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针织毛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13145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透气针织毛衣,属于服装技术领域,包括毛衣本体、衣身、衣领,所述毛衣本体两侧缝制有衣袖,衣身背部处开设有透气孔一,衣身背部上还设置有第一透气布,第一透气布上开设有透气孔二,透气孔一和透气孔二重叠贴合,衣身上设置有覆盖第一透气布的保暖布,保暖布靠近衣领的一端与衣身缝合连接,另一端上设置有使保暖布与衣身相连接的连接组件,保暖布的两侧设置有拉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透气针织毛衣,通过在背部开设有透气孔一和第一透气布,使得热气能够与外界接触,减低背部的闷热感,提高毛衣的透气效果,且第一透气布上设置有覆盖的保暖布,在不需要进行透气时,也能起到遮挡作用。

A kind of breathable knitted swe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气针织毛衣
本技术涉及服装
,具体为一种透气针织毛衣。
技术介绍
毛衣是一种编织的保暖型衣物,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穿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来单纯的保暖型向轻、软、薄的方向发展,而且更加时尚美观,毛衣是天气转冷时人们必备的防寒物,厚实的毛衣透气性差,穿在身上使身体产热而发汗,汗液被吸到毛衣中,若汗液不能迅速挥发,人便容易受凉生病,影响了毛衣的保暖性。授权公告号为CN205409721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介绍了一种保暖毛衣,包括衣身、衣袖和衣领,衣身下部边缘设有收紧螺纹,其特征是:衣身对应胸部膻中穴与心窝之间设有透气带,贴身带位于透气带上方连接透气带与衣领,防寒带位于透气带下方连接透气带与收紧螺纹,透气带上设有透气孔,透气带的厚度小于防寒带的厚度。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透气带在呼吸时,胸腔的起伏不断的将毛衣撑起和收缩,位于胸部上的透气带起伏跨度最大,透气孔也随之扩大和缩小,外界与衣服内气体的相互流动变强,通过透气孔的气体流量也时刻变化,能将胸部的热量更多的带到外界,但呼吸的幅度带动的起伏不大,导致透气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透气针织毛衣,当人体背部产生汗液的时候,使用者可翻开保暖布,使得汗液能够通过第一透气布进行散热,降低背部的闷热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气针织毛衣,包括毛衣本体、衣身、衣领,所述毛衣本体两侧缝制有衣袖,所述衣身背部处开设有透气孔一,所述衣身背部上还设置有第一透气布,所述第一透气布上开设有透气孔二,所述透气孔一和透气孔二重叠贴合,所述衣身上设置有覆盖第一透气布的保暖布,所述保暖布靠近衣领的一端与衣身缝合连接,另一端上设置有使保暖布与衣身相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保暖布的两侧设置有拉链。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穿着毛衣时,当背部产生闷热感,使用者可通过拉链设置在保暖布两侧的拉链,将保暖布向上翻折,使得热量能够通过透气孔一和透气孔二排出到外界,达到降低背部的闷热感,实现毛衣的透气效果,当天气较为寒冷时,背部设置的保暖布能够对第一透气布进行遮掩,不影响毛衣的保暖效果,且设置的连接组件能够使得保暖布与衣身贴合,避免晃动产生不适感。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凸起部和连接凹陷部,所述连接凸起部间隔分布衣身上,连接凹陷部间隔分布在保暖布,所述连接凸起部的数量为连接凹陷部数量的一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用者将保暖布的一端固定在衣身上,且连接凸起部的数量为连接凹陷部数量的一半,使得保暖布能够呈波浪形铺设在第一透气布上,从而提高透气的效果。优选的,所述透气孔一直径大于于透气孔二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孔一的直径较大,能够加快背部的散热效果。优选的,所述保暖布包括疏水层和绒毛层,所述疏水层位于靠近皮肤的一侧,绒毛层位于远离皮肤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汗液产生时,疏水层能够减少汗液与绒毛层接触,防止保暖布的保暖效果受到影响。优选的,所述绒毛层采用羊毛纤维交错编织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羊毛纤维交错编织而成,使得绒毛层具有一定的储温作用,提高毛衣的保暖效果。优选的,所述衣身上位于保暖布的连接处设置有母扣,所述保暖布上设置有子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用者将保暖布上翻后能够使子扣与设置在靠近衣领处的母扣相配合,使得保暖布能够固定,便于热气通过第一透气布进行透气。