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内的梯形压块快速固定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1692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内的梯形压块快速固定夹具,涉及固定夹具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固定安装部、压块承载部、梯形压块部;固定安装部包括固定安装于车厢内侧壁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一表面设置有凸台,凸台的表面开设有一圆形凹槽;压块承载部包括与圆形凹槽间隙配合的对接圆盘、垂直设置于对接圆盘一表面的承载板、设置于对接圆盘表面并对称分布于承载板两侧的把手;压紧块的表面开设有与两连接柱相对应的两限位通孔,连接柱的一端通过第二螺栓锁紧于压紧块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夹具具有的夹紧方向单一,梯形压块转换角度困难,梯形压块固定安装和拆卸速度慢,夹持效率低的问题。

Fast fixing fixture for trapezoid pressing block in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内的梯形压块快速固定夹具
本技术属于固定夹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内的梯形压块快速固定夹具。
技术介绍
夹具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用于对加工对象进行夹紧,现有的汽车车厢内通过会采用梯形压块对承载板或货物进行压紧,梯形块具有受力面积均匀,受力稳定的优点,对于汽车车厢的不同货物和承载体的要求和环境的不同,通常需要使用梯形压块进行不同的角度的变动和转换以及梯形压块的位置的移动,现有的梯形压块通常是采用固定的安装座或夹具进行承载,具有夹紧方向单一,梯形压块转换角度困难,梯形压块固定安装和拆卸速度慢,夹持效率低的问题,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车内的梯形压块快速固定夹具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内的梯形压块快速固定夹具,通过固定板固定安装于汽车车厢内侧壁上,并由第三螺栓进行固定安装,压块承载部上的对接圆盘与圆形凹槽进行配合确定承载板的承载方向,使装载于承载板上的梯形压块本体满足不同的夹紧方向的要求,梯形压块本体通过连接柱与条形通孔槽进行配合,梯形压块本体的底部与橡胶防滑凸条压紧,同时由压紧块表面的第四限位凸条与第三限位凸条错位交叉夹紧防止梯形压块本体滑动和移位,保证梯形压块本体的夹紧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夹具具有的夹紧方向单一,梯形压块转换角度困难,梯形压块固定安装和拆卸速度慢,夹持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一种用于车内的梯形压块快速固定夹具,包括固定安装部、压块承载部、梯形压块部;所述固定安装部包括固定安装于车厢内侧壁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表面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表面开设有一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内底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一第一盲孔,所述第一盲孔的内底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一通孔;所述固定板的另一表面开设有一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的内底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与通孔相连通的第二盲孔;所述压块承载部包括与圆形凹槽间隙配合的对接圆盘、垂直设置于对接圆盘一表面的承载板、设置于对接圆盘表面并对称分布于承载板两侧的把手;所述承载板的表面横向开设有两条形通孔槽;所述对接圆盘的另一表面设置有一与第一盲孔对应并间隙配合的圆形限位凸起,所述圆形限位凸起的顶面垂直设置有一与通孔对应并间隙配合的立柱,所述立柱的一端通过第一螺栓锁紧于第二盲孔中;所述梯形压块部包括梯形压块本体以及设置于梯形压块本体的底部并分别与两条形通孔槽滑动配合的两连接柱;两所述连接柱的一端通过压紧块压紧于承载板的表面;所述压紧块的表面开设有与两连接柱相对应的两限位通孔,所述连接柱的一端通过第二螺栓锁紧于压紧块上。进一步地,所述圆形凹槽的内壁竖直均布环绕设置有一圈第一限位凸条,所述圆形凹槽的内底面沿第一盲孔环绕设置有一圈第一限位凹槽;所述对接圆盘的外周侧面环绕开设有一圈与第一限位凸条相对应配合的第二限位凹槽,所述对接圆盘的一表面沿圆形限位凸起环绕设置有一圈与第一限位凹槽对应配合的第二限位凸条。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表面环绕凸台开设有若干固定安装孔,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三螺栓与固定安装孔配合固定安装于车厢内侧壁。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的一表面均布设置有橡胶防滑凸条,所述承载板的另一表面设置有加强筋以及均布设置于加强筋表面的第三限位凸条,所述压紧块的表面均布设置有与第三限位凸条错位配合的第四限位凸条。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螺栓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螺栓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固定板固定安装于汽车车厢内侧壁上,并由第三螺栓进行固定安装,压块承载部上的对接圆盘与圆形凹槽进行配合确定承载板的承载方向,使装载于承载板上的梯形压块本体满足不同的夹紧方向的要求,梯形压块本体通过连接柱与条形通孔槽进行配合,梯形压块本体的底部与橡胶防滑凸条压紧,同时由压紧块表面的第四限位凸条与第三限位凸条错位交叉夹紧防止梯形压块本体滑动和移位,保证梯形压块本体的夹紧效果,具有安装于车厢内速度快,安装效率高,梯形压块固定安装和拆卸速度快,可针对不同的压紧需求进行变换梯形压块本体的夹紧方向和角度的优点。