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建筑外墙保温板的无损式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12602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7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外墙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节能建筑外墙保温板的无损式安装结构,包括左侧三角垫板以及右侧三角垫板,左侧三角垫板的左侧表面粘接有左侧三角夹板,所述右侧三角垫板的右侧表面粘接有右侧三角夹板,所述左侧三角垫板与右侧三角垫板互相靠近一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互相靠近一侧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互相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内连接筒和第一连接筒,通过设置左侧三角垫板以及右侧三角垫板,使得保温板在安装时,装置不会对保温板造成损伤,保证了保温板的整体性,从而保证了保温板保温性能的完整。

A non-destructiv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heat preservation board for exterior wall of energy-saving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建筑外墙保温板的无损式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外墙安装
,具体为一种节能建筑外墙保温板的无损式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外墙保温板,也叫地平线建筑外墙装饰一体板。是由聚合物砂浆、玻璃纤维网格布、阻燃型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EPS)或挤塑板(XPS)等材料复合而成,外墙保温板等功能于一体。工厂化生产,现场粘结施工,是满足当前房屋建筑节能需求,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水平的优选材料,也是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首选材料。用作于现在高层外墙室内商场,以及工业设备,具有造价低、效果好、耐腐蚀、无污染的优点。现有的外墙保温板在安装时,首先需要对外墙进行钻孔,然后需要对保温板进行钻孔,最后再通过固定构件将保温板与外墙连接,然而这种连接方式会破坏保温板的整体性,从而对保温板的性能有所影响,而且当保温板出现损坏时,难以将损坏的保温板取下来进行维修或更换,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节能建筑外墙保温板的无损式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节能建筑外墙保温板的无损式安装结构,具备不破坏保温板整体性,方便对损坏的保温板进行维修更换等优点,解决了传统保温板安装方式会破坏保温板整体性,不方便对损坏的保温板进行维修更换的问题。本技术的节能建筑外墙保温板的无损式安装结构,包括左侧三角垫板以及右侧三角垫板,左侧三角垫板的左侧表面粘接有左侧三角夹板,所述右侧三角垫板的右侧表面粘接有右侧三角夹板,所述左侧三角垫板与右侧三角垫板互相靠近一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互相靠近一侧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互相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内连接筒和第一连接筒,所述内连接筒的内壁与弹簧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内连接筒的外壁与第一连接筒的内壁相接触,通过设置左侧三角垫板以及右侧三角垫板,使得保温板在安装时,装置不会对保温板造成损伤,保证了保温板的整体性,从而保证了保温板保温性能的完整,通过设置弹簧,使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左侧三角垫板与右侧三角垫板会对保温板形成一个挤压力,从而避免保温板从装置中滑落出去。本技术的节能建筑外墙保温板的无损式安装结构,其中内连接筒四边外沿的中央均开设有第一凸型凹槽,四个所述第一凸型凹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凸型连接块,四个所述第一凸型连接块均与第一连接筒内壁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凸型连接块与第一凸型凹槽滑动连接,使得第一连接筒与内连接筒滑动连接,从而使得弹簧无论处于拉伸还是收缩,第一连接筒与内连接筒都能够保护弹簧不受到雨水的侵蚀。本技术的节能建筑外墙保温板的无损式安装结构,其中左侧三角垫板与右侧三角垫板互相靠近一侧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互相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轻质实心钢管以及第二连接筒,所述轻质实心钢管的外壁与第二连接筒的内壁相接触,通过设置轻质实心钢管,使得保温板能够架在轻质实心钢管上,避免出现第一连接筒与内连接筒出现承载力不足使保温板掉落的现象。本技术的节能建筑外墙保温板的无损式安装结构,其中轻质实心钢管四边外沿的中央均开设有第二凸型凹槽,四个所述第二凸型凹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凸型连接块,四个所述第二凸型连接块均与第二连接筒内壁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凸型连接块与第二凸型凹槽滑动连接,从而使得第二连接筒与轻质实心钢管滑动连接,使得装置无论处于拉伸还是收缩状态都能对保温板有足够的承载力。