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岳双明专利>正文

一种饲料分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0893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7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饲料分装装置,它包括龙门架(1)、设置于龙门架(1)横梁上的料仓(2),料仓(2)的底部设置有蝶阀(3),蝶阀(3)的出口端处设置有透明锥形罩(4),龙门架(1)横向的下方设置有举升油缸(5),举升油缸(5)活塞杆的作用端固设有支撑板(6),支撑板(6)的顶表面上焊接有开口朝右的弧形板A(7),弧形板A(7)位于蝶阀(3)的正下方,弧形板A(7)的左端部开设有通槽(8),支撑板(6)的顶表面上还固定安装有水平油缸(9),水平油缸(9)活塞杆的作用端固设有位于通槽(8)内的推板(1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保护周围环境、提高封盖效率、操作简单。

A feed sub loa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饲料分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颗粒饲料装罐的
,特别是一种饲料分装装置。
技术介绍
喂养家畜类饲料通常采用空罐体进行封装,这样方便饲料的运输,因此将生产出的饲料进行分装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步骤。目前,将饲料填装到空罐体的操作步骤为:工人将生产出的饲料暂存到料仓中,并在料仓底部的出料口处安装蝶阀,然后将空罐体开口朝上直立的放置于蝶阀出口端的下方,随后工人打开蝶阀,料仓内的饲料在重力下经蝶阀进入到空罐体内,当工人观察到饲料即将填满空罐体后,立即关闭蝶阀,如此循环操作,即将盛装于料仓内的饲料分装到空罐体内,最后工人将盛装有饲料的罐体卸下,并在罐体的顶部封装盖子,即将盖子的边缘向下翻边,使翻边紧紧贴在罐体的外壁上,从而实现盖子的固定。然而,蝶阀与空罐体之间存在间距,造成饲料落入到空罐体后扬起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四处扩散无疑是污染了周围环境,且对工人的身体造成危害。此外,工人将盖子盖合到罐体的顶部后,需要人工使钳子沿着盖子的边缘方向向下翻盖子的边缘部分,以使翻边部分紧贴在罐体的外壁上,从而实现了盖子的固定。然而,采用人工进行翻边的操作,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还降低了封盖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保护周围环境、提高封盖效率、操作简单的饲料分装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饲料分装装置,它包括龙门架、设置于龙门架横梁上的料仓,所述料仓的底部设置有蝶阀,蝶阀的出口端处设置有透明锥形罩,所述龙门架横向的下方设置有举升油缸,举升油缸活塞杆的作用端固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表面上焊接有开口朝右的弧形板A,弧形板A位于蝶阀的正下方,弧形板A的左端部开设有通槽,支撑板的顶表面上还固定安装有水平油缸,水平油缸活塞杆的作用端固设有位于通槽内的推板,所述举升油缸的右侧设置有支撑于地面上的工作台,工作台与支撑板之间留有缝隙,且工作台的台面与支撑板的顶表面平齐,工作台的顶表面上焊接有开口朝左的弧形板B,弧形板B与弧形板A相对立设置,所述龙门架横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垂向油缸,垂向油缸活塞杆的作用端焊接有凹模,凹模位于弧形板B的正上方,凹模的底部开设有圆形腔。所述透明锥形罩为塑料件。所述龙门架的横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垂向油缸的活塞杆贯穿通孔且延伸于横梁下方。所述支撑板的顶表面上焊接有两根分别位于弧形板A前后侧的挡板A。所述工作台的顶表面上焊接有两根分别位于弧形板B前后侧的挡板B。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多根支撑于地面上的支撑腿。所述龙门架的横梁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料仓设置于安装孔内且与横梁焊接。所述举升油缸垂向设置。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紧凑、保护周围环境、提高封盖效率、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罐体在工作台上定位的示意图;图4为加盖的工作示意图图中,1-龙门架,2-料仓,3-蝶阀,4-透明锥形罩,5-举升油缸,6-支撑板,7-弧形板A,8-通槽,9-水平油缸,10-推板,11-工作台,12-弧形板B,13-垂向油缸,14-凹模,15-圆形腔,16-挡板A,17-挡板B,18-安装孔,19-空罐体,20-盖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2所示,一种饲料分装装置,它包括龙门架1、设置于龙门架1横梁上的料仓2,所述料仓2的底部设置有蝶阀3,蝶阀3的出口端处设置有透明锥形罩4,透明锥形罩4为塑料件以便于工人观察饲料的填装情况,所述龙门架1横向的下方设置有举升油缸5,举升油缸5垂向设置,举升油缸5活塞杆的作用端固设有支撑板6,支撑板6的顶表面上焊接有开口朝右的弧形板A7,弧形板A7位于蝶阀3的正下方,弧形板A7的左端部开设有通槽8,支撑板6的顶表面上还固定安装有水平油缸9,水平油缸9活塞杆的作用端固设有位于通槽8内的推板10,所述举升油缸5的右侧设置有支撑于地面上的工作台11,本实施例中工作台11的底部设置有多根支撑于地面上的支撑腿,工作台11与支撑板6之间留有缝隙,且工作台11的台面与支撑板6的顶表面平齐,工作台11的顶表面上焊接有开口朝左的弧形板B12,弧形板B12与弧形板A7相对立设置,所述龙门架1横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垂向油缸13,垂向油缸13活塞杆的作用端焊接有凹模14,凹模14位于弧形板B12的正上方,凹模14的底部开设有圆形腔15。