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透气排水的床垫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102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一种床垫的垫体,目的是改良已知用于床垫内层的垫体,采用一特定材料且具弹性并设计成多孔状的塑料垫体,并将该垫体置于床垫内层,使床垫内的空气易于产生流动,进而提升整体床垫的透气效果;该垫体多孔状的设计同时能使床垫内的水气较易排出床垫外,因此可增加床垫的排水效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床垫内层的垫体,尤指一种可增加床垫透气及排水效果的弹性塑料垫体。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准提升,因此对家居寝具品质的要求也渐渐提高,对于每日睡眠所倚靠的床垫的舒适性更是益加重视,而一般市面上贩售的床垫,通常由弹簧装置、防水布料、垫体及床垫外衣组装而成。请参阅“图1”,为已知床垫装置的断面结构图,包含数个弹簧10,弹簧10上方放置一层防水布11,防水布11可避免床垫上方的水气渗入床垫下方的弹簧10;防水布11上方放置一层垫体12增加床垫的柔软度,垫体12材质通常为泡棉、合成塑料、棉絮或棉布;整个床垫外层包裹一层床垫外衣13。由于已知床垫中的垫体,采用的材质若为泡棉或合成塑料,由于泡棉或合成塑料的结构细密,易产生散热不易、透气不佳的缺点;若采用棉絮或棉布,则有受外力产生凹陷后不易恢复的缺点;上述缺点均会降低使用者的舒适感,进而降低使用者的睡眠品质。已知类似的垫体结构,如2002年1月1日公告的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编号第471282号,其中只揭露了一种用于坐垫的弹性坐垫结构;另外如2005年7月11日公告的中国台湾专利证号第269796号,则是强调坐垫的透气结构;惟以上已公开的专利技术,均没有提及如何将垫体置于床垫中使用,以及如何增加床垫透气及排水效果的方法。已知类似改良床垫的垫体结构,如1980年9月1日公告的中国台湾专利证号第057530号,是于床垫内层设置一由复数个排气囊单元所连接构成的排气囊,以增进床垫的透气效果;如1994年8月21日公告的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编号第228681号,是于弹性床垫内层设置含有多孔的布层,以增进床垫内的空气流通;如1995年3月11日公告的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编号第242762号,是将床垫置入数个活动单元于数个孔洞上,由压力使各活动单元上下移动,以利垫体内的空气可经由各孔洞而流通;如2003年5月21日公告的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编号第533809号,是将整个床组重新设计,包括设计多个孔洞于床垫的垫体及多个沟槽于床座中,更进一步设计将送风装置与床组结合,以利排水及通风的效果;如2003年8月1日公告的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编号第545156号,是设计多个中空状的内层隔间于床垫中,并增置一风扇于其结构中,由风扇吹风进入中空状的内层隔间达到透气的效果;如2005年2月1日公告的中国台湾专利证号第256117号,是将床垫的垫体增置横摆状含有多个透气孔的透气泡棉,以增加床垫的透气效果;如2005年2月11日公告的中国台湾专利证号第256717号,是将床垫的垫体设计成含有复数孔道及复数沟槽的透气层、支撑层、压力吸收层,藉这些复数孔道及复数沟槽来增进床垫的透气效果;如2005年3月11日公告的中国台湾专利证号第258662号,是于床垫的垫体上包覆立体柱状纤维布,由立体柱状纤维布配合毛细现象将汗水排出,达到透气排水的效果;如2005年5月11日公告的中国台湾专利证号第263844号,是于床垫增置一发泡垫体及一层三维立体编织物的铺垫,使床垫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散热性;如2005年6月11日公告的中国台湾专利证号第266796号,是将床垫体增加软性透气泡棉及缠绕基材,并设计多数呈相通的隙缝,使身体热气较易排散开;如2005年8月1日公告的中国台湾专利证号第271485号,是将床垫的垫体上下表面设计不同形状的孔洞,增进床垫垫体的空气流通效果;惟以上已公开的专利技术,虽均涉及增进床垫透气或排水的效果,然均没有类似本技术中采用特定塑料材料、设计成多孔状的垫体,以利增进透气及排水效果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创作人有鉴于先前技术的缺点,设计出一种可透气排水的床垫体;其创作的主要目的,是改良已知床垫以增加透气及排水效果。