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1383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包括装置底板,装置底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气动套管与支撑条板,气动套管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气动活塞,气动活塞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放置板,弧形放置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保护软垫,支撑板的表面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弧形下板,弧形下板的表面开设有与弧形放置板相适配的凹槽,弧形下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垫条,弧形下板的底面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移动活塞,移动活塞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套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弧形上板与弧形下板,在固定病人腿部时不会对病人的骨折处造成过于大力的挤压,达到了在固定肢体创伤处时使病人感觉更为舒适的效果。

An emergency fixed device for limb traum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人们肢体意外受到撞击或碰撞时,易出现骨折的现象,骨折后往往不能够胡乱运动,需要将受伤的患处固定住,以减少伤员的疼痛与周围组织的损伤,因此需要使用硬质的条状或板状物来配合皮带将骨折的部位固定,以方便后续的治疗恢复。我国公开专利:骨科肢体床上急救固定装置(公告号:CN207708061U,公告日:2018.08.10)本技术公开了骨科医疗急救装置
的骨科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和齿条,所述齿条设置在限位板的外侧,所述底板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下固定套简,所述下固定套筒的正上方设置有上固定套筒,所述下固定套筒和上固定套筒的内壁均设置有柔性气垫,所述上固定發简中横向活动插接有转动杆,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限位槽,本技术便于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固定,避免在转移过程中发生二次伤害,进行压迫固定时便于对四肢进行定位压紧,减少医护人员的救治时间,更加省力,对于大出血的患者,通过转轮带动压紧绳对忠处近心端进行压紧,减少医护人员捆绑的麻烦,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通过套筒来对病人的骨折处进行固定,覆盖面较大,容易挤压病人的骨折处,使得裂开的骨头重新活动,对骨折附近的肌肉造成二次伤害,使得病人感觉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具有在固定病人下肢时使病人感觉更舒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固定病人下肢时,对病人患处的全面挤压易使病人感觉不适的问题。本技术的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包括装置底板,装置底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气动套管与支撑条板,气动套管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气动活塞,气动活塞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放置板,弧形放置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保护软垫,支撑板的表面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弧形下板,弧形下板的表面开设有与弧形放置板相适配的凹槽,弧形下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垫条,弧形下板的底面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移动活塞,移动活塞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套管,移动套管的底端与气动套管的内部连通,弧形下板的顶面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弧形上板。本技术的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其中气动套管的数量为三个,弧形下板的数量为六个,且一个气动套管与两个弧形下板为一组,且三组气动套管与弧形下板均匀分布在支撑板的底面。本技术的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其中弧形下板的顶面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弧形上板的表面开设有与弧形夹板相适配的卡槽。本技术的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其中弧形上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支撑架,调节支撑架的表面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调节盘,调节盘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卡扣。本技术的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其中调节盘的表面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固定调节杆,调节支撑架的表面开设有与固定调节杆相适配的通孔。本技术的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其中弧形下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的表面通过转轴与扭簧固定连接有安装盘,安装盘的表面与调节带的一端固定连接,调节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活动卡扣相适配的活动卡块。本技术的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其中气垫条的数量为十二个,且十二个气垫条均匀分布在弧形下板、弧形上板与弧形夹板的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弧形上板与弧形下板,在需要将病人下肢固定时,能够将病人腿部放至保护软垫上,使得支撑板下压气动活塞,使得移动活塞推动弧形下板卡住病人腿部,三组弧形下板的设置能够将病人的腿部的三个不同部位固定,避开与病人的伤处直接接触,气垫条的设置能够保证病人腿部在三组弧形下板之间保证尽量垂直且不会过于用力挤压病人的整条腿,在固定病人腿部时不会对病人的骨折处造成过于大力的挤压,达到了在固定肢体创伤处时使病人感觉更为舒适的效果。2、本技术通过调节盘与安装盘,在需要固定病人腿部时,能够将弧形夹板卡至弧形上板中,并将活动卡扣卡入至活动卡块中,并根据病人腿部不同位置的粗细,转动安装盘,使得病人不同部位的固定力度不同,将病人的腿部固定更牢固不会有空隙,达到了使病人的下肢固定更为牢固舒适的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正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俯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底板;2、气动套管;3、支撑条板;4、气动活塞;5、支撑板;6、弧形放置板;7、保护软垫;8、弧形下板;9、气垫条;10、移动活塞;11、移动套管;12、弧形上板;13、弧形夹板;14、调节支撑架;15、调节盘;16、活动卡扣;17、固定孔;18、固定调节杆;19、安装架;20、安装盘;21、调节带;22、活动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4,本技术的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包括装置底板1,装置底板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气动套管2与支撑条板3,气动套管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气动活塞4,气动活塞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放置板6,弧形放置板6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保护软垫7,支撑板5的表面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弧形下板8,弧形下板8的表面开设有与弧形放置板6相适配的凹槽,弧形下板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垫条9,弧形下板8的底面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移动活塞10,移动活塞10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套管11,移动套管11的底端与气动套管2的内部连通,弧形下板8的顶面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弧形上板12,通过弧形上板12与弧形下板8,在需要将病人下肢固定时,能够将病人腿部放至保护软垫7上,使得支撑板5下压气动活塞4,使得移动活塞10推动弧形下板8卡住病人腿部,三组弧形下板8的设置能够将病人的腿部的三个不同部位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包括装置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板(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气动套管(2)与支撑条板(3),所述气动套管(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气动活塞(4),所述气动活塞(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放置板(6),所述弧形放置板(6)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保护软垫(7),所述支撑板(5)的表面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弧形下板(8),所述弧形下板(8)的表面开设有与弧形放置板(6)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弧形下板(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垫条(9),所述弧形下板(8)的底面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移动活塞(10),所述移动活塞(10)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套管(11),所述移动套管(11)的底端与气动套管(2)的内部连通,所述弧形下板(8)的顶面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弧形上板(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包括装置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板(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气动套管(2)与支撑条板(3),所述气动套管(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气动活塞(4),所述气动活塞(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放置板(6),所述弧形放置板(6)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保护软垫(7),所述支撑板(5)的表面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弧形下板(8),所述弧形下板(8)的表面开设有与弧形放置板(6)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弧形下板(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垫条(9),所述弧形下板(8)的底面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移动活塞(10),所述移动活塞(10)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套管(11),所述移动套管(11)的底端与气动套管(2)的内部连通,所述弧形下板(8)的顶面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弧形上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套管(2)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弧形下板(8)的数量为六个,且一个气动套管(2)与两个弧形下板(8)为一组,且三组气动套管(2)与弧形下板(8)均匀分布在支撑板(5)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下板(8)的顶面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飞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市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