接将保温板与墙体连接起来。为了达到美观的效果,还可以在保温板或保温砖外侧贴装瓷砖等装饰层。其中,对于不同的建筑物、不同的保温等级需求,其所需的保温板或保温砖的厚度不同。例如,对于被动式建筑(壁厚较薄)的外墙,其所需的保温板或保温砖的厚度较厚,导致保温板或保温砖的重量较大,致使保温板或保温砖容易从被动式建筑的外墙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外墙体保温复合帖层以及保温建筑墙体,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保温板或保温砖容易从被动建筑的外墙脱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外墙体保温复合帖层,包括:多个帖层组件,包括:保温层,包括用于朝向建筑外墙体的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装饰层,其内表面贴合于所述保温层的第二表面;设置于所述帖层组件侧壁的至少一组锚固组件,包括:墙体锚固部分,其外表面用于锚固于建筑外墙体;帖层侧壁支撑部分,与所述墙体锚固部分连接,用于支撑于所述帖层组件的侧壁;所述帖层侧壁支撑部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墙体锚固部分;所述帖层侧壁支撑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外墙体保温复合帖层,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个帖层组件,包括:/n保温层,包括用于朝向建筑外墙体的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n装饰层,其内表面贴合于所述保温层的第二表面;/n设置于所述帖层组件侧壁的至少一组锚固组件,包括:/n墙体锚固部分,其外表面用于锚固于建筑外墙体;/n帖层侧壁支撑部分,与所述墙体锚固部分连接,用于支撑于所述帖层组件的侧壁;/n所述帖层侧壁支撑部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墙体锚固部分;/n所述帖层侧壁支撑部分的第二端具有朝向所述装饰层开设的开槽;/n所述帖层侧壁支撑部分支撑所述帖层组件的侧壁,所述装饰层的边缘插入所述开槽的槽口内;/n所述帖层侧壁支撑部分包括:/n第一支撑板,其第一端连接所述墙体锚固部分;/n螺栓紧固件;/n第二支撑板,所述开槽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端;/n第一隔热垫板,被夹持于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一隔热垫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端通过所述螺栓紧固件紧固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端之间被所述第一隔热垫板传热隔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墙体保温复合帖层,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帖层组件,包括:
保温层,包括用于朝向建筑外墙体的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装饰层,其内表面贴合于所述保温层的第二表面;
设置于所述帖层组件侧壁的至少一组锚固组件,包括:
墙体锚固部分,其外表面用于锚固于建筑外墙体;
帖层侧壁支撑部分,与所述墙体锚固部分连接,用于支撑于所述帖层组件的侧壁;
所述帖层侧壁支撑部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墙体锚固部分;
所述帖层侧壁支撑部分的第二端具有朝向所述装饰层开设的开槽;
所述帖层侧壁支撑部分支撑所述帖层组件的侧壁,所述装饰层的边缘插入所述开槽的槽口内;
所述帖层侧壁支撑部分包括:
第一支撑板,其第一端连接所述墙体锚固部分;
螺栓紧固件;
第二支撑板,所述开槽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端;
第一隔热垫板,被夹持于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一隔热垫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端通过所述螺栓紧固件紧固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端之间被所述第一隔热垫板传热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外墙体保温复合帖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隔热垫板,设置于所述墙体锚固部分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外墙体保温复合帖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隔热垫板与所述墙体锚固部分的外表面卡接,以限制所述第二隔热垫板在所述墙体锚固部分的外表面上的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外墙体保温复合帖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隔热垫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卡接,以限制所述第一隔热垫板在所述第一支撑板表面上的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永,艾明星,彭罗文,王雪,柳培玉,雷强,孙彤彤,杨曦,
申请(专利权)人: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