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降落平台对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089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7 0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无人机降落平台对中装置,包括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中驱动装置,设置在起降平台上;对中工作端,位于所述起降平台的上方;所述对中驱动装置带动对中工作端在起降平台上方的水平面移动,使得降落的外部无人机被对中工作端推动至起降平台的中央的停机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无人机降落的稳定性,实现了无人机在车载移动式机场着落以及固定运输等功能。

A centering device for UAV Landing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降落平台对中装置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地说是一种无人机降落平台对中装置。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目前,无人机的地勤系统落后于无人机本身的发展,主要由跑道(适用于滑跑起降的无人机)/停机坪(适用于垂直起降的无人机)和无线电遥控设备构成,自动化程度极低,需要人工值守。此外,目前的无人机自动降落机场,机场本身还是静态放置在地面上的,如果放置在移动的车辆上,如何确保无人机能平稳降落而不发生偏移甚至碰撞坠毁,此前没有好的解决方案和产品。无人机地勤系统其中配置有停机坪这类的机场,无人机往往在降落时定位精度不高,出现降落位置偏差大甚至降落到停机坪之外的情况,间接导致整个停机坪尺寸需要做得很大。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降落平台对中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安全性能差,自动化程度低下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无人机降落平台对中装置,包括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中驱动装置,设置在起降平台上;对中工作端,位于所述起降平台的上方;所述对中驱动装置带动对中工作端在起降平台上方的水平面移动,使得降落的外部无人机被对中工作端推动至起降平台的中央的停机区。进一步的,还包括两块呈十字形上下交错布置的对中机构,每个所述对中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起降平台下表面的两对称侧处的两个对中板,每个对中板的下表面处均轨接有一个对中条,所述对中条呈开口向上的U形,其底边上表面与相应的对中板的下表面轨接,其两侧臂从相应对中板的两对称边的外侧向上延伸,穿过起降平台上对应位置处呈井字形设置的对中轨道,从而使得对中条两侧臂的端部位于起降平台上方作为对中工作端;对中条驱动装置,包括齿条驱动器、轴接在一块对中板下表面上的传动齿轮、嵌合在齿轮两侧的两个平行设置的传动齿条,其中一个所述传动齿条的底部与一个对中条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传动齿条的底部通过连接杆与另一个对中条固定连接,所述齿条驱动器驱动两个传动齿条相向运动,从而带动两个对中条沿着对中轨道做水平同步的相向运动。进一步的,还包括:呈十字形水平设置的两块对中长板,每个对中长板的上表面靠近两端处分别轨接有一个对中块,所述对中块贯穿起降平台上对应位置处设置的呈十字形的对中轨道,使对中块的上端位于起降平台上方;对中块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对中长板上的支架驱动器、Z形支架,所述Z形支架包括两个连杆、轴接两个连杆之间的摆杆,所述两个连杆的外端部分别与两个对中块轴接,所述支架驱动器带动Z形支架进行往复的折叠拉伸运动,进而带动两个对中块沿着对中轨道做水平同步的相向运动。进一步的,所述起降平台上方固定有支撑方框,所述支撑方框的每条侧边处均设有一个与相应侧边平行的同步带,所述同步带在所述支撑方框的上下侧交错设置,从而分成两个对称的上层同步带和两个对称的下层同步带,同步带的传动辊水平设置在支撑方框的四角处的对应位置,两个对称的同层同步带之间均垂直固定有两根平行设置的对中杆,其中一根对中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应同步带的上部带上,另一根对中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应同步带的下部带上,每层同步带中的一个同步带的一个传动辊上轴接有一个同步带驱动电机,每层同步带中的一个同步带的另一个传动辊与另一个传动带相应位置的传动辊之间连接有同步传动轴。进一步的,所述齿条驱动器采用齿条驱动气缸,所述齿条驱动气缸的侧壁固定在一块对中板下表面处,其工作端与一个传动齿条的端部平面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齿条驱动器采用齿条驱动电机,所述齿条驱动电机的底部固定在一块对中板上表面处,其转轴部贯穿对中板后与传动齿轮的内侧轴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架驱动器采用支架驱动气缸,所述支架驱动气缸水平固定在对中长板上表面上,其伸缩杆端部与摆杆和一连杆轴接处轴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架驱动器采用支架驱动电机,所述支架驱动电机的底部垂直固定在对中长板下表面上,其转轴部垂直穿过对中长板后与摆杆和一连杆轴接处轴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无人机降落的稳定性,实现了无人机在车载移动式机场着