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三轨道支架装置
本技术属于市政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式三轨道支架装置。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排洪道施工过程中,带有坡度的侧壁的施工一般采取普通的模板斜支撑,具体是在已浇筑的底板上预埋地锚,然后支设单面模板,采用钢管斜支撑对单面模板进行加固,斜支撑的另一端加固在已经预埋的地锚上,由此来加固;如果排洪沟再稍微大一点,将在沟内辅助使用满堂脚手架,侧壁下半部使用斜支撑加地锚进行加固,而上半部由于距离过大,无法采用斜支撑地锚进行加固,故在沟内搭设满堂脚手架,将斜支撑加固在满堂脚手架上,这样就极大的缩短了斜支撑的长度,避免的钢管产生过多的挠度。但此种方法缺陷为:如果排洪沟为超大型,将由于上部空间过大,脚手架搭设将异常繁琐,大大制约工期,且质量得不到保证,尤其是在工期紧,排洪沟施工量大的施工现场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式三轨道支架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移动式三轨道支架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底座,支架,定型化钢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式三轨道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架(2),定型化钢模板(3),轨道(4),所述底座(1)由若干相互垂直固定设置的横向方钢(6)和竖向方钢(7)组成,所述底座(1)四角、四边中点及中心位置各焊接有滚轮(5),组成3*3的滚轮组,所述支架(2)由若干相互垂直的立杆(8)、横向水平杆(9)和纵向水平杆(10)组成的立体支架,并通过扣件(11)固定连接,所述立杆(8)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支架(2)还包括由若干斜杆(12)组成的两斜边,使得支架(2)与排洪沟横截面吻合成倒梯形,所述定型化钢模板(3)由横向和纵向背楞钢板组成,通过钢管(17)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三轨道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架(2),定型化钢模板(3),轨道(4),所述底座(1)由若干相互垂直固定设置的横向方钢(6)和竖向方钢(7)组成,所述底座(1)四角、四边中点及中心位置各焊接有滚轮(5),组成3*3的滚轮组,所述支架(2)由若干相互垂直的立杆(8)、横向水平杆(9)和纵向水平杆(10)组成的立体支架,并通过扣件(11)固定连接,所述立杆(8)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支架(2)还包括由若干斜杆(12)组成的两斜边,使得支架(2)与排洪沟横截面吻合成倒梯形,所述定型化钢模板(3)由横向和纵向背楞钢板组成,通过钢管(17)与排洪道坡面的侧壁钢筋焊接,所述定型化钢模板设有斜拉杆(13)和双斜拉杆(14),所述双斜拉杆(14)设在斜拉杆(13)上方,所述双斜拉杆(14)和斜拉杆(13)的一端分别与斜杆(12)通过扣件(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钢管(17)通过扣件(11)扣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曲波,丁守明,李中元,潘邦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