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称重振动下料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1454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称重振动下料一体机,包括称重盘、料桶、升降转盘组件、振动盘组件、储料斗、控制系统、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支脚,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下方处设置有升降转盘组件;所述升降转盘组件由托板、辐条、固定盘、连接板、固定板、第一齿轮、旋转电机、转向器、液压杆、支撑轴、轴套、毂和第二齿轮组成,所述料桶的顶部上方环形设置有11个振动盘组件,且振动盘组件安装在第一壳体的底部;所述振动盘组件由出料盘、振动电机、第一支架、橡胶棒、底架、进料斗、第二支架和侧板组成,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预置于储料斗中的11种不同原料按比例混合到料桶中,操作过程快速简洁,过程稳定,大大减少了工时,进一步提高了效率,便于使用。

A weighing vibration cut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称重振动下料一体机
本技术涉及混料生产
,具体为一种称重振动下料一体机。
技术介绍
混料在工业、农业和科学试验中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工序若没有进行系统的混料参数优化,混料参数搭配不合理,势必造成消耗高、质量差、技术经济指标欠佳的状况,尤其是多种原料不同配比时,传统混料方法费时费力,且容易失误,混料生产线占地面积大,增加了成本,因此设计一种称重振动下料一体机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称重振动下料一体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称重振动下料一体机,包括称重盘、料桶、升降转盘组件、振动盘组件、储料斗、控制系统、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支脚,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下方处设置有升降转盘组件;所述升降转盘组件由托板、辐条、固定盘、连接板、固定板、第一齿轮、旋转电机、转向器、液压杆、支撑轴、轴套、毂和第二齿轮组成,所述支撑轴竖直安装在第二壳体的底部内壁中心处,且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支撑轴的底部竖直嵌入安装有一支脚,且支脚贯穿第二壳体的底部内壁与外界连接,所述支撑轴上通过轴套套接有毂,所述毂与轴套的连接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且连接处的下方套接固定有连接板,所述毂的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安装在转向器的输出轴上,且该输出轴贯穿连接板的一侧,所述转向器的输入端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盘,所述支撑轴的旁边竖直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贯穿连接板与固定板的底部接触,所述毂的外侧顶部等距离环设固定安装有12根辐条,所述辐条的另一端顶部均与托板的底部焊接固定,所述托板的顶部等距离环绕开设有12个通孔,且每个通孔内均对应放置有料桶,所述料桶的底部均设置有称重盘,所述称重盘安装在第二壳体的底部内壁上,所述第二壳体围绕在料桶四周,所述料桶的顶部上方环形设置有11个振动盘组件,且振动盘组件安装在第一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一壳体位于第二壳体的顶部;所述振动盘组件由出料盘、振动电机、第一支架、橡胶棒、底架、进料斗、第二支架和侧板组成,所述底架固定安装在第一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四角竖直安装有四个橡胶棒,所述橡胶棒的顶部贯穿安装在第一支架的底部四角,所述第一支架通过两侧固定安装的侧板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架的顶部,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底部一侧连通有出料盘,所述进料斗的正上方设置有储料斗,所述储料斗的数目有11个,且呈环形嵌入安装在第一壳体的顶部边缘,所述储料斗的出料口处安装有蝶阀,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蝶阀、称重盘、旋转电机、液压杆和振动电机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与各个振动盘组件和料桶对应位置均通过铰链设置有柜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边缘还通过螺栓等距离固定安装有六个支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架位于第一支架的正上方,且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通过螺栓与侧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盘的出口端位于料桶的正上方。