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接光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0549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接光伏系统,包括多个光伏组件及多个与所述光伏组件相匹配的边框,其中:多个所述边框依次排列,多个所述光伏组件嵌置于各所述边框内部;所述边框的两端均具有与相邻所述边框对向设置的连接部及接线口:各相邻两个所述边框通过所述连接部活动连接,并可旋转移动以改变相对位置;各相邻两个所述边框的所述接线口活动连接,以形成一接线槽,各所述光伏组件的连接线均穿过所述接线槽依次电连通于一相邻的所述光伏组件。该软接光伏组件系统针对现有光伏组件柔性品种少,而光伏组件柔性应用需求高的缺陷,利用活动连接结构实现了硬性晶硅组件的柔性安装;同时,具有柔性的接线槽设计还有效保证了电路连接的可靠性和结构强度。

Soft connect photovoltaic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接光伏系统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安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软接光伏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光伏组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作为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核心部件,光伏组件的安装摆放十分重要。目前,很多光伏发电应用场景地形较为复杂,为了有效提升场地的利用率,还需要使得光伏组件适应地形,从而提升发电效率。目前,为了更高的适应不同的安装场景,通常采用柔性光伏组件以实现光伏的柔性安装。但是,现有的柔性光伏组件一般是通过材料柔性实现,品种有限,且现有柔性的薄膜电池成本较高,不利用光伏发电的平价上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软接光伏系统,用以在保证系统强度的同时实现各硬性光伏组件之间的柔性连接,所述软接光伏系统包括多个光伏组件及多个与所述光伏组件相匹配的边框,其中:多个所述边框依次排列,多个所述光伏组件嵌置于各所述边框内部;所述边框的两端均具有与相邻所述边框对向设置的连接部及接线口:各相邻两个所述边框通过所述连接部活动连接,并可旋转移动以改变相对位置;各相邻两个所述边框的所述接线口活动连接,以形成一接线槽,各所述光伏组件的连接线均穿过所述接线槽依次电连通于一相邻的所述光伏组件。具体实施中,各所述边框的两端均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部,其中: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设置于所述边框的两侧,并沿所述边框的排列方向探出至本体外。具体实施中,各对向设置的两个所述连接部通过铰接轴铰合连接,其中:各所述连接部的侧壁均设置有轴孔,并与对向设置的所述连接部顶部交叉以对齐所述轴孔;所述铰接轴贯穿各所述轴孔以铰合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部。具体实施中,所述接线口设置于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并沿所述边框的排列方向探出至本体外。具体实施中,各所述接线槽内的两个所述接线口通过铰接轴铰合连接,其中:各所述接线口的两个槽壁均设置有轴孔,并与对向设置的所述接线口顶部交叉以对齐所述轴孔,所述铰接轴贯穿各所述轴孔以铰合连接两个所述接线口。具体实施中,所述接线槽还设置有柔性加固部件。具体实施中,所述柔性加固部件为复合铰加固部件,所述复合铰加固部件包括第一铰杆、第二铰杆及铰板,其中:两个所述接线口均设置有一所述第一铰杆,所述第一铰杆可在对向所述接线口的弧形轨道内移动;所述第二铰杆平行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铰杆之间,通过所述铰板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铰杆活动连接。具体实施中,所述软接光伏系统还包括电线软管,所述电线软管设置于所述接线槽内部并包覆于所述连接线的外部。具体实施中,所述电线软管为塑料材质电线软管。具体实施中,所述电线软管为波纹电线软管。本技术提供的软接光伏系统,包括多个依次排布的框架及设置于框架内部的光伏组件,各边框两端具有与相邻边框对向设置的连接部及接线口:各相邻两个边框通过连接部活动连接,并可以连接点为轴旋转移动以改变相对位置;各相邻两个边框的接线口活动对接,以形成一接线槽,各光伏组件的连接线均穿过接线槽与相邻光伏组件电连通,以使得各光伏组件串联。该软接光伏组件系统针对现有光伏组件柔性品种少,而光伏组件柔性应用需求高的缺陷,创造性地利用活动连接结构实现了常规硬性晶硅组件的柔性安装;同时,具有柔性的接线槽设计还有效保证了电路连接的可靠性和结构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软接光伏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部的侧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接线槽的侧视图;图4A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两个接线口水平对置状态的侧视图;图4B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两个接线口相对弯折后的侧视图;图5A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复合铰加固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B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复合铰加固部件的第一立面示意图;图5C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