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东北单季稻田增加天敌控制害虫的花草组合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1855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东北单季稻田增加天敌控制害虫的花草组合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花草组合涵盖5个科8个种的草本,植物种类数量适中,所选植物耐寒、抗踩踏、管护简单,植物形态结构和生态功能搭配科学合理。该花草组合用于东北单季稻田构建人工植物缓冲带,首先可重建稻田系统中小型动物、节肢动物的栖息繁衍地,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物种种类和丰度),其次可涵养多种天敌控制农作物害虫,此外可抑制杂草扩散,显著减少集约化农田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从而支撑农业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乡村水田景观美学效果。

Combin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lowers and plants to increase natural enemies to control pests in Northeast single cropping rice f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东北单季稻田增加天敌控制害虫的花草组合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农田生态强化
,涉及一种东北单季稻田增加天敌控制害虫的花草组合及应用。
技术介绍
水稻是世界性的主要粮食作物,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在中国是水稻是第一大粮食作物。单季稻是指一年一熟的水稻种植制度,东北单季稻稻区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包括黑、吉全部和辽宁大部及内蒙古东北部,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10%以上,粳稻占全国的40%以上。东北单季稻稻区的稻米品质好,国内外需求量大、商品率高,其生产安全对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意义重大。稻飞虱是东北单季稻稻区的首要害虫,以成/若虫刺吸、排泄物致霉菌滋生、传播植物病毒病危害,由于气温气,东北单季稻稻区害虫的虫基数较低,但是一旦危害常会超过10%,严重者超过30%。生物防治结合化学防治是东北单季稻稻区害虫防控的总体思路。生物防治通过天敌工厂繁育和大田投放防控害虫,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然而田间应用效果差强人意,难以发挥持续稳定的控虫效果,主要原因在于:天敌杀虫是多种类、大数量的天敌综合发挥作用的结果,而人工投放天敌种类、数量均有限,即使某一种类天敌大量投放,缺少栖息繁衍生境的天敌难以定殖延续,最终很快消亡。一旦稻飞虱大发生,化学农药则无法避免,化学杀虫剂有污染环境、杀伤天敌、诱发害虫抗药性等负面效应。自然界本存在着大量天敌,如蜘蛛、缨小蜂、绿盲蝽等,它们对稻飞虱的卵、若虫和成虫均有消灭或抑杀作用,对害虫种群起到稳定控制的作用。但是,农田系统由于过分强调生产功能,农田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天敌生存繁衍环境严重恶化甚至丧失,天敌种群日趋萎缩,难以发挥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效果。农业生物多样性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撑,是维持、稳定或改善农业生态平衡的关键因子,也是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和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非农田生长的植物缓冲带,如树篱、野草、野花等,是涵养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态设施,已被证实可提升主粮田的生态系统功能,实现增加天敌、控制害虫、减少用药的目的。天然植物缓冲带是自然演替的结果,可保育和维持农业生物多样性,但其服务农田生产的功能欠佳。既可保育自然生物多样性,又可针对性的增加天敌以控制农田主要害虫,人工设计与构建植物缓冲带是实现这一双重目的可行途径。植物群落是植物缓冲带生态调控功能的内在决定因素,且植物种类数量并非越多越好。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优化与功能强化需针对特定作物和气候环境展开,科学筛选植物种类、合理组合才能发挥植物群体的复合功能(如野花和野草搭配需要摸索优化),植物种类与配比是植物缓冲带人工设计与构建能否成功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东北单季稻田增加天敌控制害虫的花草组合,以填补集约化东北单季稻田构建人工植物缓冲带存在的技术空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花草组合在东北单季稻田人工植物缓冲带构建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东北单季稻田增加天敌控制害虫的花草组合,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禾本科草本40~60%、豆科草本20~30%、菊科草本5~15%、伞形科草本5~10%,十字花科草本5~10%。