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耳机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61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蓝牙耳机套件,包括耳机座和可拆卸设于耳机座上的蓝牙耳机,耳机座包括外壳,外壳上设置有开关、充电单元和声音输出单元,充电单元与蓝牙耳机和声音输出单元电连接,开关与声音输出单元电连接,且当开关打开时,蓝牙耳机可传输音频信号至声音输出单元。该蓝牙耳机套件的耳机座设置有充电单元和声音输出单元,同时具有充电和音箱功能,可以将声音的输出在蓝牙耳机与耳机座之间进行切换,减缓耳朵佩戴疲劳,提升体验舒适度。同时,该蓝牙耳机套件使用过程中可以在耳机功能与音箱功能之间切换,可拓宽使用场景,实现功能最大化。

Bluetooth headset K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蓝牙耳机套件
本技术涉及耳机
,尤其涉及一种蓝牙耳机套件。
技术介绍
蓝牙耳机是一种采用微波频段工作的短距离无线通信设备,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手机的使用中,蓝牙耳机相比传统有线耳机的使用便利性和舒适性更强。但是,当长时间佩戴、使用蓝牙耳机时,会使耳朵产生疲劳。长时间近距离的声音输入,也会产生听觉疲劳,缺乏舒适感。同时,传统的蓝牙耳机应用场景单一,无法在耳机与音箱之间自由转换,体验舒适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蓝牙耳机套件,其可以将声音的输出在蓝牙耳机和耳机座之间进行切换,减缓耳朵佩戴疲劳,提升体验舒适度。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蓝牙耳机套件,包括耳机座和可拆卸设于所述耳机座上的蓝牙耳机,所述耳机座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开关、充电单元和声音输出单元,所述充电单元与所述蓝牙耳机和所述声音输出单元电连接,所述开关与所述声音输出单元电连接,且当所述开关打开时,所述蓝牙耳机可传输音频信号至所述声音输出单元。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壳盖,所述壳盖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壳盖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蓝牙耳机匹配的容纳腔,所述蓝牙耳机插放于所述容纳腔内。进一步的,所述蓝牙耳机为两个,所述容纳腔的数量与所述蓝牙耳机的数量对应设置,两个所述蓝牙耳机分别插放于两个所述容纳腔内。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的内壁设有第一充电触点和音频输入触点,所述蓝牙耳机的外壁设有第二充电触点和音频输出触点,所述第一充电触点与所述第二充电触点对应设置,所述音频输入触点与所述音频输出触点对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的外壁和所述蓝牙耳机的内壁均设有磁铁,或者所述容纳腔的外壁和所述蓝牙耳机的内壁两者中的一个设有磁铁,所述容纳腔的外壁和所述蓝牙耳机的内壁两者中的另一个设有铁片,当所述蓝牙耳机插放于所述容纳腔时,两个所述磁铁或者所述磁铁与所述铁片相吸。进一步的,所述充电单元包括电池、控制电路、充电电路和供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和所述供电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供电电路与所述蓝牙耳机通过所述第一充电触点和所述第二充电触点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声音输出单元包括音频放大器和喇叭,所述喇叭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音频放大器与所述喇叭电连接,所述音频放大器与所述蓝牙耳机通过所述音频输入触点和所述音频输出触点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喇叭为两个,两个所述喇叭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两端。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多个出音孔,多个所述出音孔与所述喇叭对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耳机座还包括充电端口,所述充电端口与所述充电单元电连接。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蓝牙耳机套件,通过在耳机座上设置充电单元和声音输出单元,使耳机座同时具备充电和音箱的功能,进而可以将声音的输出在蓝牙耳机和耳机座之间进行切换,减缓耳朵佩戴疲劳,提升体验舒适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蓝牙耳机套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蓝牙耳机套件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蓝牙耳机的结构图。图中:1、耳机座;10、壳盖;11、壳体;12、第一充电触点;13、音频输入触点;14、喇叭;15、出音孔;16、开关;17、容纳腔;2、蓝牙耳机;21、第二充电触点;22、音频输出触点。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蓝牙耳机套件,包括耳机座1和可拆卸设于耳机座1上的蓝牙耳机2,耳机座1包括外壳,外壳上设置有开关16、充电单元和声音输出单元,充电单元与蓝牙耳机2和声音输出单元电连接,开关16与声音输出单元电连接,且当开关16打开时,蓝牙耳机2可传输音频信号至声音输出单元。可以理解的是,蓝牙耳机2是一种采用微波频段工作的短距离无线通信设备,可与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连接并进行声音信号传输。