本技术的节能建筑外墙保温板的无损式安装结构,其中左侧三角垫板的右侧表面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两个螺纹通孔,两个所述左侧三角垫板的螺纹通孔分别位于轻质实心钢管的上下两侧,两个所述左侧三角垫板的螺纹通孔内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通过设置固定螺栓,使得装置能够稳定地连接在外壁上,极大地减小了保温板从外墙上掉落的可能性。本技术的节能建筑外墙保温板的无损式安装结构,其中第一凸型凹槽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卡块,固定螺栓的右侧表面与左侧三角垫板的右侧表面位于同一平面,通过设置卡块,使得第一凸型连接块在第一凸型凹槽中滑动时不会从第一凸型凹槽中脱落出去,保证了装置有着良好的整体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左侧三角垫板以及右侧三角垫板,使得保温板在安装时,装置不会对保温板造成损伤,保证了保温板的整体性,从而保证了保温板保温性能的完整,通过设置弹簧,使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左侧三角垫板与右侧三角垫板会对保温板形成一个挤压力,从而避免保温板从装置中滑落出去,通过设置第一凸型连接块与第一凸型凹槽滑动连接,使得第一连接筒与内连接筒滑动连接,从而使得弹簧无论处于拉伸还是收缩,第一连接筒与内连接筒都能够保护弹簧不受到雨水的侵蚀,通过设置轻质实心钢管,使得保温板能够架在轻质实心钢管上,避免出现第一连接筒与内连接筒出现承载力不足使保温板掉落的现象。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凸型连接块与第二凸型凹槽滑动连接,从而使得第二连接筒与轻质实心钢管滑动连接,使得装置无论处于拉伸还是收缩状态都能对保温板有足够的承载力,通过设置固定螺栓,使得装置能够稳定地连接在外壁上,极大地减小了保温板从外墙上掉落的可能性,通过设置卡块,使得第一凸型连接块在第一凸型凹槽中滑动时不会从第一凸型凹槽中脱落出去,保证了装置有着良好的整体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左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1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左侧三角垫板;2、左侧三角夹板;3、第一固定板;4、固定螺栓;5、第二固定板;6、轻质实心钢管;7、弹簧;8、第一连接筒;9、内连接筒;10、第一凸型凹槽;11、第一凸型连接块;12、第二连接筒;13、第二凸型凹槽;14、第二凸型连接块;15、卡块;16、右侧三角垫板;17、右侧三角夹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建筑外墙保温板的无损式安装结构,包括左侧三角垫板(1)以及右侧三角垫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三角垫板(1)的左侧表面粘接有左侧三角夹板(2),所述右侧三角垫板(16)的右侧表面粘接有右侧三角夹板(17),所述左侧三角垫板(1)与右侧三角垫板(16)互相靠近一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3),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3)互相靠近一侧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弹簧(7),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3)互相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内连接筒(9)和第一连接筒(8),所述内连接筒(9)的内壁与弹簧(7)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内连接筒(9)的外壁与第一连接筒(8)的内壁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建筑外墙保温板的无损式安装结构,包括左侧三角垫板(1)以及右侧三角垫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三角垫板(1)的左侧表面粘接有左侧三角夹板(2),所述右侧三角垫板(16)的右侧表面粘接有右侧三角夹板(17),所述左侧三角垫板(1)与右侧三角垫板(16)互相靠近一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3),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3)互相靠近一侧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弹簧(7),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3)互相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内连接筒(9)和第一连接筒(8),所述内连接筒(9)的内壁与弹簧(7)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内连接筒(9)的外壁与第一连接筒(8)的内壁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外墙保温板的无损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筒(9)四边外沿的中央均开设有第一凸型凹槽(10),四个所述第一凸型凹槽(10)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凸型连接块(11),四个所述第一凸型连接块(11)均与第一连接筒(8)内壁的底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外墙保温板的无损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三角垫板(1)与右侧三角垫板(16)互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科吴贻诚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集酷建筑模块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