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棚和移动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50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雨棚,包括上盖体、骨架、支撑腿、侧板和篷布,上盖体为一体成型的折弯构件,折弯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挡板、弧形连接部和第二挡板,侧板固定于上盖体的两侧,且侧板与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对应的两侧设置骨架安装孔,骨架可旋转地装设于骨架安装孔上,篷布套设于骨架上,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设置有用于限制骨架开合角度的限位结构,支撑腿固定于弧形连接部上;基于上述雨棚还提出了一种移动充电桩,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的充电系统,外壳的上端面设置有吊装孔,雨棚的支撑腿固定于吊装孔上。该雨棚结构简单,使用操作非常简便,将其用于移动充电桩能够满足恶劣天气下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棚和移动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雨棚的应用领域,尤其是一种雨棚和移动充电桩。
技术介绍
雨棚是设在建筑物出入口或顶部,或者阳台上方用于挡雨、挡风和防高空落物砸伤的一种装置。传统的建筑雨棚,采用钢筋混泥土梁板结构或板式结构,结构笨重。现有一些可折叠的雨棚结构相对复杂,制造成本也较高,复杂的结构同时也会影响雨棚的使用寿命。现有移动充电桩受到桩体结构的影响,在雨天使用时可能会对移动充电桩内部的电路产生影响,同时也会有安全隐患,通过盖帆布等方式覆盖移动充电桩的防雨措施在使用上非常麻烦,不利于使用者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雨棚和移动充电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雨棚结构复杂,以及移动充电桩上不具有防雨装置导致的无法在雨天使用的问题。在一个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雨棚,包括上盖体、骨架、支撑腿、侧板和篷布,上盖体为一体成型的折弯构件,折弯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挡板、弧形连接部和第二挡板,侧板固定于上盖体的两侧,且侧板与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对应的两侧设置骨架安装孔,骨架可旋转地装设于骨架安装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棚,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体、骨架、支撑腿、侧板和篷布,所述上盖体为一体成型的折弯构件,所述折弯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挡板、弧形连接部和第二挡板,所述侧板固定于所述上盖体的两侧,且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对应的两侧设置骨架安装孔,所述骨架可旋转地装设于所述骨架安装孔上,所述篷布套设于所述骨架上,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骨架开合角度的限位结构,所述支撑腿固定于所述弧形连接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棚,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体、骨架、支撑腿、侧板和篷布,所述上盖体为一体成型的折弯构件,所述折弯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挡板、弧形连接部和第二挡板,所述侧板固定于所述上盖体的两侧,且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对应的两侧设置骨架安装孔,所述骨架可旋转地装设于所述骨架安装孔上,所述篷布套设于所述骨架上,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骨架开合角度的限位结构,所述支撑腿固定于所述弧形连接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末端的弯折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棚,其特征在于,为所述骨架包括开口框架和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设置于所述开口框架的开口部并与所述开口框架形成矩形结构,所述矩形结构的中部设置有至少1个的支撑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的长度大于所述矩形结构在该长度方向上的尺寸,所述旋转轴穿过所述安装孔可旋转地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文深李永斌马晗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深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