复合铰加固部件的第二立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具体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图2、图3、图4A及图4B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软接光伏系统,用以在保证系统强度的同时实现各硬性光伏组件之间的柔性连接,所述软接光伏系统包括多个光伏组件100及多个与所述光伏组件100相匹配的边框200,其中:多个所述边框200依次排列,多个所述光伏组件100嵌置于各所述边框200内部;所述边框200的两端均具有与相邻所述边框200对向设置的连接部210及接线口220:各相邻两个所述边框200通所述连接部210活动连接,并可旋转移动以改变相对位置;各相邻两个所述边框200的所述接线口220活动连接,以形成一接线槽300,各所述光伏组件100的连接线110均穿过所述接线槽300依次电连通于一相邻的所述光伏组件100。具体实施中,各边框200两端的连接部210的设置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例如,如图1、图2所示,为了在保证连接可靠性的同时简化连接结构,两个相邻边框200之间可以通过两点进行连接,即各所述边框200的两端均可以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部210,其中:两个所述连接部210分别设置于所述边框200的两侧,进一步的,为了给予连接线110的在框架转动时的移动空间,避免磕碰连接线110,所述连接部210可以沿所述边框200的排列方向探出至本体外,从而增加相邻两个框架的间距以保护连接线110。具体实施中,连接部210之间的连接方式在设置时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例如,如图1、图2所示,为了保证连接强度,提升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各对向设置的两个所述连接部210可以通过铰接轴400铰合连接,其中:各所述连接部210的侧壁可以均设置有轴孔,并与对向设置的所述连接部210顶部交叉以对齐所述轴孔;所述铰接轴400则可以贯穿各所述轴孔以铰合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部210。具体实施中,接线口220的设置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例如,如图3、图4A及图4B所示,为了避免接线口220设置于边框200外侧而损坏连接线110,所述接线口220可以设置于两个所述连接部210之间;进一步的,为有效保护连接线110,接线口220可以均沿所述边框200的排列方向探出至本体外,即形成一等长与边框200间隙的接线槽300,从而避免线束外露。具体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接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接光伏系统包括多个光伏组件(100)及多个与所述光伏组件(100)相匹配的边框(200),其中:/n多个所述边框(200)依次排列,多个所述光伏组件(100)嵌置于各所述边框(200)内部;/n所述边框(200)的两端均具有与相邻所述边框(200)对向设置的连接部(210)及接线口(220):各相邻两个所述边框(200)通过所述连接部(210)活动连接,并可旋转移动以改变相对位置;各相邻两个所述边框(200)的所述接线口(220)活动连接,以形成一接线槽(300),各所述光伏组件(100)的连接线(110)均穿过所述接线槽(300)依次电连通于一相邻的所述光伏组件(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接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接光伏系统包括多个光伏组件(100)及多个与所述光伏组件(100)相匹配的边框(200),其中:
多个所述边框(200)依次排列,多个所述光伏组件(100)嵌置于各所述边框(200)内部;
所述边框(200)的两端均具有与相邻所述边框(200)对向设置的连接部(210)及接线口(220):各相邻两个所述边框(200)通过所述连接部(210)活动连接,并可旋转移动以改变相对位置;各相邻两个所述边框(200)的所述接线口(220)活动连接,以形成一接线槽(300),各所述光伏组件(100)的连接线(110)均穿过所述接线槽(300)依次电连通于一相邻的所述光伏组件(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接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边框(200)的两端均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部(210),其中:
两个所述连接部(210)分别设置于所述边框(200)的两侧,并沿所述边框(200)的排列方向探出至本体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接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各对向设置的两个所述连接部(210)通过铰接轴(400)铰合连接,其中:
各所述连接部(210)的侧壁均设置有轴孔,并与对向设置的所述连接部(210)顶部交叉以对齐所述轴孔;所述铰接轴(400)贯穿各所述轴孔以铰合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部(21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接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口(220)设置于两个所述连接部(210)之间,并沿所述边框(200)的排列方向探出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创修陈亮李春阳罗易周承军陆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