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民用电梯轿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1037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7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民用电梯轿厢,包括外壳以及内壳,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内壳的顶部安装有风机,风机的进风端固定连接有进风管,进风管远离风机的一端向上延伸,并穿出外壳的顶部,所述风机的出风端朝向电梯轿厢;所述内壳的顶部下方通过安装一块固定板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三条通风栅格,所述固定板顶部与风机之间固定安装有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将风机吹出的气流分别导向三个通风栅格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导风机构将气流导向不同位置的通风栅格,使得轿厢内的其他位置也具有气流流动,提高了轿厢的舒适性。

A kind of civil elevator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民用电梯轿厢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民用电梯轿厢。
技术介绍
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有时轿厢内部的人员过多会造成内部拥挤与闷热,这时需要用到通风设备进而保障轿厢内部空气的流通,当前的大多的轿厢通风装置仅具有一个位于中间位置的排风口,以至于在人多拥挤时,站在轿厢内其他位置的乘客仍然会感觉闷热,通风性差,降低了乘客乘坐电梯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民用电梯轿厢,该轿厢通过导风机构将气流导向不同位置的通风栅格,使得轿厢内的其他位置也具有气流流动,提高了轿厢的舒适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民用电梯轿厢,包括外壳以及内壳,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内壳的顶部安装有风机,风机的进风端固定连接有进风管,进风管远离风机的一端向上延伸,并穿出外壳的顶部,所述风机的出风端朝向电梯轿厢;所述内壳的顶部下方通过安装一块固定板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三条通风栅格,所述固定板顶部与风机之间固定安装有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将风机吹出的气流分别导向三个通风栅格处。可选的,所述导风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内壳顶底的两块第一侧板以及两块第二侧板,两块第一侧板和两块第二侧板的侧边依次固定连接,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成的部分构成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内通过两个对称的导流板将导流通道分成第一导流通道、第二导流通道以及第三导流通道,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第二导流通道以及第三导流通道分别通向三个通风栅格。可选的,三个所述通风栅格沿直线等距分布,其中,所述第二导流通道通向位于中间位置的通风栅格,第一导流通道和第三导流通道分别通向另外两个通风栅格,并且所述第一导流通道和第三导流通道对称分布。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相对分布,并且两个所述第二侧板相对分布;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板面朝向电梯轿厢门,两个所述第二侧板的板面分别朝向电梯轿厢的两侧。可选的,所述内壳的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多孔板,所述多孔板将电梯轿厢的内部与内壳和外壳之间的间隙连通,所述外壳在与多孔板相应的位置上还设有排风口。可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分别开有若干用于照明的透光口,所述透光口对称分布,并且每个透光口内分别安装有透光灯罩。可选的,所述进风管的外端安装有过滤器。可选的,所述导流板倾斜的安装在所述导流通道内。可选的,所述导流板的顶部位置位于所述风机的下方,并且导流板的顶部与风机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差为5~7c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在通风时,可利用导风机构将风机旋转产生的气流导向三个不同的通气栅格,从而使得气流能够从三个通气栅格流向轿厢内,使得轿厢内的除了中部外,其余位置也具有气流流动,降低了闷热感,提高了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导风板与第一侧板的位置关系简图;图3是本技术的导风机构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固定板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民用电梯轿厢,该轿厢内安装有照明系统以及通风系统。具体的,轿厢包括外壳1以及内壳2,外壳1与内壳2之间固定连接,外壳1的顶部与内壳2的顶部之间具有间隙,内壳2的顶部设有用于安装通风系统的的开口。在本实施例中,通风系统包括安装在内壳2的顶部的风机3,由于外壳1顶部与内壳2顶部之间具有间隙,因而风机3的底座可置于外壳1顶部与内壳2顶部之间的间隙内,而风机3的进风端固定连接有进风管4,进风管4远离风机3的一端向上延伸,并穿出外壳1的顶部,并在进风管4的外端安装有过滤器11,例如过滤网,以便于过滤掉进入到风机3内的气体中的灰尘,保证进入轿厢内部的气流的洁净度,另外,风机3的出风端向下,以使风机3的出风位置朝向电梯轿厢。