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报警系统,由单片机U1、红外检测模块P1、复位电路、晶振电路、声音报警模块、灯光报警模块、电源模块、按键设置电路和程序下载接口H1组成,红外检测模块P1、复位电路、晶振电路、声音报警模块、灯光报警模块、电源模块、按键设置电路和程序下载接口H1均与单片机U1电性连接,红外检测模块P1、声音报警模块、灯光报警模块和单片机U1实现监控防盗功能,达到了良好的防盗报警效果,且本系统只采用成本比较低的模块,从而降低产品的售价,使得大部分用户能承受产品的售价,其次,本系统采用了比较简单的设计,减少产品的设计难度,同时降低产品发生故障的几率。
An infrared alarm system based on MC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报警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红外报警系统,特别是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报警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贵重物品不断增加,入室盗窃和入室抢劫等刑事案件也随之增加,安防部门越来越重视人身财产的安全,为此,越来越多开发者着手研究防盗报警系统,为了达到良好的防盗报警效果,目前的防盗报警系统越来越复杂,设计难度和成本也随之提高,导致防盗报警系统的售价比较高,用户难以承受其高昂的售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成本低的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报警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报警系统,由单片机U1、红外检测模块P1、复位电路、晶振电路、声音报警模块、灯光报警模块、电源模块、按键设置电路和程序下载接口H1组成,所述红外检测模块P1、复位电路、晶振电路、声音报警模块、灯光报警模块、电源模块、按键设置电路和程序下载接口H1均与所述单片机U1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型号是STC89C52RC,所述单片机U1的20引脚接地。所述红外检测模块P1的型号是HR-SR501,所述红外检测模块P1的1引脚接驱动电源,所述红外检测模块P1的2引脚接所述单片机U1的4引脚,所述红外检测模块P1的3引脚接地;所述程序下载接口H1的1引脚接所述驱动电源,所述程序下载接口H1的2引脚接地,所述程序下载接口H1的3引脚接所述单片机U1的10引脚,所述程序下载接口H1的4引脚接所述单片机U1的11引脚。所述复位电路包括复位按键S1、电容C1和电阻R1,所述复位按键S1的2引脚分两路,一路接所述驱动电源,另一路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分三路,第一路接所述复位按键S1的3引脚,第二路通过所述电阻R1接地,第三路接所述单片机U1的9引脚。所述按键设置电路包括手动报警按键S2、进入安防模式按键S3和取消报警按键S4,所述手动报警按键S2的4引脚接所述单片机U1的1引脚,所述进入安防模式按键S3的4引脚接所述单片机U1的2引脚,所述手动报警按键S4的4引脚接所述单片机U1的3引脚,所述手动报警按键S2的1引脚、进入安防模式按键S3的1引脚和取消报警按键S4的1引脚均接地。所述晶振电路包括晶振X1、电容C2和电容C3,所述晶振X1的一端分两路,一路通过所述电容C2接地,另一路接所述单片机U1的18引脚,所述晶振X1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通过所述电容C3接地,另一路接所述单片机U1的19引脚。灯光报警模块包括电阻R3、发光二极管LED1、电阻R4、发光二极管LED2、电阻R5和发光二极管LED3,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通过所述电阻R3接所述单片机U1的23引脚,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通过所述电阻R4接所述单片机U1的22引脚,所述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通过所述电阻R5接所述单片机U1的21引脚,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单片机U1的31引脚和单片机U1的40引脚均连接所述驱动电源。所述声音报警模块包括电阻R2、PNP型三极管Q2和扬声器BUZZER1,所述PNP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和驱动电源之间的节点,所述PNP型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2接所述单片机U1的24引脚,所述PNP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所述扬声器BUZZER1的一端,所述扬声器BUZZER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插座DC1、电源接口P2、开关SW1、电阻R6和工作指示灯LED4,所述开关SW1的5引脚分两路,一路接所述电源接口P2的1引脚,另一路接所述插座DC1的1引脚,所述插座DC1的2引脚、插座DC1的3引脚、电源接口P2的2引脚和工作指示灯LED4的负极均接地,所述工作指示灯LED4的正极通过所述电阻R6接所述开关SW1的6引脚,所述电阻R6和开