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用于车内的梯形压块快速固定夹具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结构俯视图;图4为图1的结构仰视图图;图5为本技术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B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压块承载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C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中D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梯形压块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压紧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固定板,101-凸台,102-圆形凹槽,1021-第一限位凸条,103-第一限位凹槽,104-第一盲孔,105-通孔,107-矩形凹槽,1071-第二盲孔,2-压块承载部,201-对接圆盘,2011-第二限位凸条,2012-第二限位凹槽,202-承载板,2021-条形通孔槽,2022-橡胶防滑凸条,203-把手,204-加强筋,205-第三限位凸条,206-圆形限位凸起,207-立柱,3-梯形压块本体,301-连接柱,3011-第二螺纹,4-压紧块,401-限位通孔,4011-第四限位凸条,5-第三螺栓,6-第二螺栓,7-第一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侧壁”、“表面”、“底面”、“中心”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车内的梯形压块快速固定夹具,包括固定安装部、压块承载部2、梯形压块部;如图5-6所示,固定安装部包括固定安装于车厢内侧壁的固定板1,固定板1的一表面设置有凸台101,凸台101的表面开设有一圆形凹槽102,圆形凹槽102的内底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一第一盲孔104,第一盲孔104的内底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一通孔105;固定板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内的梯形压块快速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部、压块承载部(2)、梯形压块部;/n所述固定安装部包括固定安装于车厢内侧壁的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的一表面设置有凸台(101),所述凸台(101)的表面开设有一圆形凹槽(102),所述圆形凹槽(102)的内底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一第一盲孔(104),所述第一盲孔(104)的内底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一通孔(105);所述固定板(1)的另一表面开设有一矩形凹槽(107),所述矩形凹槽(107)的内底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与通孔(105)相连通的第二盲孔(1071);/n所述压块承载部(2)包括与圆形凹槽(102)间隙配合的对接圆盘(201)、垂直设置于对接圆盘(201)一表面的承载板(202)、设置于对接圆盘(201)表面并对称分布于承载板(202)两侧的把手(203);所述承载板(202)的表面横向开设有两条形通孔槽(2021);所述对接圆盘(201)的另一表面设置有一与第一盲孔(104)对应并间隙配合的圆形限位凸起(206),所述圆形限位凸起(206)的顶面垂直设置有一与通孔(105)对应并间隙配合的立柱(207),所述立柱(207)的一端通过第一螺栓(7)锁紧于第二盲孔(1071)中;/n所述梯形压块部包括梯形压块本体(3)以及设置于梯形压块本体(3)的底部并分别与两条形通孔槽(2021)滑动配合的两连接柱(301);两所述连接柱(301)的一端通过压紧块(4)压紧于承载板(202)的表面;/n所述压紧块(4)的表面开设有与两连接柱(301)相对应的两限位通孔(401),所述连接柱(301)的一端通过第二螺栓(6)锁紧于压紧块(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内的梯形压块快速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部、压块承载部(2)、梯形压块部;
所述固定安装部包括固定安装于车厢内侧壁的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的一表面设置有凸台(101),所述凸台(101)的表面开设有一圆形凹槽(102),所述圆形凹槽(102)的内底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一第一盲孔(104),所述第一盲孔(104)的内底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一通孔(105);所述固定板(1)的另一表面开设有一矩形凹槽(107),所述矩形凹槽(107)的内底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与通孔(105)相连通的第二盲孔(1071);
所述压块承载部(2)包括与圆形凹槽(102)间隙配合的对接圆盘(201)、垂直设置于对接圆盘(201)一表面的承载板(202)、设置于对接圆盘(201)表面并对称分布于承载板(202)两侧的把手(203);所述承载板(202)的表面横向开设有两条形通孔槽(2021);所述对接圆盘(201)的另一表面设置有一与第一盲孔(104)对应并间隙配合的圆形限位凸起(206),所述圆形限位凸起(206)的顶面垂直设置有一与通孔(105)对应并间隙配合的立柱(207),所述立柱(207)的一端通过第一螺栓(7)锁紧于第二盲孔(1071)中;
所述梯形压块部包括梯形压块本体(3)以及设置于梯形压块本体(3)的底部并分别与两条形通孔槽(2021)滑动配合的两连接柱(301);两所述连接柱(301)的一端通过压紧块(4)压紧于承载板(202)的表面;
所述压紧块(4)的表面开设有与两连接柱(301)相对应的两限位通孔(401),所述连接柱(301)的一端通过第二螺栓(6)锁紧于压紧块(4)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明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聪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