优选的,所述衣袖对应手肘处设置有透气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手肘处具有散热作用,能够加快身体产生闷热时,增强毛衣的透气效果。优选的,所述衣身的衣摆处设置有松紧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用者对衣摆处进行收紧,在闷热的时候能够将衣摆弄的宽松,便于加快毛衣的散热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使用者可通过将第一透气布取下,因为透气孔一的直径大于透气孔二的直径,能够加快背部的散热效果,减少背部的闷热感。其二:保暖布包括有疏水层和绒毛层,避免背部产生的汗液渗透到绒毛层内,对背部产生不适感。其三:设置间隔分布的连接凸起部与连接凹陷部,使得保暖布能够呈波浪形铺设在第一透气布上,从而提高透气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透气针织毛衣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背部的结构示意图,主要说明第一透气布与保暖布的位置关系。图中:1、毛衣本体;2、第一透气布;3、透气网;4、衣袖;5、衣身;6、母扣;7、保暖布;8、连接凸起部;9、子扣;10、拉链;11、松紧绳;12、衣领;13、透气孔一;14、透气孔二;15、疏水层;16、绒毛层;17、连接凹陷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透气针织毛衣,包括毛衣本体1、衣身5、衣领12,毛衣本体1两侧缝制有衣袖4,在衣身5背部处开设有透气孔一13,且衣身5的背部上还设置有第一透气布2,第一透气布2上开设有透气孔二14,透气孔一13和透气孔二14重叠贴合,在衣身5上还设置有覆盖第一透气布2的保暖布7,当背部产生闷热的情况下,穿着毛衣的使用者可拉开设置在保暖布7两侧的拉链10,使得保暖布7能够向上翻折,使得热气能够通过透气孔一13和透气孔二14排出外界,且保暖布7上设置有子扣9,子扣9通过与设在位于保暖布7与衣身5的连接处的母扣6相连接,使得翻开后的保暖布7的一端能固定在衣身5上,便于进行背部上的透气,且透气孔一13的直径大于透气孔二14的直径,使用者可取下通过魔术贴粘接在衣身5上的第一透气布2,使得热气能够直接通过透气孔一13与外界空气流动,加快热气的散发,提高毛衣的透气效果,降低背部的闷热感,且保暖布7靠近衣领12的一端与衣身5缝合连接,另一端上设置有使保暖布7与衣身5相连接的连接组件,且另一两侧设置有拉链10,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凸起部8和连接凹陷部17,连接凸起部8间隔分布衣身5上,连接凹陷部17间隔分布在保暖布7,使得保暖布7在与衣身5贴合的时候,便于使用者将拉链10拉合以及将连接凸起部8与连接凹陷部17相配合,使得保暖布7贴合在衣身5上,且连接凸起部8的数量为连接凹陷部17数量的一半,使得相邻的两个连接凹陷部17与连接凸起部8相扣合时,有一个连接凸起部8未扣合,使得第一透气布2与保暖布7扣合处,能够形成波浪形结构,便于气体的流通,从而提高透气效果,且保暖布7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气针织毛衣,包括毛衣本体(1)、衣身(5)、衣领(12),所述毛衣本体(1)两侧缝制有衣袖(4),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身(5)背部处开设有透气孔一(13),所述衣身(5)背部上还设置有第一透气布(2),所述第一透气布(2)上开设有透气孔二(14),所述透气孔一(13)和透气孔二(14)重叠贴合,所述衣身(5)上设置有覆盖第一透气布(2)的保暖布(7),所述保暖布(7)靠近衣领(12)的一端与衣身(5)缝合连接,另一端上设置有使保暖布(7)与衣身(5)相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保暖布(7)的两侧设置有拉链(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气针织毛衣,包括毛衣本体(1)、衣身(5)、衣领(12),所述毛衣本体(1)两侧缝制有衣袖(4),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身(5)背部处开设有透气孔一(13),所述衣身(5)背部上还设置有第一透气布(2),所述第一透气布(2)上开设有透气孔二(14),所述透气孔一(13)和透气孔二(14)重叠贴合,所述衣身(5)上设置有覆盖第一透气布(2)的保暖布(7),所述保暖布(7)靠近衣领(12)的一端与衣身(5)缝合连接,另一端上设置有使保暖布(7)与衣身(5)相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保暖布(7)的两侧设置有拉链(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针织毛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凸起部(8)和连接凹陷部(17),所述连接凸起部(8)间隔分布衣身(5)上,连接凹陷部(17)间隔分布在保暖布(7),所述连接凸起部(8)的数量为连接凹陷部(17)数量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全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万家美轻纺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