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药用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740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药用器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下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相连,所述支架的上表面安装有杯体,所述杯体的下表面与支架的上表面活动相连,所述杯体的外壁顶端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内壁与杯体的外壁活动相连,所述杯体的左侧外壁安装有凸卡。该中医药用器具,通过电机、转轴、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的配合,在箍套和毛刷的作用下,电机为交流伺服电机,通过调节电机的转动速度进而调节转轴带动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的转速,从而调节毛刷对杯体清理转速,提高清理效率,延长杯体的使用寿命,在压板、卡扣和拉伸弹簧的作用下,适合推广使用。

A kind of medical appli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药用器具
本技术涉及中医药
,具体为一种中医药用器具。
技术介绍
中医(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国人推崇中草药众所周知,但其煎制中草药一般人难以控制,操作不得要领,导致药效欠佳,疗效漫长,究其原因与现行器具存不足有关,在现有技术中,例如申请号为201120310756.8的技术专利包括器体、手柄、出药口和压力盖等组成,器体内设有U型滤层、设有压力盖,连接轴从属压力杆,该技术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存在很多不足与缺陷,在现有设备中,器体的设计存在缺陷,器体的内部缺少清理装置,中药残渣在使用后无法清理,影响气体的二次使用,降低了器体的使用寿命,增加了使用成本,并且压力盖不能开始安装和拆卸,为修理和维护造成不便的同时,增加了维修和护理的强度,使工作医院易感到身体疲劳,工作效率降低,造成资源浪费,针对这些情况,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中医药用器具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药用器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药用器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下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相连,所述支架的上表面安装有杯体,所述杯体的下表面与支架的上表面活动相连,所述杯体的外壁顶端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内壁与杯体的外壁活动相连,所述杯体的左侧外壁安装有凸卡,所述凸卡的右侧外壁与杯体的左侧外壁相连,所述支架的上表面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下表面与支架的上表面相连,所述杯体的右侧外壁安装有托板,所述托板的左侧外壁与杯体的右侧外壁相连,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下表面与盖板的上表面相连,所述压板的左侧外壁安装有卡扣,所述卡扣的右侧外壁与压板的左侧外壁相连,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安装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上表面与盖板的下表面活动相连,所述压板的内壁安装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的外壁与压板的内壁活动相连,所述中心柱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压缩弹簧,第一压缩弹簧的内壁与中心柱的外壁活动相连,所述支架的内壁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外壁与支架的内壁相连,所述电机的外壁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内壁与电机的外壁相连,所述转轴的外壁套接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的内壁与转轴的外壁相连,所述杯体的内壁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壁与杯体的内壁活动相连,所述转杆的外壁套接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的内壁与转杆的外壁相连,所述第一转轮的外壁与第二转轮的内壁啮合相连,所述转杆的外壁安装有箍套,所述箍套的内壁与转杆的外壁活动相连,所述箍套的外壁安装有毛刷,所述毛刷的内壁与箍套的外壁相连。优选的,所述转杆的外壁底端安装有底套,所述底套的内壁与转杆的外壁相连,所述底套的上方安装有顶套,所述顶套的内壁与转杆的外壁相连,所述顶套的外壁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壁与顶套的外壁相连,所述顶套的上表面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表面与顶套的上表面相连,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下表面与挡板的上表面活动相连。优选的,所述顶盖的外壁安装有提把,所述提把的内壁与顶盖的外壁相连。优选的,所述顶盖的内壁与杯体外壁的交接处安装有胶条,所述胶条的外壁与顶盖的内壁相连。优选的,所述底座外壁的下表面安装有胶垫,所述胶垫的上表面与底座的下表面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中医药用器具,通过电机、转轴、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的配合,在箍套和毛刷的作用下,电机为交流伺服电机,通过调节电流通过电机所产生功率的大小,进而调节电机的转动速度。2.该中医药用器具,通过调节电机的转动速度进而调节转轴带动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的转速,从而调节毛刷对杯体清理转速,提高清理效率,延长杯体的使用寿命,在压板、卡扣和拉伸弹簧的作用下,压板能够被拉伸弹簧带动压板复位,从而能够将电机从支架内取出,提高了电机的检修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3.