为达此目的,本技术一种可透气排水的床垫体,其特征在于,该垫体主要是由数条细小的塑料条纠结缠绕而成,并具有多数个孔隙及多数个孔口。其塑料条的材料为聚烯类塑料、烯类共聚性塑料、聚氯乙烯塑料、聚醯胺塑料、聚氨基甲酸酯或聚酯塑料。其多数个孔隙是形成于该垫体的内部,且至少部分该些孔隙的间是彼此相互连接。其多数个孔口是形成于该垫体的表层,且至少部分该些孔口的间是经由该垫体的孔隙而彼此相互连通。其塑料条是为实心线材。本技术由采用一特定材料且具弹性并设计成多孔状的塑料垫体,将该垫体置于床垫内层,使床垫内的空气易于产生流动,进而提升整体床垫的透气效果;而该垫体多孔状的设计同时能使床垫内的水气较易排出床垫外,因此可增加床垫的排水效果。附图说明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图1为已知床垫装置的断面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新型垫体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新型垫体的局部放大平面图。图4为本技术新型垫体置于床垫内、未受外力施压的断面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为本技术新型垫体20的立体外观图。请参阅“图3”,为本技术新型垫体的局部放大平面图,其包含数条细小纠结缠绕的塑料条30,各纠结缠绕的塑料条30的间均有许多空隙空间31。请参阅“图4”,为将本技术新型垫体置于床垫内、未受外力施压的断面结构图,包含数个弹簧40,弹簧40上方放置一层防水布41,防水布41上放置本技术的垫体42,垫体42含有许多空隙空间43,整个床垫外层包裹一层外衣44。本技术的实施方法,如“图5”所示,当使用者躺于床垫50上方,将产生一外力使床垫50及本技术的垫体51产生形变而呈现凹陷形状,由于垫体内的空隙空间52减少,使垫体内的空气、水气排出垫体外,可增进垫体的排水效果;当外力解除后垫体将恢复如“图4”的原状,垫体内的空隙空间52同样恢复如“图4”的原状,床垫外的空气将流入垫体的空隙空间52,因此可增进垫体的透气效果;以上所述的优点,均能提升使用者的舒适感。综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谓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为本技术的技术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可透气排水的床垫体,其特征在于,该垫体主要是由数条细小的塑料条纠结缠绕而成,并具有多数个孔隙及多数个孔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透气排水的床垫体,其特征在于,其塑料条的材料为聚烯类塑料、烯类共聚性塑料、聚氯乙烯塑料、聚醯胺塑料、聚氨基甲酸酯或聚酯塑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透气排水的床垫体,其特征在于,其多数个孔隙是形成于该垫体的内部,且至少部分该些孔隙的间是彼此相互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透气排水的床垫体,其特征在于,其多数个孔口是形成于该垫体的表层,且至少部分该些孔口的间是经由该垫体的孔隙而彼此相互连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透气排水的床垫体,其特征在于,其塑料条是为实心线材。专利摘要本技术有关一种床垫的垫体,目的是改良已知用于床垫内层的垫体,采用一特定材料且具弹性并设计成多孔状的塑料垫体,并将该垫体置于床垫内层,使床垫内的空气易于产生流动,进而提升整体床垫的透气效果;该垫体多孔状的设计同时能使床垫内的水气较易排出床垫外,因此可增加床垫的排水效果。文档编号A47C27/00GK2877459SQ20052013275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透气排水的床垫体,其特征在于,该垫体主要是由数条细小的塑料条纠结缠绕而成,并具有多数个孔隙及多数个孔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松德
申请(专利权)人:翰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