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G车联网用防滑动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483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5G车联网用防滑动线束,包括线束外壳、安装承接板、散热板和分隔板,所述线束外壳下端外表面安装有防滑凸块,且线束外壳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条纹,并且线束外壳上安装有防水垫圈,所述安装承接板安装在线束外壳上,且安装承接板上安装有导筒,并且导筒与导线本体相互贴合,所述散热板与导线本体相互贴合,且散热板与安装承接板相互连接,并且导线本体与绝缘层相互贴合。该5G车联网用防滑动线束,采用散热板与分隔板将导线本体分隔开,避免因导线发热而后互相进行热传递而使线束外壳温度过高,影响使用的安全性,且防滑凸块与防滑条纹均设置在线束外壳外表面上,方便在对线束外壳进行安插时能有效的防滑。

A kind of anti sliding harness for 5g vehicle networ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5G车联网用防滑动线束
本技术涉及车载线束
,具体为一种5G车联网用防滑动线束。
技术介绍
随着5G通讯的快速发展,5G车联网也慢慢的进入我们的视野,5G车联网将用更快的速度将车内的信息与外部进行交换,汽车线束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汽车线束汽车的电路系统将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回路,常见的汽车线束有发动机线束、车身线束、车门线束以及车联网线束。但在对车联网线束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对线束进行安装时因线束表面光滑,在对线束进行安插使容易滑动,且线束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从安装槽中滑出,需要再次进行安插,并且线束中缺少散热部分,容易因导线互相传热而使线束的温度升高,影响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5G车联网用防滑动线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线束表面光滑不易安插,线束使用过程中会脱落,线束中缺少散热分隔装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5G车联网用防滑动线束,包括线束外壳、安装承接板、散热板和分隔板,所述线束外壳下端外表面安装有防滑凸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5G车联网用防滑动线束,包括线束外壳(1)、安装承接板(5)、散热板(9)和分隔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外壳(1)下端外表面安装有防滑凸块(2),且线束外壳(1)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条纹(3),并且线束外壳(1)上安装有防水垫圈(4),同时线束外壳(1)上安装有连接器(6),所述安装承接板(5)安装在线束外壳(1)上,且安装承接板(5)上安装有导筒(7),并且导筒(7)与导线本体(8)相互贴合,所述散热板(9)与导线本体(8)相互贴合,且散热板(9)与安装承接板(5)相互连接,并且导线本体(8)与绝缘层(10)相互贴合,同时绝缘层(10)安装在线束外壳(1)内表面上,所述分隔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5G车联网用防滑动线束,包括线束外壳(1)、安装承接板(5)、散热板(9)和分隔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外壳(1)下端外表面安装有防滑凸块(2),且线束外壳(1)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条纹(3),并且线束外壳(1)上安装有防水垫圈(4),同时线束外壳(1)上安装有连接器(6),所述安装承接板(5)安装在线束外壳(1)上,且安装承接板(5)上安装有导筒(7),并且导筒(7)与导线本体(8)相互贴合,所述散热板(9)与导线本体(8)相互贴合,且散热板(9)与安装承接板(5)相互连接,并且导线本体(8)与绝缘层(10)相互贴合,同时绝缘层(10)安装在线束外壳(1)内表面上,所述分隔板(11)与散热板(9)相互连接,且分隔板(11)与导线本体(8)相互贴合,并且分隔板(11)与绝缘层(10)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求湛赵竞子胡继康姚欣宜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吉大智能终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