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玉鑫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1220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7 0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两组侧基体,两组侧基体之间设置有地基,所述地基中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顶部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层,空腔内部还设置有挤水组件,空腔与外界排水管道相连通,两组所述侧基体内均开设有驱动腔室,所述驱动腔室内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挤水组件沿空腔内部移动以对遇水膨胀止水层进行挤压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遇水膨胀止水层的设置,当少量积水渗入空腔内部与遇水膨胀止水层接触时,遇水膨胀止水层即会发生膨胀,进而填充整个空腔,对空腔进行封堵,实现积水的后续防渗,具有防水效果好的优点。

A waterproof structure for building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是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大量采用,由钢筋混凝土性能引起的缺陷,如:塑性收缩裂缝、温度变形裂缝、施工裂缝、砼结构裂缝等亦大量出现,钢筋混凝土基体本身就具备较强的渗水能力,而这些裂缝的出现更加剧了渗水效果。现有技术中,处理钢筋混凝土基体的渗水方式大多采用在基体上设置防水层,而防水层的设置只能在积水较少时起到一定的防水效果,积水量过多时容易导致水的渗透或泄漏,使得防水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包括至少两组侧基体,两组侧基体之间设置有地基,所述地基中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顶部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层,空腔内部还设置有挤水组件,空腔与外界排水管道相连通,两组所述侧基体内均开设有驱动腔室,所述驱动腔室内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挤水组件沿空腔内部移动以对遇水膨胀止水层进行挤压的驱动机构;所述挤水组件包括中心杆以及转动设置在中心杆上的挤水滚筒,所述挤水滚筒压合在遇水膨胀止水层底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遇水膨胀止水层通过防水胶粘接至空腔顶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防水胶在遇水膨胀止水层上部呈等间距条状分布。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驱动机构为卷扬机,所述中心杆端部套设有套筒,所述侧基体上还设置有用于连通驱动腔室与空腔的通孔,所述卷扬机上连接有缆绳,所述缆绳自通孔延伸至空腔内部并与套筒相连。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地基侧面还设置有与中心杆垂直的滑座,所述滑座靠近地基的一侧开设有滑动腔室,所述中心杆伸入滑动腔室内并与滑座滑动配合。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空腔底部还设置有防水层。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防水层由聚氨酯防水涂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遇水膨胀止水层的设置,当少量积水渗入空腔内部与遇水膨胀止水层接触时,遇水膨胀止水层即会发生膨胀,进而填充整个空腔,对空腔进行封堵,实现积水的后续防渗,具有防水效果好的优点;通过积水组件以及驱动机构的设置,使得挤水组件在空腔内部移动,对遇水膨胀止水层进行挤压,将遇水膨胀止水层内部所吸取的积水挤出,提高遇水膨胀止水层的干燥进程,以便遇水膨胀止水层能够快速恢复防水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中A-A剖面图;图3为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中挤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侧基体、2-通孔、3-遇水膨胀止水层、4-空腔、5-防水层、6-地基、7-挤水组件、8-缆绳、9-驱动腔室、10-驱动机构、11-滑座、12-滑动腔室、13-挤水滚筒、14-套筒、15-中心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包括至少两组侧基体1,两组侧基体1之间设置有地基6,所述地基6中部设置有空腔4,所述空腔4顶部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层3,空腔4内部还设置有挤水组件7,空腔4与外界排水管道相连通(未示出),两组所述侧基体1内均开设有驱动腔室9,所述驱动腔室9内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挤水组件7沿空腔4内部移动以对遇水膨胀止水层3进行挤压的驱动机构10;所述挤水组件7包括中心杆15以及转动设置在中心杆15上的挤水滚筒13,所述挤水滚筒13压合在遇水膨胀止水层3底部。