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风装置及空气净化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9744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1:29
一种导风装置,包括上导流板、下导流板和离心风机,所述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内腔形成排风腔,所述离心风机的叶轮套设在排风腔中,所述下导流板下端形成有进风口,所述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侧壁形成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滤网,所述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连接有导叶,从而改变出风方向。还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空滤,以及以上所述的导风装置,经空滤过滤的空气通过导风装置排出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导风装置,出风为圆周360°出风,出风均匀,导流板根据叶轮出口流动情况设计合理的结构,保证侧出风沿着一定的角度向上吹风,增大空气净化器风量循环辐射面积。

A kind of air guide device and air pur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风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本技术属于空气净化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风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现有空气净化器使用的风机分:离心式风机,轴流风机,风扇几种,其吹风范围有限;另外,为了过滤更小的污染颗粒物,过滤模块就得更加致密,过滤模块的阻力也就更大,对风机的要求就更加苛刻,要有足够的风量,吹出的空气还必须有足够的机外余压去穿透过滤模块。但是风机难以克服的困难是:随着压力的增加,噪音会随之增加,装在空气净化器中会产生噪音污染,影响净化器的使用。现有技术中,空气净化器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离心风轮可转动地设置蜗壳内,离心风机的进风方向和出风方向相互垂直。空气净化器的出风方向固定,不能调节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出风量较小且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风装置及空气净化器,改变风道结构,从而降低噪音提高风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导风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导风装置,包括上导流板、下导流板和离心风机,所述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内腔形成排风腔,所述离心风机的叶轮套设在排风腔中,所述下导流板下端形成有进风口,所述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侧壁形成有出风口,所述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连接有导叶,所述导叶旋转摆动,所述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侧壁连接有滤网,从而改变出风量和出风方向。进一步,所述滤网为网格结构,所述网格的形状为六边形、三角形、四边形或圆形。进一步,所述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靠近叶轮一侧为水平端,远离叶轮一侧为倾斜端,所述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沿平滑弧线从水平端延伸至倾斜端。进一步,所述倾斜端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等于80°。进一步,所述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导流板。进一步,所述导叶与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所述导叶旋转摆动。进一步,所述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上设置有多个导叶,每根竖直设置的导叶连接相邻的若干层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和导叶围成所述出风口。进一步,每根导叶均沿叶轮排出气体的绝对速度方向设置,相邻导叶的相对面作为出风口的左右两侧壁。进一步,所述导流板均从内边沿逐渐向上隆起;相邻的两层导流板,所述上导流板外壁和下导流板内壁作为出风口的上下两侧壁。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空滤,以及以上所述的导风装置,经空滤过滤的空气通过导风装置排出壳体。本技术的空气净化器具有以下优点:1、将传统的轴向进风、轴向出风改为轴向进风、侧向出风,并且出风为圆周360°出风,出风均匀,导流板根据叶轮出口流动情况设计合理的结构,保证侧出风沿着一定的角度向上吹风,增大空气净化器风量循环辐射面积。2、导流板根据叶轮出口流动设计,使叶轮出口的气体按照一定的角度流出,设计时符合流动理论,避免强制改变流体方向,可以有效的降低噪声和减小系统阻力,进而提升空气净化器系统流量。3、导叶根据流动情况设计,导叶的位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转动,具有提高风机效率和降低噪声的作用。4、增加滤网提高导风装置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导风装置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导流装置中导流板、导叶和滤网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导流装置中导流板、导叶和滤网结构主视图;图4为图3的A-A方向剖视图。