关SW1的6引脚之间的节点产生所述驱动电源,所述驱动电源为+5V直流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红外检测模块P1用于检测是否有外人闯入,声音报警模块利用声音报警,灯光报警模块利用灯光报警,单片机U1控制整个电路,红外检测模块P1、声音报警模块、灯光报警模块和单片机U1组合后实现监控防盗功能,达到了良好的防盗报警效果,且本技术只采用成本比较低的模块,从而降低产品的售价,使得大部分用户能承受产品的售价,其次本技术采用了比较简单的设计,减少产品的设计难度,同时降低产品发生故障的几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报警系统,由单片机U1、红外检测模块P1、复位电路、晶振电路、声音报警模块、灯光报警模块、电源模块、按键设置电路和程序下载接口H1组成,所述红外检测模块P1、复位电路、晶振电路、声音报警模块、灯光报警模块、电源模块、按键设置电路和程序下载接口H1均与所述单片机U1电性连接,其中,电源模块为其它模块以及电路供电,红外检测模块P1一旦发现外人,单片机U1控制声音报警模块和灯光报警模块,按键设置电路控制声音报警模块和灯光报警模块的工作模式,一旦单片机U1运行异常,通过复位电路复位,使得单片机U1从头执行程序,单片机U1工作时所需要的时钟频率由晶振电路提供,利用程序下载接口H1更新或者调试单片机U1的程序。红外检测模块P1用于检测是否有外人闯入,声音报警模块利用声音报警,灯光报警模块利用灯光报警,单片机U1控制整个电路,红外检测模块P1、声音报警模块、灯光报警模块和单片机U1组合后实现监控防盗功能,达到了良好的防盗报警效果,且本系统只采用成本比较低的模块,从而降低产品的售价,使得大部分用户能承受产品的售价,其次,本技术采用了比较简单的设计,减少产品的设计难度,同时降低产品发生故障的几率。所述单片机U1的型号是STC89C52RC,所述单片机U1的20引脚接地,本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数据信号由所述单片机U1处理,所述单片机U1的成本比较低,且具有良好的扩展能力。所述红外检测模块P1的型号是HR-SR501,所述红外检测模块P1的1引脚接驱动电源,所述红外检测模块P1的2引脚接所述单片机U1的4引脚,所述红外检测模块P1的3引脚接地;所述程序下载接口H1的1引脚接所述驱动电源,所述程序下载接口H1的2引脚接地,所述程序下载接口H1的3引脚接所述单片机U1的10引脚,所述程序下载接口H1的4引脚接所述单片机U1的11引脚。所述复位电路包括复位按键S1、电容C1和电阻R1,所述复位按键S1的2引脚分两路,一路接所述驱动电源,另一路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分三路,第一路接所述复位按键S1的3引脚,第二路通过所述电阻R1接地,第三路接所述单片机U1的9引脚,需要复位时,按一次复位按键S1即可。所述按键设置电路包括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单片机U1、红外检测模块P1、复位电路、晶振电路、声音报警模块、灯光报警模块、电源模块、按键设置电路和程序下载接口H1组成,所述红外检测模块P1、复位电路、晶振电路、声音报警模块、灯光报警模块、电源模块、按键设置电路和程序下载接口H1均与所述单片机U1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单片机U1、红外检测模块P1、复位电路、晶振电路、声音报警模块、灯光报警模块、电源模块、按键设置电路和程序下载接口H1组成,所述红外检测模块P1、复位电路、晶振电路、声音报警模块、灯光报警模块、电源模块、按键设置电路和程序下载接口H1均与所述单片机U1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U1的型号是STC89C52RC,所述单片机U1的20引脚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检测模块P1的型号是HR-SR501,所述红外检测模块P1的1引脚接驱动电源,所述红外检测模块P1的2引脚接所述单片机U1的4引脚,所述红外检测模块P1的3引脚接地;所述程序下载接口H1的1引脚接所述驱动电源,所述程序下载接口H1的2引脚接地,所述程序下载接口H1的3引脚接所述单片机U1的10引脚,所述程序下载接口H1的4引脚接所述单片机U1的11引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电路包括复位按键S1、电容C1和电阻R1,所述复位按键S1的2引脚分两路,一路接所述驱动电源,另一路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分三路,第一路接所述复位按键S1的3引脚,第二路通过所述电阻R1接地,第三路接所述单片机U1的9引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设置电路包括手动报警按键S2、进入安防模式按键S3和取消报警按键S4,所述手动报警按键S2的4引脚接所述单片机U1的1引脚,所述进入安防模式按键S3的4引脚接所述单片机U1的2引脚,所述手动报警按键S4的4引脚接所述单片机U1的3引脚,所述手动报警按键S2的1引脚、进入安防模式按键S3的1引脚和取消报警按键S4的1引脚均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单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子川,陈伟键,陆康宇,林铭集,李雨晨,阳东,水玲玲,迟锋,张智,张崇富,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