内壳2的顶部下方通过安装一块固定板5形成一容纳空间6,固定板5横向的固定安装在内壳2的顶部下方,使得轿厢内的空间形成上方的容纳空间6以及下方的站人空间,因此,固定板5的在内壳2内的安装高度应当大于正常乘客的身高,例如固定板5到内壳2底部的距离为2.2m,即固定板5在轿厢内的安装高度为2.2m,而正常的轿厢高度为2.4m,也即容纳空间6的高度为0.2m。固定板5上设有三条通风栅格7,固定板5顶部与风机3之间固定安装有导风机构8,即导风机构8是安装在容纳空间6内的,导风机构8将风机3吹出的气流分别导向三个通风栅格7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3所示,导风机构8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内壳2顶底的两块第一侧板801以及两块第二侧板802,两块第一侧板801和两块第二侧板802的侧边依次固定连接,使第一侧板801和第二侧板802围成的部分构成导流通道,导流通道内通过两个对称分布且倾斜安装在到流通到内的导流板803将导流通道分成第一导流通道804、第二导流通道805以及第三导流通道806,导流板803的顶部位置位于风机3的下方,并且导流板803的顶部与风机3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差为5~7cm,以使第一导流通道804、第二导流通道805以及第三导流通道806的进风口都能够在风机3的出风口的覆盖范围内,第一导流通道804、第二导流通道805以及第三导流通道806分别通向三个通风栅格7。三个通风栅格7沿直线等距分布,其中,第二导流通道805通向位于中间位置的通风栅格7,第一导流通道804和第三导流通道806分别通向另外两个通风栅格7,并且第一导流通道804和第三导流通道806对称分布,另外,两个第一侧板801相对分布,并且两个第二侧板802相对分布;在本实施例中,在具体设置第一侧板801和第二侧板802时,可使两个第一侧板801的板面朝向电梯轿厢门,两个第二侧板802的板面分别朝向电梯轿厢的两侧,导流板803则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二侧板802之间。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内壳2的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多孔板9,多孔板9将电梯轿厢的内部与内壳2和外壳1之间的间隙连通,外壳1在与多孔板9相应的位置上还设有排风口10,通过排风口10的设置,使得气流能够在轿厢内流动,从而降低闷热感。在本实施例中,照明系统也安装在容纳空间6内,因此,如图1、4所示,固定板5的两侧还分别开有若干用于照明的透光口501,透光口501对称分布,并且每个透光口501内分别安装有透光灯罩502。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民用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以及内壳(2),所述外壳(1)与内壳(2)之间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内壳(2)的顶部安装有风机(3),风机(3)的进风端固定连接有进风管(4),进风管(4)远离风机(3)的一端向上延伸,并穿出外壳(1)的顶部,所述风机(3)的出风端朝向电梯轿厢;/n所述内壳(2)的顶部下方通过安装一块固定板(5)形成一容纳空间(6),所述固定板(5)上设有三条通风栅格(7),所述固定板(5)顶部与风机(3)之间固定安装有导风机构(8),所述导风机构(8)将风机(3)吹出的气流分别导向三个通风栅格(7)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民用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以及内壳(2),所述外壳(1)与内壳(2)之间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内壳(2)的顶部安装有风机(3),风机(3)的进风端固定连接有进风管(4),进风管(4)远离风机(3)的一端向上延伸,并穿出外壳(1)的顶部,所述风机(3)的出风端朝向电梯轿厢;
所述内壳(2)的顶部下方通过安装一块固定板(5)形成一容纳空间(6),所述固定板(5)上设有三条通风栅格(7),所述固定板(5)顶部与风机(3)之间固定安装有导风机构(8),所述导风机构(8)将风机(3)吹出的气流分别导向三个通风栅格(7)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用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机构(8)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内壳(2)顶底的两块第一侧板(801)以及两块第二侧板(802),两块第一侧板(801)和两块第二侧板(802)的侧边依次固定连接,使第一侧板(801)和第二侧板(802)围成的部分构成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内通过两个对称的导流板(803)将导流通道分成第一导流通道(804)、第二导流通道(805)以及第三导流通道(806),所述第一导流通道(804)、第二导流通道(805)以及第三导流通道(806)分别通向三个通风栅格(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民用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通风栅格(7)沿直线等距分布,其中,所述第二导流通道(805)通向位于中间位置的通风栅格(7),第一导流通道(804)和第三导流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友富王重清俞利信鲍同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西迅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