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的中巴全承载底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869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7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改进型的中巴全承载底架结构,包括前段悬梁、下片承载架、上片承载架、后段悬梁以及连接立柱体,前段悬梁、上片承载架以及后段悬梁分别呈单根纵梁体结构,前段悬梁贯通架设,且末端抵设搭接于下片承载架的前端,后段悬梁的前端抵设搭接于下片承载架的尾端,后段悬梁的后端贯通架设至客车发动机仓的上部尾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上更加简洁,其设计更加符合少件化设计的要求,减少了焊接缺陷,同时主纵梁强度的进一步地提升可以弱化周边结构,达到整个客车底架结构轻量化的效果,降低了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

An improved structure of full load-bearing underframe in Zhongb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的中巴全承载底架结构
本技术公开的是客车底架基本构架的设计与生产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型的中巴全承载底架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行业内客车底架的全承载底架结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全部采用小规格方钢搭接的方式,如附图说明书的图1所示;另一种是沿用悬架处仍用槽型梁的半承载结构,其他部位用小规格方钢的搭接方式,如附图说明书的图2所示。前者是行业内主流的结构形式,但制作复杂,人工成本高,而且由于全部采用小规格方钢搭接,其结构很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后者是某些企业为了和半承载悬架安装状态一致,设计成槽型梁加小方钢的形式,底架制作相对简单,但槽型纵梁与小规格方钢的搭接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存在焊接缺陷,需着重在此处补强且重量较前者重。随着客车对NVH、安全等综合性能越来越重视,节能减排对车辆轻量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底架设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对传统的客车底架结构进行改变,设计出一种可以满足强度、刚度、NVH、碰撞等综合性能的客车底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的是一种改进型的中巴全承载底架结构,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改进型的中巴全承载底架结构,包括前段悬梁、下片承载架、上片承载架、后段悬梁以及连接立柱体,所述前段悬梁、上片承载架以及后段悬梁分别呈单根纵梁体结构,该前段悬梁贯通架设,且末端抵设搭接于所述下片承载架的前端,该后段悬梁的前端抵设搭接于所述下片承载架的尾端,该后段悬梁的后端贯通架设至客车发动机仓的上部尾端;所述上片承载架架设在所述下片承载架的上部,该上片承载架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连接立柱体与所述前段悬梁及后段悬梁相连接设置。更进一步,所述前段悬梁、上片承载架以及后段悬梁为方钢梁体结构。更进一步,所述方钢梁体为80*40*3.0或100*40*3.0规格中的任意一种方钢。更进一步,所述连接立柱体为40*40*2.0规格的方钢。更进一步,所述前段悬梁的前部上方还架设连接有一辅助加强纵梁,该辅助加强纵梁的前端通过所述连接立柱体与所述前段悬梁的前端相连接,辅助加强纵梁的后端与连接所述前段悬梁与上片承载架的连接立柱体相抵设连接设置。通过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的上片承载架结构摒弃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双层搭接结构,本方案采用单根大规格方钢搭接结构,该结构可以有效地提升客车底架的弯曲刚度。2、本技术的前段悬梁与后段悬梁同样采用单根大规格方钢搭接的结构方式,不仅与上片形成双层结构,使整体结构更加简洁,而且符合客车碰撞的技术要求,同时,该后段悬梁贯穿至发动机仓,进一步地提升了整车后段的刚度。3、本技术结构上更加简洁,其设计更加符合少件化设计的要求,减少了焊接缺陷,同时主纵梁强度的进一步地提升可以弱化周边结构,达到整个客车底架结构轻量化的效果,降低了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现有技术中第一种全承载底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现有技术中第二种全承载底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来进一步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该款客车底架结构的前段悬梁1、上片承载架3以及后段悬梁4均采用小规格方钢搭接的方式,该结构不仅制作复杂,人工成本高,而且由于全部采用小规格方钢搭接,其结构很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该款客车底架结构的悬架处仍用槽型梁的半承载结构,其他部位的前段悬梁1、上片承载架3以及后段悬梁4均采用小规格方钢的搭接方式结构,该结构底架制作相对简单,但槽型纵梁与小规格方钢的搭接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存在焊接缺陷,需着重在此处补强且重量比传统设计结构更加大,成本更高。如图3所示,一种改进型的中巴全承载底架结构,包括前段悬梁1、下片承载架2、上片承载架3、后段悬梁4以及连接立柱体5,所述前段悬梁1、上片承载架3以及后段悬梁4分别呈单根纵梁体结构,该前段悬梁1贯通架设,且末端抵设搭接于所述下片承载架2的前端,该后段悬梁4的前端抵设搭接于所述下片承载架2的尾端,该后段悬梁4的后端贯通架设至客车发动机仓7的上部尾端;所述上片承载架3架设在所述下片承载架2的上部,该上片承载架3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连接立柱体5与所述前段悬梁1及后段悬梁4相连接设置。更进一步,所述前段悬梁1、上片承载架3以及后段悬梁4为方钢梁体结构。更进一步,所述方钢梁体为80*40*3.0或100*40*3.0规格中的任意一种方钢。更进一步,所述连接立柱体5为40*40*2.0规格的方钢。更进一步,所述前段悬梁1的前部上方还架设连接有一辅助加强纵梁6,该辅助加强纵梁6的前端通过所述连接立柱体5与所述前段悬梁1的前端相连接,辅助加强纵梁6的后端与连接所述前段悬梁1与上片承载架3的连接立柱体5相抵设连接设置。通过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的上片承载架结构摒弃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双层搭接结构,本方案采用单根大规格方钢搭接结构,该结构可以有效地提升客车底架的弯曲刚度。2、本技术的前段悬梁与后段悬梁同样采用单根大规格方钢搭接的结构方式,不仅与上片形成双层结构,使整体结构更加简洁,而且符合客车碰撞的技术要求,同时,该后段悬梁贯穿至发动机仓,进一步地提升了整车后段的刚度。3、本技术结构上更加简洁,其设计更加符合少件化设计的要求,减少了焊接缺陷,同时主纵梁强度的进一步地提升可以弱化周边结构,达到整个客车底架结构轻量化的效果,降低了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仅局限于此,凡是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地改进,均应该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的中巴全承载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段悬梁、下片承载架、上片承载架、后段悬梁以及连接立柱体,所述前段悬梁、上片承载架以及后段悬梁分别呈单根纵梁体结构,该前段悬梁贯通架设,且末端抵设搭接于所述下片承载架的前端,该后段悬梁的前端抵设搭接于所述下片承载架的尾端,该后段悬梁的后端贯通架设至客车发动机仓的上部尾端;所述上片承载架架设在所述下片承载架的上部,该上片承载架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连接立柱体与所述前段悬梁及后段悬梁相连接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的中巴全承载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段悬梁、下片承载架、上片承载架、后段悬梁以及连接立柱体,所述前段悬梁、上片承载架以及后段悬梁分别呈单根纵梁体结构,该前段悬梁贯通架设,且末端抵设搭接于所述下片承载架的前端,该后段悬梁的前端抵设搭接于所述下片承载架的尾端,该后段悬梁的后端贯通架设至客车发动机仓的上部尾端;所述上片承载架架设在所述下片承载架的上部,该上片承载架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连接立柱体与所述前段悬梁及后段悬梁相连接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的中巴全承载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悬梁、上片承载架以及后段悬梁为方钢梁体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良兴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