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数控车床控制一体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1572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复合型数控车床控制一体化设备,涉及数控机床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座、浸水箱、过水皮带传输车、加工设备承载柜、下料皮带传输车和上料皮带传输车;过水皮带传输车的传输皮带上均布设置有待加工件承载座,下料皮带传输车与上料皮带传输车呈上下对称设置,过水皮带传输车的侧部分别设置有与下料皮带传输车以及上料皮带传输车输料端部水平位置相对应且顶举头一端与凸条相对的第三气缸推杆和第四气缸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针对柱型和管型工件自动化加工处理效率低,上下料机构复杂,设备和操作成本高,且不能够同步进行浸洗操作,结构复杂的问题。

Integrated control equipment of compound CNC lath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型数控车床控制一体化设备
本技术属于数控机床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型数控车床控制一体化设备。
技术介绍
柱型或管型工件需要通过钻孔装置或铣刀装置对其进行加工,以满足使用需求,现有的针对柱型或管型工件的加工往往是单一式由机械手或复杂的上料机构将柱型或管型工件放置于加工数控车床上进行一个一个的加工,加工完成后的工件再由机械手或复杂的下料机构将工件取下,这一过程中加工速率低、且加工过程中工件表面会存有未被处理的碎屑等,现有的加工设备具有设备和加工成本高、未进行同步清洗作业、结构复杂、加工速度慢的问题,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复合型数控车床控制一体化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复合型数控车床控制一体化设备,通过由上料皮带传输车将待加工的柱形或管型工件传输至输料端部并与过水皮带传输车上的待加工件承载座位置相对,通过第二气缸推杆对柱形或管型工件往前顶出,此时第四气缸推杆同步对凸条顶起,使柱形或管型工件装载于待加工件承载座与弧形罩结构之间固定随过水皮带传输车的传输带进入至背部由加工设备承载柜上的钻孔装置和铣削装置对柱形或管型工件进行加工,然后进入至浸水箱内由净水进行清洗后传输至与下料皮带传输车,以及与管型工件传输至输料端部相对应的位置后,由第三气缸推杆对凸条顶起,使弧形罩结构松开,同步由第一气缸推杆对加工完毕后的柱形或管型工件推入至下料皮带传输车上承载座上进行下料回收动作;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针对柱型和管型工件自动化加工处理效率低,上下料机构复杂,设备和操作成本高,且不能够同步进行浸洗操作,结构复杂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复合型数控车床控制一体化设备,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浸水箱、垂直设置于浸水箱上方的过水皮带传输车、滑动配合于底座上表面滑轨上的加工设备承载柜、通过支撑立柱固定安装的下料皮带传输车和上料皮带传输车;所述过水皮带传输车的两侧支撑板垂直设置于浸水箱的内底面,所述过水皮带传输车的传输皮带上均布设置有待加工件承载座,所述待加工工件承载座的侧部横行开设有一转轴安装孔;所述待加工件承载座上转动安装有弧形罩结构,所述弧形罩结构包括与转轴安装孔转动配合的转轴、设置于转轴两端部的弧形侧板、设置于两弧形侧板底端之间且横向设置的凸条、等间距设置于两弧形侧板之间的弧形罩板、设置于弧形侧板底端且一端与待加工件承载座侧壁固定相连的弹簧;所述加工设备承载柜的侧部竖直方向上开设有两矩形通孔,两所述矩形通孔内滑动配合有钻孔装置和铣削装置,所述加工设备承载柜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L型承载板和第二L型承载板,所述第一L型承载板和第二L型承载板上分别安装有与钻孔装置、铣削装置侧部通过顶举头端与之固定相连的油缸,所述钻孔装置和铣削装置上分别设置有与待加工件承载座上相邻两弧形罩板间隙相对的钻具和铣具;所述加工设备承载柜侧部设置有电力箱,