图中标记说明:1、导风装置;111、上导流板;112、下导流板;12、导叶;121、导叶第一位置;122、导叶第二位置;13、环形槽;14、滤网;2、离心风机;21、外壳;22、叶轮;3、进风口;4、出风口;5、安装口;6、空滤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一种空气净化器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和空滤。壳体上设有入风口和出风口4,空滤设置在壳体内,壳体包括设置在出风口4处的导风装置1。空气通过入风口,进入空滤中对空气进行净化,然后通过导风装置1从出风口4排出。如图1所示,导风装置1包括上导流板111、下导流板112、离心风机2和空滤支架6。结合图2所示,为了符合离心风机2的进出风方向,导流板采用周向进风、侧向出风的风路结构。导流板内腔形成排风腔,且上端形成有安装口5,安装口5与排风腔连通,从而离心风机2的外壳21通过连接支架固定在导流板上端,而离心风机2的叶轮22从安装口5插入并套设在排风腔中。导流板下端形成有进风口3,而侧壁上形成有若干圈、沿圆周阵列的出风口4,且每个出风口4均沿叶轮22排出气体的绝对速度方向设置。这样,通过离心风机2的转动,从空滤流出的空气从进风口3进入导流板中,经过排风腔内叶轮22的转动,被离心力从出风口4排出。为防止出风直吹用户,出风口4上侧壁上形成有上导流板111和下导流板112,上导流板111和下导流板112之间设置有滤网14。作为优选,上导流板111和下导流板112同轴心设置,滤网14为环形板状结构设置在上导流板111和下导流板112之间。作为优选滤网14为网格结构,网格的形状为六边形,网格的形状还可以为三角形、四边形或这圆形等其他形状,在此不做特别的限定。为了实现上述出风口4结构,上导流板111和下导流板112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导流板,多个导流板层层设置,而竖直设置的导叶12连接相邻的两层导流板,导流板和导叶12围成所述出风口4。结合图2所示,为了符合上述出风口4结构,每根导叶12均沿叶轮22排出气体的绝对速度方向设置,从而相邻导叶12的相对面作为出风口4的左右两侧壁。而每层导流板均从内边沿逐渐向上隆起,从而相邻的两层导流板,上侧导流板外壁和下侧导流板内壁作为出风口4的上下两侧壁。如图4所示,导叶12和相邻两导流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或固定连接。上导流和下导流板112为同轴心设置,导叶12为板状结构,导叶12的底边近圆心内端点距离圆心最小的距离设为D2,导叶12底边远离圆心的外端点距离圆心最大的距离设为D1,其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分别为圆直径上分布,导叶12底边远离圆心的外端点距离圆心最大的距离设为D1大于叶轮22直径,导叶12的底边近圆心内端点距离圆心最小的距离设为D2是1至2倍的导叶12底边远离圆心的外端点距离圆心最大的距离D1。当导叶12和相邻两导流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时,导叶12可以绕底边端点转动,导叶12可以从导叶12第一位置旋转至导叶12第二位置,导叶12第一位置和导叶12第二位置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等于180°。进一步,导叶12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为方形、圆弧形或翼型,在此不做特别的限定。优选的,导叶12在其圆周方向分布,导叶12可以等间隔均匀设置或不均匀分布,其相邻角度为0°至360°之间任意角度。另外为防止出风直吹用户,导流板包括倾斜端和水平端,导流板靠近叶轮22一侧为水平端,远离叶轮22一侧为倾斜端。板沿平滑弧线从水平端延伸至倾斜端。倾斜端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等于80°,从而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风装置,包括上导流板(111)、下导流板(112)和离心风机(2),所述上导流板(111)和下导流板(112)内腔形成排风腔,所述离心风机(2)的叶轮(22)套设在排风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流板(112)下端形成有进风口(3),所述上导流板(111)和下导流板(112)侧壁形成有出风口(4),所述出风口(4)处设置有滤网(14),所述上导流板(111)和下导流板(112)连接有导叶(12),从而改变出风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风装置,包括上导流板(111)、下导流板(112)和离心风机(2),所述上导流板(111)和下导流板(112)内腔形成排风腔,所述离心风机(2)的叶轮(22)套设在排风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流板(112)下端形成有进风口(3),所述上导流板(111)和下导流板(112)侧壁形成有出风口(4),所述出风口(4)处设置有滤网(14),所述上导流板(111)和下导流板(112)连接有导叶(12),从而改变出风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14)为网格结构,所述网格的形状为六边形、三角形、四边形或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流板(111)和下导流板(112)靠近叶轮(22)一侧为水平端,远离叶轮(22)一侧为倾斜端,所述上导流板(111)和下导流板(112)沿平滑弧线从水平端延伸至倾斜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端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等于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流板(111)和下导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彬肖彪赵征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