优选的,所述禾本科植物种类为多年生的紫羊茅和匍茎剪股颖,种子质量占比分别为25%和25%。优选的,所述豆科植物种类为多年生的紫花苜蓿和白三叶,种子质量占比分别为15%和10%。优选的,所述菊科植物种类为多年生的菊蒿和全叶马兰,种子质量占比分别为5%和5%。优选的,所述伞形科植物种类为多年生的蛇床子,种子质量占比为7%。优选的,所述十字花科植物种类为两年生的欧洲山芥,种子质量占比为8%。所述花草组合在东北单季稻田人工植物缓冲带构建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筑埂,在沿东北单季稻田块边缘留出不少于1米宽的土地,施底肥翻耕,耙平待用;2)播种,所述的两年生、多年生植物草种按优选的比例混合均匀,在第一年秋天撒播,此后根据出草情况决定是否每隔一年于秋季补种一次两年生植物;3)养护,不定期浇水、除草,确保植物缓冲带中各种播种植物均生长良好。优选的,步骤1)整地筑埂时,植物缓冲带的宽度为1.5米;如果田块形状为方形,则植物缓冲带沿地块的长边构建;如果田块形状不规则,则植物缓冲带沿地块的周缘构建;每亩施30公斤复合肥(N∶P∶K=15∶15∶15)作为底肥。优选的,步骤2)播种时,两年、多年生植物混合草种采用手撒播种,每平米播种草种重量为10克,预留的种草土地带采取分段播种,每个地段所需的草种单独称量,每段分两次均匀撒播完,撒完覆土1厘米,用碾压机压实土壤。优选的,步骤3)养护时,播种后在2~3周内保证土壤充分湿润,干旱情况下每周人工补充1cm左右水分;一旦恶性杂草(如稗、芦苇等)可被识别,马上手动或机械清除。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花草组合涵盖5个科8个种的草本,植物种类数量适中,所选植物耐寒、抗踩踏、管护简单,植物形态结构和生态功能搭配科学合理。该花草组合用于东北单季稻田构建人工植物缓冲带,首先可重建稻田系统中小型动物、节肢动物的栖息繁衍地,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物种种类和丰度),其次可涵养多种天敌控制农作物害虫,此外可抑制杂草扩散,显著减少集约化农田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从而支撑农业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乡村水田景观美学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专利技术的实质,下面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详细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此,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实施例1:优选的花草组合按质量百分比计,优选的花草组合植物种类包括:禾本科的紫羊茅25%、匍茎剪股颖25%,豆科的紫花苜蓿15%、白三叶10%,菊科的菊蒿5%、全叶马兰5%,伞形科的蛇床子7%,十字花科的欧洲山芥8%。实施例2:人工植物缓冲带对稻田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涵养在黑龙江集约化单季早稻田连片种植区选择三个试验点,试验点间隔距离大于1公里。每个试验点成对设置处理地块和对照地块,两地块间隔距离大于2百米。处理地块指用优选的花草组合在田块边缘构建了植物缓冲带的稻田(扣除掉植物缓冲带的部分),对照地块指正常集约化操作未进行任何改变的稻田。试验区域禁止使用除草剂和杀虫剂。在水稻生长季节,综合利用机械吸虫器、捕虫网采集样地的节肢动物标本,鉴定节肢动物种类,统计各类的数量。在调查中,吸虫点布设均匀分散,固定每次吸虫时间为1分钟,确保植物缓冲带、处理地块、对照地块的调查点数量相同。每条植物缓冲带、每块处理和对照地布设吸虫点16个,临近吸虫点设置扫网点,来回完整的“∞”为1网。调查时,处理和对照的每一地块平行跳跃式取5点,每点选定2株水稻进行定点调查,共调查10株,摇动或拍打稻丛,统计稻丛间水面漂浮的飞虱数,计算虫口量。表1节肢动物、天敌、稻飞虱发生调查注:表中数据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所专利技术的植物组合耐寒性强、高低搭配,缓冲带植被维持较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东北单季稻田增加天敌控制害虫的花草组合及应用,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花草组合包括:禾本科草本40~60%、豆科草本20~30%、菊科草本5~15%、伞形科草本5~10%,十字花科草本5~10%;/n优选的,所述禾本科植物种类为多年生的紫羊茅和匍茎剪股颖,种子质量占比分别为25%和25%;/n优选的,所述豆科植物种类为多年生的紫花苜蓿和白三叶,种子质量占比分别为15%和10%;/n优选的,所述菊科植物种类为多年生的菊蒿和全叶马兰,种子质量占比分别为5%和5%;/n优选的,所述伞形科植物种类为多年生的蛇床子,种子质量占比为7%;/n优选的,所述十字花科植物种类为两年生的欧洲山芥,种子质量占比为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东北单季稻田增加天敌控制害虫的花草组合及应用,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花草组合包括:禾本科草本40~60%、豆科草本20~30%、菊科草本5~15%、伞形科草本5~10%,十字花科草本5~10%;
优选的,所述禾本科植物种类为多年生的紫羊茅和匍茎剪股颖,种子质量占比分别为25%和25%;
优选的,所述豆科植物种类为多年生的紫花苜蓿和白三叶,种子质量占比分别为15%和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军杨殿林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