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9804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冰装置及其利用空气温度脱冰,包括箱体和蓄冰装置所述蓄冰装置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制冷盘管和第二制冷盘管,并且第一制冷盘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远离第一制冷盘管的一端均贯穿蓄冰装置并延伸至蓄冰装置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蓄冷设备技术领域。该蓄冰装置,通过蓄冰装置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制冷盘管和第二制冷盘管,第一制冷盘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远离第一制冷盘管的一端均贯穿蓄冰装置并延伸至蓄冰装置的外部,利用空气温度给盘管升温化冰,在制冷盘管表面设置隔板,使冰层更易脱离,提高蓄冰效率。

An ice stora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冰装置
本技术涉及蓄冷设备
,具体为一种蓄冰装置及其利用空气温度脱冰。
技术介绍
冰蓄冷空调是利用夜间低谷负荷电力制冰储存在蓄冰装置中,白天融冰将所储存冷量释放出来,减少电网高峰时段空调用电负荷及空调系统装机容量,蓄冰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制冷机可有两种运行工况,即蓄冰工况和放冷工况,在蓄冰工况时,经制冷机冷却的低温乙二醇溶液进入蓄冰槽的蓄冰换热器内,将蓄冰槽内静止的水冷却并冻结成冰,当蓄冰过程完成时,整个蓄冰设备的水将基本完全冻结,融冰时,经板式换热器换热后的系统回流温热乙二醇溶液进入蓄冰换热器,将乙二醇溶液温度降低,经过换热器把冷量再送回负荷端满足空调冷负荷的需要。现有技术中,蓄冷设备制冰和融冰盘管共用一组,制冰盘填满整个蓄冰装置(制作成本高),制冰过程中接触盘管近的水先结冰,直到管与管间的水全部结成冰,蓄冰完成后蓄冰装置内的水全部结成冰,整个制冰过程中没有脱冰环节。因为水冰的传热性差,现有技术制冰时冰把制冰盘包裹后(冰包管),水吸收冷量的速度随着冰层厚度增加效率会越来越低,引起系统制冰时间延长和用电量增大。蓄冰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冰装置,包括箱体(1)和蓄冰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冰装置(2)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制冷盘管(3)和第二制冷盘管(4),并且第一制冷盘管(3)的两端分别连通有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6),所述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6)远离第一制冷盘管(3)的一端均贯穿蓄冰装置(2)并延伸至蓄冰装置(2)的外部,所述第二制冷盘管(4)的两端分别连通有第三连接管(7)和第四连接管(8),并且第三连接管(7)和第四连接管(8)远离第二制冷盘管(4)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6)的中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5)和第三连接管(7)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阀(9),并且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冰装置,包括箱体(1)和蓄冰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冰装置(2)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制冷盘管(3)和第二制冷盘管(4),并且第一制冷盘管(3)的两端分别连通有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6),所述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6)远离第一制冷盘管(3)的一端均贯穿蓄冰装置(2)并延伸至蓄冰装置(2)的外部,所述第二制冷盘管(4)的两端分别连通有第三连接管(7)和第四连接管(8),并且第三连接管(7)和第四连接管(8)远离第二制冷盘管(4)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6)的中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5)和第三连接管(7)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阀(9),并且第二连接管(6)和第四连接管(8)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阀(10),所述第一连接管(5)的表面且位于第一电磁阀(9)的右侧连通有进气管(11),所述进气管(11)的中部连通有分气管(12),所述分气管(12)的底端与第三连接管(7)的表面相连通,所述第四连接管(8)的表面且位于第二电磁阀(10)的右侧连通有真空管(13),所述真空管(13)的中部连通有分接管(14),并且分接管(14)的底端与第二连接管(6)的表面相连通,所述第一制冷盘管(3)和第二制冷盘管(4)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隔板(15)。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有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腾源蓄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