当地基6上部出现积水时,积水渗入空腔4内,使得遇水膨胀止水层3遇水膨胀,从而填充整个空腔4,此时,在遇水膨胀止水层3的膨胀作用下,用以对空腔4进行封堵,以防止地基6上部的积水继续渗入空腔4中,进而防止积水渗入地基6下方,实现防水效果;当地基6上部的积水清理干净后,通过驱动机构10带动中心杆15在空腔4内移动,由于挤水滚筒13压合在遇水膨胀止水层3底部,中心杆15带动挤水滚筒13沿遇水膨胀止水层3滚动,将遇水膨胀止水层3中所吸取的水挤出,挤出的水落在空腔4内,落在空腔4内部的积水由排水管道排走;通过挤水滚筒13将遇水膨胀止水层3内的积水挤出,以加速遇水膨胀止水层3的干燥速度,以便遇水膨胀止水层3能够快速恢复防水能力。所述遇水膨胀止水层3通过防水胶粘接至空腔4顶部,所述防水胶在遇水膨胀止水层3上部呈等间距条状分布,以避免在遇水膨胀止水层3上部涂抹整层的防水胶,导致积水大面积的作用于防水胶,无法有效的与遇水膨胀止水层3结合,使遇水膨胀止水层3产生膨胀。所述遇水膨胀止水层3所用材质与现有技术中的遇水膨胀止水条的材质相同,均是由遇水膨胀橡胶制成,利用其自身雨水膨胀原理实现防水,在此不做过多赘述。所述驱动机构10为卷扬机,所述中心杆15端部套设有套筒14,所述侧基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连通驱动腔室9与空腔4的通孔2,所述卷扬机上连接有缆绳8,所述缆绳8自通孔2延伸至空腔4内部并与套筒14相连。通过卷扬机对缆绳8进行收卷,缆绳8通过套筒14带动中心杆15在空腔4内部移动,对吸水膨胀后的遇水膨胀止水层3进行挤压,将其内部的积水挤出,以加速遇水膨胀止水层3的干燥速度。所述地基6侧面还设置有与中心杆15垂直的滑座11,所述滑座11靠近地基6的一侧开设有滑动腔室12,所述中心杆15伸入滑动腔室12内并与滑座11滑动配合,驱动机构在带动中心杆15移动时,以保证中心杆15移动的平稳性,从而提高遇水膨胀止水层3的积水效果。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当地基6上部出现积水时,积水渗入空腔4内,使得遇水膨胀止水层3遇水膨胀,从而填充整个空腔4,此时,在遇水膨胀止水层3的膨胀作用下,用以对空腔4进行封堵,以防止地基6上部的积水继续伸入空腔4中,进而防止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包括至少两组侧基体(1),两组侧基体(1)之间设置有地基(6),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6)中部设置有空腔(4),所述空腔(4)顶部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层(3),空腔(4)内部还设置有挤水组件(7),空腔(4)与外界排水管道相连通,两组所述侧基体(1)内均开设有驱动腔室(9),所述驱动腔室(9)内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挤水组件(7)沿空腔(4)内部移动以对遇水膨胀止水层(3)进行挤压的驱动机构(10);所述挤水组件(7)包括中心杆(15)以及转动设置在中心杆(15)上的挤水滚筒(13),所述挤水滚筒(13)压合在遇水膨胀止水层(3)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包括至少两组侧基体(1),两组侧基体(1)之间设置有地基(6),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6)中部设置有空腔(4),所述空腔(4)顶部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层(3),空腔(4)内部还设置有挤水组件(7),空腔(4)与外界排水管道相连通,两组所述侧基体(1)内均开设有驱动腔室(9),所述驱动腔室(9)内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挤水组件(7)沿空腔(4)内部移动以对遇水膨胀止水层(3)进行挤压的驱动机构(10);所述挤水组件(7)包括中心杆(15)以及转动设置在中心杆(15)上的挤水滚筒(13),所述挤水滚筒(13)压合在遇水膨胀止水层(3)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遇水膨胀止水层(3)通过防水胶粘接至空腔(4)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胶在遇水膨胀止水层(3)上部呈等间距条状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鑫关蓓蓓
申请(专利权)人:孙玉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