落以及固定运输等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在第一个方案下的起降平台部分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在第一个方案下的对中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个方案下的对中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在第二个方案下采用气缸驱动的对中机构部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在第二个方案下采用电机驱动的对中机构部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在第三个方案下的对中机构整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无人机降落平台对中装置,包括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中驱动装置和对中工作端,所述对中驱动装置设置在起降平台1上,所述对中工作端位于所述起降平台1的上方,所述对中驱动装置带动对中工作端在同一水平面上移动,使得降落的外部无人机被对中工作端带动至起降平台1的中央的停机区;进一步的,还包括水平的两个呈十字形上下交错设置的对中机构;每个所述对中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起降平台1下表面的两对称侧处的两个对中板2-1,每个对中板2-1的下表面处均轨接有一个对中条2-11,所述对中条2-11呈开口向上的U形,其底边上表面与相应的对中板2-1的下表面轨接,其两侧臂从相应对中板2-1的两对称边的外侧向上延伸,穿过起降平台1上对应位置处呈井字形设置的对中轨道1-1,从而使得对中条2-11两侧臂的端部位于起降平台1上方;对中条2-11驱动装置,包括齿条驱动器、轴接在一块对中板2-1下表面上的传动齿轮2-13、嵌合在齿轮两侧的两个平行设置的传动齿条2-12,其中一个所述传动齿条2-12的底部与一个对中条2-11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传动齿条2-12的底部通过连接杆2-15与另一个对中条2-11固定连接,所述齿条驱动器驱动两个传动齿条2-12相向运动,从而带动两个对中条2-11沿着对中轨道1-1做水平同步的相向运动。进一步的,所述齿条驱动器采用齿条驱动气缸2-14或齿条驱动电机,所述齿条驱动气缸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降落平台对中装置,包括起降平台(1),其特征在于,包括:/n对中驱动装置,设置在起降平台(1)上;/n对中工作端,位于所述起降平台(1)的上方;/n所述对中驱动装置带动对中工作端在起降平台(1)上方的水平面移动,使得降落的外部无人机被对中工作端推动至起降平台(1)的中央的停机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降落平台对中装置,包括起降平台(1),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中驱动装置,设置在起降平台(1)上;
对中工作端,位于所述起降平台(1)的上方;
所述对中驱动装置带动对中工作端在起降平台(1)上方的水平面移动,使得降落的外部无人机被对中工作端推动至起降平台(1)的中央的停机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降落平台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块呈十字形上下交错布置的对中机构,每个所述对中机构包括:
分别设置在起降平台(1)下表面的两对称侧处的两个对中板(2-1),每个对中板(2-1)的下表面处均轨接有一个对中条(2-11),所述对中条(2-11)呈开口向上的U形,其底边上表面与相应的对中板(2-1)的下表面轨接,其两侧臂从相应对中板(2-1)的两对称边的外侧向上延伸,穿过起降平台(1)上对应位置处呈井字形设置的对中轨道(1-1),从而使得对中条(2-11)两侧臂的端部位于起降平台(1)上方作为对中工作端;
对中条(2-11)驱动装置,包括齿条驱动器、轴接在一块对中板(2-1)下表面上的传动齿轮(2-13)、嵌合在齿轮两侧的两个平行设置的传动齿条(2-12),其中一个所述传动齿条(2-12)的底部与一个对中条(2-11)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传动齿条(2-12)的底部通过连接杆(2-15)与另一个对中条(2-11)固定连接,所述齿条驱动器驱动两个传动齿条(2-12)相向运动,从而带动两个对中条(2-11)沿着对中轨道(1-1)做水平同步的相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降落平台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呈十字形水平设置的两块对中长板(2-3),每个对中长板(2-3)的上表面靠近两端处分别轨接有一个对中块(2-31),所述对中块(2-31)贯穿起降平台(1)上对应位置处设置的呈十字形的对中轨道(1-1),使对中块(2-31)的上端位于起降平台(1)上方;
对中块(2-31)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对中长板(2-3)上的支架驱动器、Z形支架,所述Z形支架包括两个连杆(2-32)、轴接两个连杆(2-32)之间的摆杆(2-33),所述两个连杆(2-32)的外端部分别与两个对中块(2-31)轴接,所述支架驱动器带动Z形支架进行往复的折叠拉伸运动,进而带动两个对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大为刘欢程亮曹亚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复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