该中医药用器具,克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从而克服传统中医药器具的器体的内部缺少清理装置,中药残渣在使用后无法清理,影响气体的二次使用,降低了器体的使用寿命,增加了使用成本,并且压力盖不能开始安装和拆卸,为修理和维护造成不便的同时,增加了维修和护理的强度,使工作医院易感到身体疲劳,工作效率降低,造成资源浪费的缺点。4.该中医药用器具,克服了现有的中医药用器具依靠器体和滤网进行残渣的过滤的调节处理,实用功能单一的缺点,提高了该中医药用器具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避免了使用时,中药残渣在使用后无法清理,影响气体的二次使用,降低了器体的使用寿命,增加了使用成本,并且压力盖不能开始安装和拆卸,为修理和维护造成不便的同时,增加了维修和护理的强度,使工作医院易感到身体疲劳,工作效率降低,造成资源浪费的缺点。5.该中医药用器具,让现有的中医药用器具能够在市场上得到更多的认可,提高了该中医药用器具的产品质量,节省了使用者的采购成本,避免了中医药用器具的资源浪费,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底座、杯体和支架的连接关系图;图2为图1的托板、压板和卡扣的连接关系图;图3为图1的底套、顶套和套管的连接关系图。图中:001、底座,002、杯体,003、支架,004、顶盖,005、凸卡,006、盖板,007、托板,008、压板,009、卡扣,010、拉伸弹簧,011、中心柱,012、第一压缩弹簧,013、电机,014、转轴,015、第一转轮,016、第二转轮,017、转杆,018、箍套,019、毛刷,020、提把,021、胶条,022、胶垫,023、底套,024、顶套,025、套管,026、挡板,027、第二压缩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医药用器具,包括底座001,用于安装支架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药用器具,包括底座(00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001)的上表面安装有支架(003),所述支架(003)的下表面与底座(001)的上表面相连,所述支架(003)的上表面安装有杯体(002),所述杯体(002)的下表面与支架(003)的上表面活动相连,所述杯体(002)的外壁顶端安装有顶盖(004),所述顶盖(004)的内壁与杯体(002)的外壁活动相连,所述杯体(002)的左侧外壁安装有凸卡(005),所述凸卡(005)的右侧外壁与杯体(002)的左侧外壁相连,所述支架(003)的上表面安装有盖板(006),所述盖板(006)的下表面与支架(003)的上表面相连,所述杯体(002)的右侧外壁安装有托板(007),所述托板(007)的左侧外壁与杯体(002)的右侧外壁相连,所述盖板(006)的上表面安装有压板(008),所述压板(008)的下表面与盖板(006)的上表面相连,所述压板(008)的左侧外壁安装有卡扣(009),所述卡扣(009)的右侧外壁与压板(008)的左侧外壁相连,所述盖板(006)的下表面安装有拉伸弹簧(010),所述拉伸弹簧(010)的上表面与盖板(006)的下表面活动相连,所述压板(008)的内壁安装有中心柱(011),所述中心柱(011)的外壁与压板(008)的内壁活动相连,所述中心柱(011)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压缩弹簧(012),第一压缩弹簧(012)的内壁与中心柱(011)的外壁活动相连,所述支架(003)的内壁安装有电机(013),所述电机(013)的外壁与支架(003)的内壁相连,所述电机(013)的外壁安装有转轴(014),所述转轴(014)的内壁与电机(013)的外壁相连,所述转轴(014)的外壁套接有第一转轮(015),所述第一转轮(015)的内壁与转轴(014)的外壁相连,所述杯体(002)的内壁安装有转杆(017),所述转杆(017)的外壁与杯体(002)的内壁活动相连,所述转杆(017)的外壁套接有第二转轮(016),所述第二转轮(016)的内壁与转杆(017)的外壁相连,所述第一转轮(015)的外壁与第二转轮(016)的内壁啮合相连,所述转杆(017)的外壁安装有箍套(018),所述箍套(018)的内壁与转杆(017)的外壁活动相连,所述箍套(018)的外壁安装有毛刷(019),所述毛刷(019)的内壁与箍套(018)的外壁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药用器具,包括底座(00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001)的上表面安装有支架(003),所述支架(003)的下表面与底座(001)的上表面相连,所述支架(003)的上表面安装有杯体(002),所述杯体(002)的下表面与支架(003)的上表面活动相连,所述杯体(002)的外壁顶端安装有顶盖(004),所述顶盖(004)的内壁与杯体(002)的外壁活动相连,所述杯体(002)的左侧外壁安装有凸卡(005),所述凸卡(005)的右侧外壁与杯体(002)的左侧外壁相连,所述支架(003)的上表面安装有盖板(006),所述盖板(006)的下表面与支架(003)的上表面相连,所述杯体(002)的右侧外壁安装有托板(007),所述托板(007)的左侧外壁与杯体(002)的右侧外壁相连,所述盖板(006)的上表面安装有压板(008),所述压板(008)的下表面与盖板(006)的上表面相连,所述压板(008)的左侧外壁安装有卡扣(009),所述卡扣(009)的右侧外壁与压板(008)的左侧外壁相连,所述盖板(006)的下表面安装有拉伸弹簧(010),所述拉伸弹簧(010)的上表面与盖板(006)的下表面活动相连,所述压板(008)的内壁安装有中心柱(011),所述中心柱(011)的外壁与压板(008)的内壁活动相连,所述中心柱(011)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压缩弹簧(012),第一压缩弹簧(012)的内壁与中心柱(011)的外壁活动相连,所述支架(003)的内壁安装有电机(013),所述电机(013)的外壁与支架(003)的内壁相连,所述电机(013)的外壁安装有转轴(014),所述转轴(014)的内壁与电机(013)的外壁相连,所述转轴(014)的外壁套接有第一转轮(015),所述第一转轮(015)的内壁与转轴(014)的外壁相连,所述杯体(002)的内壁安装有转杆(0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淼信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绿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