进一步的,所述储料斗的出料端轴线与进料斗的轴线在同一竖直线上,且储料斗的顶部通过铰链安装有盖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称重振动下料一体机,将储料斗中的原料通过储料斗的落料通道快速落入置于称重盘上的料桶中,当重量达到预设值时,由控制系统将通道关闭,振动盘开启,振动盘通过自身振动,将预存的原料慢速振动到料桶中,当料桶中的原料重量达到最终值时,振动盘停止振动,升降转盘通过先顶升再旋转最后下放的动作,将料桶送到下一工位,循环一周可将预置于储料斗中的11种不同原料按比例混合到料桶中,操作过程快速简洁,过程稳定,大大减少了工时,进一步提高了效率,且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便于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升降转盘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振动盘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称重盘;2、料桶;3、升降转盘组件;31、托板;32、辐条;33、固定盘;34、连接板;35、固定板;36、第一齿轮;37、旋转电机;38、转向器;39、液压杆;310、支撑轴;311、轴套;312、毂;313、第二齿轮;4、振动盘组件;5、储料斗;6、控制系统;7、第一壳体;8、第二壳体;9、支脚;41、出料盘;42、振动电机;43、第一支架;44、橡胶棒;45、底架;46、进料斗;47、第二支架;48、侧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称重振动下料一体机,包括称重盘1、料桶2、升降转盘组件3、振动盘组件4、储料斗5、控制系统6、第一壳体7、第二壳体8和支脚9,第二壳体8的内部下方处设置有升降转盘组件3;升降转盘组件3由托板31、辐条32、固定盘33、连接板34、固定板35、第一齿轮36、旋转电机37、转向器38、液压杆39、支撑轴310、轴套311、毂312和第二齿轮313组成,支撑轴310竖直安装在第二壳体8的底部内壁中心处,且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支撑轴310的底部竖直嵌入安装有一支脚9,且支脚9贯穿第二壳体8的底部内壁与外界连接,第二壳体8的底部边缘还通过螺栓等距离固定安装有六个支脚9,保证了装置的稳定性,支撑轴310上通过轴套311套接有毂312,毂312与轴套311的连接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且连接处的下方套接固定有连接板34,毂312的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313,第二齿轮313的一侧与第一齿轮36相互啮合,第一齿轮36固定安装在转向器38的输出轴上,且该输出轴贯穿连接板34的一侧,转向器38的输入端与旋转电机3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支撑轴3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盘33,支撑轴310的旁边竖直设置有液压杆39,液压杆39的输出端贯穿连接板34与固定板35的底部接触,毂312的外侧顶部等距离环设固定安装有12根辐条32,辐条32的另一端顶部均与托板31的底部焊接固定,托板31的顶部等距离环绕开设有12个通孔,且每个通孔内均对应放置有料桶2,料桶2的底部均设置有称重盘1,称重盘1安装在第二壳体8的底部内壁上,第二壳体8围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称重振动下料一体机,包括称重盘(1)、料桶(2)、升降转盘组件(3)、振动盘组件(4)、储料斗(5)、控制系统(6)、第一壳体(7)、第二壳体(8)和支脚(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8)的内部下方处设置有升降转盘组件(3);/n所述升降转盘组件(3)由托板(31)、辐条(32)、固定盘(33)、连接板(34)、固定板(35)、第一齿轮(36)、旋转电机(37)、转向器(38)、液压杆(39)、支撑轴(310)、轴套(311)、毂(312)和第二齿轮(313)组成,所述支撑轴(310)竖直安装在第二壳体(8)的底部内壁中心处,且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支撑轴(310)的底部竖直嵌入安装有一支脚(9),且支脚(9)贯穿第二壳体(8)的底部内壁与外界连接,所述支撑轴(310)上通过轴套(311)套接有毂(312),所述毂(312)与轴套(311)的连接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且连接处的下方套接固定有连接板(34),所述毂(312)的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313),所述第二齿轮(313)的一侧与第一齿轮(36)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齿轮(36)固定安装在转向器(