所述龙门架1的横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垂向油缸13的活塞杆贯穿通孔且延伸于横梁下方。所述支撑板6的顶表面上焊接有两根分别位于弧形板A7前后侧的挡板A16,所述工作台11的顶表面上焊接有两根分别位于弧形板B12前后侧的挡板B17。所述龙门架1的横梁上开设有安装孔18,所述料仓2设置于安装孔18内且与横梁焊接。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S1、工人将空罐体19开口朝上且直立的放置于支撑板6的顶表面上,且将空罐体19靠在弧形板A7的弧形面上,以完成空罐体19的定位如图1所示;S2、饲料的填装:工人向举升油缸5的无杆腔中通入液压油,举升油缸5的活塞杆带动支撑板6及其上的空罐体19做向上运动,当观察到空罐体19的开口伸入到透明锥形罩4内且与透明锥形罩4内壁接触时,工人停止向举升油缸5的无杆腔中通入液压油;此时工人打开蝶阀3,料仓2内的饲料在重力作用下顺次穿过蝶阀3、透明锥形罩4最后进入到空罐体19内,当工人观察到饲料即将装满空罐体19时,工人关闭蝶阀3,从而实现了饲料的填装;由于空罐体19的开口始终与透明锥形罩4的内壁接触,因此在填料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不会飘散到外界,因此很好的保护了周围工作环境,进一步保护了工人的身体健康;S3、罐体的输送:工人先向举升油缸5的有杆腔中通入液压油,活塞杆带动支撑板6向下运动,当活塞杆缩回到位后,工人向水平油缸9的无杆腔中通入液压油,水平油缸9的活塞杆带动推板10向右移动,推板10穿过通槽8并作用到盛装有饲料的罐体上,罐体在推力下滑入到工作台11的台面上,从而实现了罐体的输送;S4、上盖工序:工人先将罐体移动到弧形板B12内且确保罐体靠在弧形板B12的弧面上如图3所示,随后工人在罐体的顶部放置一个盖子20,且确保盖子20将罐体的开口全部遮挡住,然后工人向垂向油缸13的无杆腔中通入液压油,垂向油缸13的活塞杆带动凹模14向下运动,凹模14上的圆形腔15扣在盖子20的外边缘上,使盖子20的外边缘向下翻边,翻边贴紧在罐体外壁上,从而实现了上盖,因此一次性完成了盖子外边缘的向下翻边,无需工人用钳子逐渐沿着外边缘向下翻边,极大的缩短了上盖时间,从而极大提高了上盖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饲料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龙门架(1)、设置于龙门架(1)横梁上的料仓(2),所述料仓(2)的底部设置有蝶阀(3),蝶阀(3)的出口端处设置有透明锥形罩(4),所述龙门架(1)横向的下方设置有举升油缸(5),举升油缸(5)活塞杆的作用端固设有支撑板(6),支撑板(6)的顶表面上焊接有开口朝右的弧形板A(7),弧形板A(7)位于蝶阀(3)的正下方,弧形板A(7)的左端部开设有通槽(8),支撑板(6)的顶表面上还固定安装有水平油缸(9),水平油缸(9)活塞杆的作用端固设有位于通槽(8)内的推板(10),所述举升油缸(5)的右侧设置有支撑于地面上的工作台(11),工作台(11)与支撑板(6)之间留有缝隙,且工作台(11)的台面与支撑板(6)的顶表面平齐,工作台(11)的顶表面上焊接有开口朝左的弧形板B(12),弧形板B(12)与弧形板A(7)相对立设置,所述龙门架(1)横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垂向油缸(13),垂向油缸(13)活塞杆的作用端焊接有凹模(14),凹模(14)位于弧形板B(12)的正上方,凹模(14)的底部开设有圆形腔(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饲料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龙门架(1)、设置于龙门架(1)横梁上的料仓(2),所述料仓(2)的底部设置有蝶阀(3),蝶阀(3)的出口端处设置有透明锥形罩(4),所述龙门架(1)横向的下方设置有举升油缸(5),举升油缸(5)活塞杆的作用端固设有支撑板(6),支撑板(6)的顶表面上焊接有开口朝右的弧形板A(7),弧形板A(7)位于蝶阀(3)的正下方,弧形板A(7)的左端部开设有通槽(8),支撑板(6)的顶表面上还固定安装有水平油缸(9),水平油缸(9)活塞杆的作用端固设有位于通槽(8)内的推板(10),所述举升油缸(5)的右侧设置有支撑于地面上的工作台(11),工作台(11)与支撑板(6)之间留有缝隙,且工作台(11)的台面与支撑板(6)的顶表面平齐,工作台(11)的顶表面上焊接有开口朝左的弧形板B(12),弧形板B(12)与弧形板A(7)相对立设置,所述龙门架(1)横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垂向油缸(13),垂向油缸(13)活塞杆的作用端焊接有凹模(14),凹模(14)位于弧形板B(12)的正上方,凹模(14)的底部开设有圆形腔(15)。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双明
申请(专利权)人:岳双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