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运维检测配电房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运维检测配电房。
技术介绍
配电房是电力系统的控制核心点,配电房内一般都安装有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和变压器等电气设备;且配电房在电网系统中分布非常广泛,数量众多,遍布用电需求各地各角落;按照现有的技术标准,每半径500m的范围内就必须设置一个配电房。配电房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因配电房内的环境温度较高,散热效果一般,经常导致其内的电气设备出现故障进而引发断电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运维检测配电房,旨在解决现有配电房内电气设备的运行时,配电房内温度较高对散热性要求较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运维检测配电房,包括配电房主体,所述配电房主体呈长方体状;所述配电房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以及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所述配电房还包括通风组件和降温组件;所述通风组件包括进风风箱、进风弯管、进风风机、进风竖管、进风内管、出风内管、出风风箱、出风风机和出风弯管;所述进风风箱贴合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靠上部;所述进风弯管连通设置于所述进风风箱的远离所述配电房主体的竖向侧壁;所述进风弯管的另一端管口朝下;所述进风风箱的底部连通设置有所述进风竖管,所述进风竖管的另一端密封穿设所述第一侧壁的下部并连通设置于所述配电房主体内的所述进风内管;所述进风内管呈回字型,且所述进风内管贴合所述底壁设置;所述进风内管包括依次连通的4个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运维检测配电房,包括配电房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房主体呈长方体状;所述配电房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以及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所述配电房还包括通风组件和降温组件;/n所述通风组件包括进风风箱、进风弯管、进风风机、进风竖管、进风内管、出风内管、出风风箱、出风风机和出风弯管;/n所述进风风箱贴合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靠上部;所述进风弯管连通设置于所述进风风箱的远离所述配电房主体的竖向侧壁;所述进风弯管的另一端管口朝下;所述进风风箱的底部连通设置有所述进风竖管,所述进风竖管的另一端密封穿设所述第一侧壁的下部并连通设置于所述配电房主体内的所述进风内管;所述进风内管呈回字型,且所述进风内管贴合所述底壁设置;所述进风内管包括依次连通的4个进风子内管;4个所述进风子内管上均开设有进风小孔;/n所述出风内管呈回字型;所述出风内管设置于所述配电房主体内,且所述出风内管贴合所述顶壁设置;所述出风内管包括依次连通的4个出风子内管;4个所述出风子内管上均开设有出风小孔;/n所述出风风箱贴合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外表面靠上部;所述出风弯管连通设置于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运维检测配电房,包括配电房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房主体呈长方体状;所述配电房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以及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所述配电房还包括通风组件和降温组件;
所述通风组件包括进风风箱、进风弯管、进风风机、进风竖管、进风内管、出风内管、出风风箱、出风风机和出风弯管;
所述进风风箱贴合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靠上部;所述进风弯管连通设置于所述进风风箱的远离所述配电房主体的竖向侧壁;所述进风弯管的另一端管口朝下;所述进风风箱的底部连通设置有所述进风竖管,所述进风竖管的另一端密封穿设所述第一侧壁的下部并连通设置于所述配电房主体内的所述进风内管;所述进风内管呈回字型,且所述进风内管贴合所述底壁设置;所述进风内管包括依次连通的4个进风子内管;4个所述进风子内管上均开设有进风小孔;
所述出风内管呈回字型;所述出风内管设置于所述配电房主体内,且所述出风内管贴合所述顶壁设置;所述出风内管包括依次连通的4个出风子内管;4个所述出风子内管上均开设有出风小孔;
所述出风风箱贴合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外表面靠上部;所述出风弯管连通设置于所述出风风箱的远离所述配电房主体的竖向侧壁;所述出风弯管的另一端管口朝下;所述第二侧壁靠上部开设有连通所述出风风箱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密封嵌设有出风导管;所述出风导管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出风内管;
所述进风风箱内设置有所述进风风机;所述出风风箱内设置有所述出风风机;
所述降温组件包括冷却机;所述冷却机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进风竖管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运维检测配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竖管外包裹设置有橡塑保温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玫瑰,贺更新,贾创强,曾希文,朱小平,曾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华翔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