38)的输出轴上,且该输出轴贯穿连接板(34)的一侧,所述转向器(38)的输入端与旋转电机(3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3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盘(33),所述支撑轴(310)的旁边竖直设置有液压杆(39),所述液压杆(39)的输出端贯穿连接板(34)与固定板(35)的底部接触,所述毂(312)的外侧顶部等距离环设固定安装有12根辐条(32),所述辐条(32)的另一端顶部均与托板(31)的底部焊接固定,所述托板(31)的顶部等距离环绕开设有12个通孔,且每个通孔内均对应放置有料桶(2),所述料桶(2)的底部均设置有称重盘(1),所述称重盘(1)安装在第二壳体(8)的底部内壁上,所述第二壳体(8)围绕在料桶(2)四周,所述料桶(2)的顶部上方环形设置有11个振动盘组件(4),且振动盘组件(4)安装在第一壳体(7)的底部,所述第一壳体(7)位于第二壳体(8)的顶部;/n所述振动盘组件(4)由出料盘(41)、振动电机(42)、第一支架(43)、橡胶棒(44)、底架(45)、进料斗(46)、第二支架(47)和侧板(48)组成,所述底架(45)固定安装在第一壳体(7)的底部,所述第一壳体(7)的顶部四角竖直安装有四个橡胶棒(44),所述橡胶棒(44)的顶部贯穿安装在第一支架(43)的底部四角,所述第一支架(43)通过两侧固定安装的侧板(48)与第二支架(4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43)和第二支架(47)之间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42),所述振动电机(4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架(43)的顶部,所述第二支架(47)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46),所述进料斗(46)的底部一侧连通有出料盘(41),所述进料斗(46)的正上方设置有储料斗(5),所述储料斗(5)的数目有11个,且呈环形嵌入安装在第一壳体(7)的顶部边缘,所述储料斗(5)的出料口处安装有蝶阀,所述第一壳体(7)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系统(6),所述控制系统(6)与蝶阀、称重盘(1)、旋转电机(37)、液压杆(39)和振动电机(42)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称重振动下料一体机,包括称重盘(1)、料桶(2)、升降转盘组件(3)、振动盘组件(4)、储料斗(5)、控制系统(6)、第一壳体(7)、第二壳体(8)和支脚(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8)的内部下方处设置有升降转盘组件(3);
所述升降转盘组件(3)由托板(31)、辐条(32)、固定盘(33)、连接板(34)、固定板(35)、第一齿轮(36)、旋转电机(37)、转向器(38)、液压杆(39)、支撑轴(310)、轴套(311)、毂(312)和第二齿轮(313)组成,所述支撑轴(310)竖直安装在第二壳体(8)的底部内壁中心处,且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支撑轴(310)的底部竖直嵌入安装有一支脚(9),且支脚(9)贯穿第二壳体(8)的底部内壁与外界连接,所述支撑轴(310)上通过轴套(311)套接有毂(312),所述毂(312)与轴套(311)的连接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且连接处的下方套接固定有连接板(34),所述毂(312)的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313),所述第二齿轮(313)的一侧与第一齿轮(36)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齿轮(36)固定安装在转向器(38)的输出轴上,且该输出轴贯穿连接板(34)的一侧,所述转向器(38)的输入端与旋转电机(3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3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盘(33),所述支撑轴(310)的旁边竖直设置有液压杆(39),所述液压杆(39)的输出端贯穿连接板(34)与固定板(35)的底部接触,所述毂(312)的外侧顶部等距离环设固定安装有12根辐条(32),所述辐条(32)的另一端顶部均与托板(31)的底部焊接固定,所述托板(31)的顶部等距离环绕开设有12个通孔,且每个通孔内均对应放置有料桶(2),所述料桶(2)的底部均设置有称重盘(1),所述称重盘(1)安装在第二壳体(8)的底部内壁上,所述第二壳体(8)围绕在料桶(2)四周,所述料桶(2)的顶部上方环形设置有11个振动盘组件(4),且振动盘组件(4)安装在第一壳体(7)的底部,所述第一壳体(7)位于第二壳体(8)的顶部;
所述振动盘组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广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泉州金灿五金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