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一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一顶举头一端与加工设备承载柜侧部固定相连的第一气缸;所述下料皮带传输车与上料皮带传输车呈上下对称设置,所述下料皮带传输车与上料皮带传输车的输料端部与过水皮带传输车侧部相贴合;所述过水皮带传输车的两侧支撑板上分别垂直设置有与下料皮带传输车与上料皮带传输车水平位置相平齐的第一L型气缸承载板和第二L型气缸承载板,所述第一L型气缸承载板和第二L型气缸承载板上分别安装有一第一气缸推杆和第二气缸推杆;所述第一气缸推杆和第二气缸推杆的顶举头一端分别与上料皮带传输车与下料皮带传输车输料端部的承载座位置相对应;所述过水皮带传输车的侧部分别设置有与下料皮带传输车以及上料皮带传输车输料端部水平位置相对应且顶举头一端与凸条相对的第三气缸推杆和第四气缸推杆。进一步地,所述待加工件承载座的截面呈半圆形。进一步地,所述加工设备承载柜的底部设置有与滑轨的滑轮。进一步地,所述过水皮带传输车、下料皮带传输车、上料皮带传输车同步间歇式传动,所述下料皮带传输车和上料皮带传输车的传动反向相反。进一步地,所述下料皮带传输车和上料皮带传输车均设置于过水皮带传输车的侧部,且输料端部相平齐,所述下料皮带传输车和上料皮带传输车上的承载座与待加工件承载座位置相对。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由上料皮带传输车将待加工的柱形或管型工件传输至输料端部并与过水皮带传输车上的待加工件承载座位置相对,通过第二气缸推杆对柱形或管型工件往前顶出,此时第四气缸推杆同步对凸条顶起,使柱形或管型工件装载于待加工件承载座与弧形罩结构之间固定随过水皮带传输车的传输带进入至背部由加工设备承载柜上的钻孔装置和铣削装置对柱形或管型工件进行加工,然后进入至浸水箱内由净水进行清洗后传输至与下料皮带传输车,以及与管型工件传输至输料端部相对应的位置后,由第三气缸推杆对凸条顶起,使弧形罩结构松开,同步由第一气缸推杆对加工完毕后的柱形或管型工件推入至下料皮带传输车上承载座上进行下料回收动作;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复合了自动上下料机构,并且能够同步的对加工后的工件进行浸洗形成一体化的加工设备,特别是针对柱型和管型工件加工处理自动化水平高的优点。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复合型数控车床控制一体化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结构右视图;图4为传输皮带与待加工件承载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弧形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C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的结构主视图;图8为图4中B位置的局部放大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座,101-浸水箱,102-滑轨,103-支撑立柱,104-连接块,2-过水皮带传输车,201-传输皮带,2011-待加工件承载座,2012-转轴安装孔,202-弧形罩结构,2021-转轴,2022-凸条,2023-弧形罩板,2024-弹簧,2025-弧形侧板,203-第二L型气缸承载板,2031-第二气缸推杆,204-第一L型气缸承载板,2041-第一气缸推杆,205-第四气缸推杆,206-第三气缸推杆,3-加工设备承载柜,301-钻孔装置,3011-第一L型承载板,302-铣削装置,3021-第二L型承载板,303-钻孔装置,304-连接块,4-下料皮带传输车,5-上料皮带传输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复合型数控车床控制一体化设备,包括底座(1)、安装于底座(1)上的浸水箱(101)、垂直设置于浸水箱(101)上方的过水皮带传输车(2)、滑动配合于底座(1)上表面滑轨(102)上的加工设备承载柜(3)、通过支撑立柱(103)固定安装的下料皮带传输车(4)和上料皮带传输车(5),其特征在于:/n所述过水皮带传输车(2)的两侧支撑板垂直设置于浸水箱(101)的内底面,所述过水皮带传输车(2)的传输皮带(201)上均布设置有待加工件承载座(2011),所述待加工工件承载座(2011)的侧部横行开设有一转轴安装孔(2012);所述待加工件承载座(2011)上转动安装有弧形罩结构(202),所述弧形罩结构(202)包括与转轴安装