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121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7 0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的内腔设置有内套管,所述桩体的外部套设有外套管,所述桩体、内套管和外套管的顶部套设有第一盖板,所述桩体、内套管和外套管的底部套设有第二盖板,所述桩体包括内水泥层,所述内水泥层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砂石层,所述砂石层远离内水泥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碎石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桩体、内套管、外套管、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内水泥层、砂石层、碎石层、外水泥层、通孔、加强横杆和加强竖杆进行配合,具备支撑性能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管桩结构简单,大都只通过混泥土组成,外部不具有加固结构,支撑性能较差,受硬力过程中容易断裂的问题。

A construction concrete pipe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桩
,具体为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混凝土管桩,现有的混凝土管桩结构简单,大都只通过混泥土组成,外部不具有加固结构,支撑性能较差,受硬力过程中容易断裂,不便于人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具备支撑性能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管桩结构简单,大都只通过混泥土组成,外部不具有加固结构,支撑性能较差,受硬力过程中容易断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的内腔设置有内套管,所述桩体的外部套设有外套管,所述桩体、内套管和外套管的顶部套设有第一盖板,所述桩体、内套管和外套管的底部套设有第二盖板,所述桩体包括内水泥层,所述内水泥层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砂石层,所述砂石层远离内水泥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远离砂石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水泥层。优选的,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表面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内套管连通,所述通孔的直径与内套管的直径相同。优选的,所述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横杆,所述加强横杆的一端与内套管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横杆的另一端与外套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横杆位于桩体的内部,所述加强横杆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加强横杆为钢筋。优选的,所述两个加强横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竖杆,所述加强竖杆位于桩体的内部,所述加强竖杆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加强竖杆为钢筋。优选的,所述内水泥层和外水泥层的材质为水泥,所述砂石层的材质为砂石,所述碎石层的材质为碎石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桩体、内套管、外套管、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内水泥层、砂石层、碎石层、外水泥层、通孔、加强横杆和加强竖杆进行配合,具备支撑性能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管桩结构简单,大都只通过混泥土组成,外部不具有加固结构,支撑性能较差,受硬力过程中容易断裂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内套管和外套管,能够对桩体内外进行加固,通过设置第一盖板,能够对内套管和外套管的顶部进行加固,通过设置第二盖板,能够对内套管和外套管的底部进行加固,通过设置加强横杆和加强竖杆,能够对桩体的内部进行加固,通过设置内水泥层、砂石层、碎石层和外水泥层混合铸造成桩体,大大提高了桩体的硬度,提高了桩体的支撑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桩体结构俯视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桩体和内套管连接俯视示意图。图中:1桩体、2内套管、3外套管、4第一盖板、5第二盖板、6内水泥层、7砂石层、8碎石层、9外水泥层、10通孔、11加强横杆、12加强竖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的桩体1、内套管2、外套管3、第一盖板4、第二盖板5、内水泥层6、砂石层7、碎石层8、外水泥层9、通孔10、加强横杆11和加强竖杆1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请参阅图1-3,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包括桩体1,桩体1的内腔设置有内套管2,桩体1的外部套设有外套管3,桩体1、内套管2和外套管3的顶部套设有第一盖板4,桩体1、内套管2和外套管3的底部套设有第二盖板5,桩体1包括内水泥层6,内水泥层6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砂石层7,砂石层7远离内水泥层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碎石层8,碎石层8远离砂石层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水泥层9,第一盖板4和第二盖板5的表面均开设有通孔10,通孔10与内套管2连通,通孔10的直径与内套管2的直径相同,内套管2与外套管3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横杆11,加强横杆11的一端与内套管2固定连接,加强横杆11的另一端与外套管3的内壁固定连接,加强横杆11位于桩体1的内部,加强横杆11的数量为若干个,加强横杆11为钢筋,两个加强横杆11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竖杆12,加强竖杆12位于桩体1的内部,加强竖杆12的数量为若干个,加强竖杆12为钢筋,内水泥层6和外水泥层9的材质为水泥,砂石层7的材质为砂石,碎石层8的材质为碎石块,通过内套管2和外套管3,能够对桩体1内外进行加固,通过设置第一盖板4,能够对内套管2和外套管3的顶部进行加固,通过设置第二盖板5,能够对内套管2和外套管3的底部进行加固,通过设置加强横杆11和加强竖杆12,能够对桩体1的内部进行加固,通过设置内水泥层6、砂石层7、碎石层8和外水泥层9混合铸造成桩体,大大提高了桩体1的硬度,提高了桩体1的支撑性能,通过桩体1、内套管2、外套管3、第一盖板4、第二盖板5、内水泥层6、砂石层7、碎石层8、外水泥层9、通孔10、加强横杆11和加强竖杆12进行配合,具备支撑性能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管桩结构简单,大都只通过混泥土组成,外部不具有加固结构,支撑性能较差,受硬力过程中容易断裂的问题。使用时,通过内套管2和外套管3对桩体1的内部和外部进行加固,通过第一盖板4对内套管2和外套管3的顶部进行加固,通过第二盖板5对内套管2和外套管3的底部进行加固,通过加强横杆11和加强竖杆12,能够对桩体1的内部进行加固,通过设置内水泥层6、砂石层7、碎石层8和外水泥层9混合铸造成桩体1,大大提高了桩体1的硬度,提高了桩体1的支撑性能。综上所述:该建筑混凝土管桩,通过桩体1、内套管2、外套管3、第一盖板4、第二盖板5、内水泥层6、砂石层7、碎石层8、外水泥层9、通孔10、加强横杆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包括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的内腔设置有内套管(2),所述桩体(1)的外部套设有外套管(3),所述桩体(1)、内套管(2)和外套管(3)的顶部套设有第一盖板(4),所述桩体(1)、内套管(2)和外套管(3)的底部套设有第二盖板(5),所述桩体(1)包括内水泥层(6),所述内水泥层(6)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砂石层(7),所述砂石层(7)远离内水泥层(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碎石层(8),所述碎石层(8)远离砂石层(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水泥层(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包括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的内腔设置有内套管(2),所述桩体(1)的外部套设有外套管(3),所述桩体(1)、内套管(2)和外套管(3)的顶部套设有第一盖板(4),所述桩体(1)、内套管(2)和外套管(3)的底部套设有第二盖板(5),所述桩体(1)包括内水泥层(6),所述内水泥层(6)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砂石层(7),所述砂石层(7)远离内水泥层(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碎石层(8),所述碎石层(8)远离砂石层(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水泥层(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4)和第二盖板(5)的表面均开设有通孔(10),所述通孔(10)与内套管(2)连通,所述通孔(10)的直径与内套管(2)的直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建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鑫管桩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