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搅拌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350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搅拌辊,包括搅拌辊本体,所述搅拌辊本体包括第一辊节,所述第一辊节包括导磁铁芯、绕在导磁铁芯外的线圈和第一非磁性辊套,所述第一辊节的一端通过第一支撑件与冷却液连接盒相连接,所述第一辊节的另一端通过中间支撑件与第二辊节相连接,所述第二辊节包括第二辊套,第二辊套两端分别设有第三芯轴和第四芯轴,所述第三芯轴与所述中间支撑件相连接,所述第四芯轴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两个辊节两端都有轴承支撑,刚度完全可以满足要求,其中一个辊节内不设置导磁铁芯和线圈,其长度可以较短,电磁搅拌辊的刚度和线性磁场发生器的搅拌强度都得到了较好的保证,可以适用不同宽度的金属连铸板坯。

An electromagnetic stirring 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搅拌辊
本技术涉及扁平金属产品的连续铸造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电磁搅拌辊,用于搅拌金属板坯内未凝固的液态金属。
技术介绍
国内外电磁搅拌辊的第一个实施案例是上世纪70年代,电磁搅拌辊主要由辊套、线性磁场发生器组成,电磁搅拌辊安装在连铸机二冷区,起着支承连铸坯坯壳和搅拌坯壳内液态金属的双重作用。目前,电磁搅拌辊在板坯连铸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图1所示,传统电磁搅拌辊只有一个辊套11,辊套11内是导磁铁芯13和绕在铁芯上的线圈14,对于常规宽度的板坯,如宽度900mm-1700mm板坯,辊套直径通常受连铸机的限制取为接近φ240mm,这时辊套的刚度是足够的,常规电磁搅拌辊可以满足支承连铸坯坯壳和搅拌坯壳内液态金属的双重要求。随着连铸装备工业的发展以及大型装备对连铸坯要求的变化,连铸坯的宽度不断加大,连铸坯宽度从大约1200mm-1650mm,逐步扩展至3000mm左右。对于超级宽度的板坯,如宽度2400mm-3000mm板坯,如采用图1结构其辊套刚度满足不了要求,会产生严重变形,从而引起铸坯鼓肚等质量问题,因而需要采用拼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搅拌辊,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辊本体,所述搅拌辊本体包括第一辊节(1),所述第一辊节(1)的一端通过第一支撑件(3a)与第一冷却液连接盒(5a)相连接,所述第一辊节(1)的另一端通过中间支撑件(4)与第二辊节(2)相连接,所述第二辊节(2)通过第二支撑件(3b)与第二冷却液连接盒(5b)相连接,其中:/n所述第一辊节(1)包括导磁铁芯(13),所述导磁铁芯(13)外套设有第一非磁性辊套(11),所述导磁铁芯(13)外绕有线圈(14),所述线圈(14)位于所述导磁铁芯(13)和所述第一非磁性辊套(11)之间,所述线圈(14)与所述第一非磁性辊套(11)之间有环形间隙(15),所述第一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搅拌辊,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辊本体,所述搅拌辊本体包括第一辊节(1),所述第一辊节(1)的一端通过第一支撑件(3a)与第一冷却液连接盒(5a)相连接,所述第一辊节(1)的另一端通过中间支撑件(4)与第二辊节(2)相连接,所述第二辊节(2)通过第二支撑件(3b)与第二冷却液连接盒(5b)相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辊节(1)包括导磁铁芯(13),所述导磁铁芯(13)外套设有第一非磁性辊套(11),所述导磁铁芯(13)外绕有线圈(14),所述线圈(14)位于所述导磁铁芯(13)和所述第一非磁性辊套(11)之间,所述线圈(14)与所述第一非磁性辊套(11)之间有环形间隙(15),所述第一非磁性辊套(11)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芯轴(12a)和第二芯轴(12b),所述第一芯轴(12a)与所述第一支撑件(3a)相连接,所述第二芯轴(12b)与所述中间支撑件(4)相连接;
所述第二辊节(2)包括第二辊套(21),所述第二辊套(21)两端分别设有第三芯轴(22a)和第四芯轴(22b),所述第三芯轴(22a)与所述中间支撑件(4)相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亚雄陈勇彪张凯田宇葛强任继权吕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美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