孔(2012)转动配合的转轴(2021)、设置于转轴(2021)两端部的弧形侧板(2025)、设置于两弧形侧板(2025)底端之间且横向设置的凸条(2022)、等间距设置于两弧形侧板(2025)之间的弧形罩板(2023)、设置于弧形侧板(2025)底端且一端与待加工件承载座(2011)侧壁固定相连的弹簧(2024);/n所述加工设备承载柜(3)的侧部竖直方向上开设有两矩形通孔,两所述矩形通孔内滑动配合有钻孔装置(301)和铣削装置(302),所述加工设备承载柜(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L型承载板(3011)和第二L型承载板(3021),所述第一L型承载板(3011)和第二L型承载板(3021)上分别安装有与钻孔装置(301)、铣削装置(302)侧部通过顶举头端与之固定相连的油缸,所述钻孔装置(301)和铣削装置(302)上分别设置有与待加工件承载座(2011)上相邻两弧形罩板(2023)间隙相对的钻具和铣具;所述加工设备承载柜(3)侧部设置有电力箱(303),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一连接块(104),所述连接块(104)上设置有一顶举头一端与加工设备承载柜(3)侧部固定相连的第一气缸(304);/n所述下料皮带传输车(4)与上料皮带传输车(5)呈上下对称设置,所述下料皮带传输车(4)与上料皮带传输车(5)的输料端部与过水皮带传输车(2)侧部相贴合;所述过水皮带传输车(2)的两侧支撑板上分别垂直设置有与下料皮带传输车(4)与上料皮带传输车(5)水平位置相平齐的第一L型气缸承载板(204)和第二L型气缸承载板(203),所述第一L型气缸承载板(204)和第二L型气缸承载板(203)上分别安装有一第一气缸推杆(2041)和第二气缸推杆(2031);所述第一气缸推杆(2041)和第二气缸推杆(2031)的顶举头一端分别与下料皮带传输车(4)与上料皮带传输车(5)输料端部的承载座位置相对应;/n所述过水皮带传输车(2)的侧部分别设置有与下料皮带传输车(4)以及上料皮带传输车(5)输料端部水平位置相对应且顶举头一端与凸条(2022)相对的第三气缸推杆(206)和第四气缸推杆(205)。/n...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型数控车床控制一体化设备,包括底座(1)、安装于底座(1)上的浸水箱(101)、垂直设置于浸水箱(101)上方的过水皮带传输车(2)、滑动配合于底座(1)上表面滑轨(102)上的加工设备承载柜(3)、通过支撑立柱(103)固定安装的下料皮带传输车(4)和上料皮带传输车(5),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水皮带传输车(2)的两侧支撑板垂直设置于浸水箱(101)的内底面,所述过水皮带传输车(2)的传输皮带(201)上均布设置有待加工件承载座(2011),所述待加工工件承载座(2011)的侧部横行开设有一转轴安装孔(2012);所述待加工件承载座(2011)上转动安装有弧形罩结构(202),所述弧形罩结构(202)包括与转轴安装孔(2012)转动配合的转轴(2021)、设置于转轴(2021)两端部的弧形侧板(2025)、设置于两弧形侧板(2025)底端之间且横向设置的凸条(2022)、等间距设置于两弧形侧板(2025)之间的弧形罩板(2023)、设置于弧形侧板(2025)底端且一端与待加工件承载座(2011)侧壁固定相连的弹簧(2024);
所述加工设备承载柜(3)的侧部竖直方向上开设有两矩形通孔,两所述矩形通孔内滑动配合有钻孔装置(301)和铣削装置(302),所述加工设备承载柜(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L型承载板(3011)和第二L型承载板(3021),所述第一L型承载板(3011)和第二L型承载板(3021)上分别安装有与钻孔装置(301)、铣削装置(302)侧部通过顶举头端与之固定相连的油缸,所述钻孔装置(301)和铣削装置(302)上分别设置有与待加工件承载座(2011)上相邻两弧形罩板(2023)间隙相对的钻具和铣具;所述加工设备承载柜(3)侧部设置有电力箱(303),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一连接块(104),所述连接块(104)上设置有一顶举头一端与加工设备承载柜(3)侧部固定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宪雷
申请(专利权)人:技善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