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科上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1380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口腔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口腔科上药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出药管、空筒以及活塞装置,出药管右端的上表面开设有冂形通孔,冂形通孔的竖槽内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联动轴,两个联动轴右端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方形按钮,两个联动轴左端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三角卡块。通过设置一次性的输药管,减少了对输药管消毒的步骤,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通过设置三角卡块以及输药管外表面的通孔,减少了更换输药管时手与输药管的接触,避免了病毒的传染。

A device for oral medicine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科上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口腔护理
,具体涉及一种口腔科上药装置。
技术介绍
口腔科用药,主要包括治疗口腔,咽喉,牙周等部位感染,减轻口腔局部疼痛与刺激的药物。国家非处方药中,口腔用药均为局部用药,所以需要一种装置能够将药物精准的送到病人口腔中伤口处。然而现有的口腔科上药装置中,输药管是由不锈钢金属制成,很容易戳到口腔内的伤口,造成二次伤害,而且当伤口在门牙的内侧时,上药者就需要借助其他器械来查看,给上药操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口腔科上药装置,具备输药管为一次性输药管、输药管由软质医用橡胶制成,不会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方便对门牙内侧观察、自带灯光照明等优点,解决了输药管会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对门牙内侧观察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的口腔科上药装置,包括出药管、空筒以及活塞装置,出药管右端的上表面开设有冂形通孔,冂形通孔的竖槽内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联动轴,两个联动轴右端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方形按钮,两个联动轴左端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三角卡块,两个三角卡块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且三角卡块与出药管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本技术的口腔科上药装置,其中出药管的外表面套设有输药管,输药管外表面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通孔,且输药管的通孔与三角卡块相卡合。本技术的口腔科上药装置,其中空筒外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管,上管外表面的右端设有电灯开关,电灯开关的左侧设有电池槽,电池槽内安装有电池,上管内部的左端开设有灯泡口,灯泡口内卡合连接有小灯泡。本技术的口腔科上药装置,其中空筒外表面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管,下管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方形凹槽,两组下管的方形凹槽处均设有凸块。本技术的口腔科上药装置,其中凸块与下管的方形凹槽滑动连接,凸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横杆,横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推块。本技术的口腔科上药装置,其中横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转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反射镜,转动连接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旋转钮,旋转钮的外表面设有若干组防滑凸起,且防滑凸起在旋转钮的外表面均匀排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增设上管以及小灯泡,使得上药者在给病人进行口腔上药时能够更加清晰地看见病人口腔的内部情况,通过增设下管以及反射镜,使得上药者在给病人门牙内侧的伤口上药时不必再借助其他机械,减少了上药的操作,通过在反射镜与横杆之间增设转动连接轴,使得使用者使用时能够转动反射镜更大范围地看到病人门牙内侧的伤口情况。2、本技术通过增设输药管,能够使药物精确地作用在伤口处,通过使用软质医用橡胶制作输药管,使得输药管在碰到伤口时不会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通过设置一次性的输药管,减少了对输药管消毒的步骤,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通过设置三角卡块以及输药管外表面的通孔,减少了更换输药管时手与输药管的接触,避免了病毒的传染。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B处左视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横杆和反射镜正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药管;2、出药管;3、反射镜;4、下管;5、空筒;6、横杆;7、活塞装置;8、电池;9、电池槽;10、上管;11、小灯泡;12、灯泡口;13、凸块;14、推块;15、旋转钮;16、防滑凸起;17、转动连接轴;18、转动轴;19、方形按钮;20、联动轴;21、三角卡块;22、弹簧;23、电灯开关;24、冂形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4,本技术的口腔科上药装置包括出药管2、空筒5以及活塞装置7,出药管2右端的上表面开设有冂形通孔24,冂形通孔24的竖槽内固定连接有弹簧22,弹簧22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联动轴20,两个联动轴20右端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方形按钮19,两个联动轴20左端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三角卡块21,两个三角卡块21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8,且三角卡块21与出药管2通过转动轴18转动连接,出药管2的外表面套设有输药管1,输药管1外表面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通孔,且输药管1的通孔与三角卡块21相卡合,通过设置输药管1的通孔以及三角卡块21,使得输药管1在使用完之后不需要用手接触便可拆卸下来,避免了手部与输药管1的直接接触,不会对使用者造成病毒传染。空筒5外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管10,上管10外表面的右端设有电灯开关23,电灯开关23的左侧设有电池槽9,电池槽9内安装有电池8,上管10内部的左端开设有灯泡口12,灯泡口12内卡合连接有小灯泡11,通过设置小灯泡11,使得整个装置在使用时能对病人口腔内部进行照明,方便了使用者对病人口腔内部进行观察。空筒5外表面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管4,下管4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方形凹槽,两组下管4的方形凹槽处均设有凸块13,凸块13与下管4的方形凹槽滑动连接,凸块1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横杆6,横杆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推块14,通过增设凸块13以及下管4的方形凹槽,使得横杆6能够在下管4中自由转动以及伸缩。横杆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转动连接轴17,转动连接轴1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反射镜3,转动连接轴1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旋转钮15,旋转钮15的外表面设有若干组防滑凸起16,且防滑凸起16在旋转钮15的外表面均匀排布,通过在转动连接轴17的左端设置反射镜3,使得使用者能够借助反射镜3对病人口腔内部进行全方位的观察,从而能够对伤口进行精准的上药。在使用本技术时,将出药管2浸入药物中,抽动活塞装置7,将药物抽取到空筒5中,按压方形按钮19,将输药管1套设在出药管2的外表面,输药管1通过与三角卡块21卡合后松开方形按钮19,拨动电灯开关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科上药装置,包括出药管(2)、空筒(5)以及活塞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药管(2)右端的上表面开设有冂形通孔(24),所述冂形通孔(24)的竖槽内固定连接有弹簧(22),所述弹簧(22)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联动轴(20),两个所述联动轴(20)右端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方形按钮(19),两个所述联动轴(20)左端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三角卡块(21),两个所述三角卡块(21)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8),且所述三角卡块(21)与出药管(2)通过转动轴(18)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科上药装置,包括出药管(2)、空筒(5)以及活塞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药管(2)右端的上表面开设有冂形通孔(24),所述冂形通孔(24)的竖槽内固定连接有弹簧(22),所述弹簧(22)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联动轴(20),两个所述联动轴(20)右端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方形按钮(19),两个所述联动轴(20)左端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三角卡块(21),两个所述三角卡块(21)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8),且所述三角卡块(21)与出药管(2)通过转动轴(18)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科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药管(2)的外表面套设有输药管(1),所述输药管(1)外表面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通孔,且所述输药管(1)的通孔与三角卡块(21)相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科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筒(5)外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管(10),所述上管(10)外表面的右端设有电灯开关(23),所述电灯开关(23)的左侧设有电池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燕飞杨向红欧阳骞于鸿滨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市延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