蓝牙耳机2包括耳机壳和设置于耳机壳内的电池、蓝牙模块、数模转换电路、音频放大电路和耳机单元等一系列组件。蓝牙耳机2接收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发出的信号,对信号进行转换后通过耳机单元发出声音。此过程由耳机壳内的电池提供电能,在蓝牙耳机2未使用时或电能耗尽时,可对耳机壳内的电池进行充电。本实施例中,耳机座1包括外壳,外壳上设置有开关16、充电单元和声音输出单元。其中,充电单元用于对蓝牙耳机2进行充电和外部电源对耳机座1进行充电;声音输出单元用于接收蓝牙耳机2发送的音频信号并发出声音,起到音箱的作用;开关16用于启动或关闭声音输出单元与蓝牙耳机2之间的信号连接。本实施例通过在耳机座1上设置充电单元和声音输出单元,使耳机座1同时具备充电和音箱的功能。可以将声音的输出在蓝牙耳机2和耳机座1之间进行切换,减缓耳朵佩戴疲劳,提升体验舒适感。具体地,外壳包括壳体11和壳盖10,壳盖10可开合地设置于壳体11上,壳盖10与壳体11之间形成有与蓝牙耳机2匹配的容纳腔17,蓝牙耳机2插放于容纳腔17内。可以理解的是,在蓝牙耳机2未被使用时、需要充电时以及需要切换到音箱功能时,蓝牙耳机2插放于容纳腔17内。本实施例中,壳体11与壳盖10之间设置与蓝牙耳机2匹配的容纳腔17,其中,容纳腔17被壳盖10和壳体11分隔成两部分,容纳腔17的底部位于壳体11上,容纳腔17的顶部位于壳盖10上。当壳盖10关闭时,容纳腔17形成一个封闭的腔室,容纳腔17的内壁与蓝牙耳机2的外壁贴合,以防止蓝牙耳机2在容纳腔17内发生窜动;当壳盖10打开时,容纳腔17的顶部与蓝牙耳机2的顶部脱离,方便取出蓝牙耳机2。具体地,蓝牙耳机2为两个,容纳腔17的数量与蓝牙耳机2的数量对应设置,两个蓝牙耳机2分别插放于两个容纳腔17内。可以理解的是,在耳机的使用中,为得到更好声音体验度的立体声效果,一般都将耳机设为左声道耳机和右声道耳机,其中,左声道耳机用于低音频区信号,右声道耳机用于高、中音频区信号。本实施例中,蓝牙耳机2包括左声道耳机和右声道耳机,分别插放在两个容纳腔17内,并在容纳腔17的周部将左声道耳机和右声道耳机的对应位置处标记字母“L”和“R”,避免使用中不易区分。同时,两个蓝牙耳机2分开放置,可避免两个蓝牙耳机2在一个腔室内相互碰撞,损坏表面外观。如图1和图3所示,容纳腔17的内壁设有第一充电触点12和音频输入触点13,蓝牙耳机2的外壁设有第二充电触点21和音频输出触点22,第一充电触点12与第二充电触点21对应设置,音频输入触点13与音频输出触点22对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充电触点12和第二充电触点21用于耳机座1与蓝牙耳机2之间的充电连接,音频输入触点13和音频输出触点22用于耳机座1与蓝牙耳机2之间的音频传输连接。当蓝牙耳机2插放到容纳腔17内时,因蓝牙耳机2与容纳腔17相匹配,蓝牙耳机2的外壁与容纳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蓝牙耳机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座(1)和可拆卸设于所述耳机座(1)上的蓝牙耳机(2),所述耳机座(1)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开关(16)、充电单元和声音输出单元,所述充电单元与所述蓝牙耳机(2)和所述声音输出单元电连接,所述开关(16)与所述声音输出单元电连接,且当所述开关(16)打开时,所述蓝牙耳机(2)可传输音频信号至所述声音输出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牙耳机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座(1)和可拆卸设于所述耳机座(1)上的蓝牙耳机(2),所述耳机座(1)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开关(16)、充电单元和声音输出单元,所述充电单元与所述蓝牙耳机(2)和所述声音输出单元电连接,所述开关(16)与所述声音输出单元电连接,且当所述开关(16)打开时,所述蓝牙耳机(2)可传输音频信号至所述声音输出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壳体(11)和壳盖(10),所述壳盖(10)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壳体(11)上,所述壳盖(10)与所述壳体(11)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蓝牙耳机(2)匹配的容纳腔(17),所述蓝牙耳机(2)插放于所述容纳腔(17)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牙耳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2)为两个,所述容纳腔(17)的数量与所述蓝牙耳机(2)的数量对应设置,两个所述蓝牙耳机(2)分别插放于两个所述容纳腔(17)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牙耳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7)的内壁设有第一充电触点(12)和音频输入触点(13),所述蓝牙耳机(2)的外壁设有第二充电触点(21)和音频输出触点(22),所述第一充电触点(12)与所述第二充电触点(21)对应设置,所述音频输入触点(13)与所述音频输出触点(22)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蓝牙耳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7)的外壁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柏锐何芊何辉赖少兵王勇包磊陈嘉宝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由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