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拆卸与复位的检查坑设备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坑设备安装装置包括两根平行间隔设置的基础长角钢以及横向设置于两根所述基础长角钢之间的若干设备用角钢,所述设备用角钢的一端通过转向件与其中一根所述基础长角钢相连、另一端则通过固定件与另一根所述基础长角钢相连,所述转向轴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基础长角钢的长度方向同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结构简单,设备加工工艺简单,可实现在各类检查坑的柱与柱之间安装,通用性强;(2)减少了安装装置的种类,降低了成本;使用方便,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要求;(3)拆装安全,减少了拆卸作业对定位设备的影响。
An installation device of inspection pit equipment that can be quickly removed and res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拆卸与复位的检查坑设备安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列车检修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快速拆卸与复位的检查坑设备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停车列检库一般采用柱式检查坑,检查坑的深度一般在1.3m~1.5m,列检人员可以采用站姿走动和检查车下设备,检查作业方便。随着全自动运行系统技术的发展,除了正线之外,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已推广采用全自动运行制式,因此须在停车列检库、检修库等库线的检查坑上方线路两轨道之间设置列车定位和精确停车设备,包括定位信标/应答器、接近盘等。上述设备若采用以往的固定式安装装置,将存在下述问题:(1)影响列检人员的行走;(2)影响列检人员对车辆及车底设备的检查作业,为便于检查可能需要配备司机移车;(3)拆卸和复原操作复杂。不配备司机的时候,列检人员需要拆卸和恢复安装装置,操作时间长、若操作不当,可能影响列车第二天正常出库运营。因此,柱式检查坑内车辆和车底设备的安装设置形式检修问题是全自动运行车辆基地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可快速拆卸与复位的检查坑设备安装装置,该装置包括两根基础长角钢以及横向设置在其间的设备用角钢,通过将设备用角钢的一端可旋转式连接于其中一根基础长角钢,而另一端则通过固定件进行连接固定,从而使设备用角钢上固定的设备在不拆卸的情况下,仅通过松开固定件使设备用角钢旋转贴合于检查坑的坑壁,即可为检修人员腾出空间进行检查作业。本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可快速拆卸与复位的检查坑设备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坑设备安装装置包括两根平行间隔设置的基础长角钢以及横向设置于两根所述基础长角钢之间的至少一根设备用角钢,所述设备用角钢的一端通过转向件与其中一根所述基础长角钢相连、另一端则通过固定件与另一根所述基础长角钢相连。所述设备用角钢的顶面开设有若干设备固定孔。所述基础长角钢上的侧面开设有若干装置安装孔。所述固定件为螺栓。所述固定件为卡扣件。所述转向件为一转向轴,所述转向轴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基础长角钢的长度方向同向。所述转向件为一铰接件。所述设备用角钢的长度小于检查坑的宽度。所述基础长角钢的长度不小于检查坑的柱体的间距。本技术的优点是:(1)结构简单,装置加工工艺简单,可实现在各类检查坑的柱与柱之间安装,通用性强,减少了安装装置的种类,降低了成本;(2)使用方便,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要求;(3)拆装安全,减少了拆卸作业对定位设备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具有一组设备用角钢的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具有一组设备用角钢的装置的正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具有一组设备用角钢的装置上安装设备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在具有一组设备用角钢的装置上安装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具有两组设备用角钢的装置上安装设备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具有两组设备用角钢的装置上安装设备的正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具有两组设备用角钢的装置上安装设备的侧视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在具有两组设备用角钢的装置上安装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传统车辆基地检查坑剖面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中全自动运行车辆基地检查坑内设备正常状态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中全自动运行车辆基地检查坑内设备检修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11,图中标记1-9分别为:基础用角钢1、设备用角钢2、转向件3、固定件4、设备5、装置安装孔6、设备安装孔7、待检查列车8、检查坑9。实施例:如图1-11所示,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可快速拆卸与复位的检查坑设备安装装置,该装置包括两根基础长角钢1以及横向设置在其间的设备用角钢2,通过将设备用角钢2的一端通过转向件3可旋转式连接于其中一根基础长角钢1,而另一端则通过固定件4进行连接固定,从而使设备用角钢2上固定的设备5在不拆卸的情况下,仅通过松开固定件4使设备用角钢旋2转贴合于检查坑9的坑壁,即可为检修人员腾出空间进行检查作业。如图1-1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快速拆卸与复位的检查坑设备安装装置包括两根基础长角钢1,基础长角钢1的横截面呈L字型,其长度不小于检查坑9的检查柱的间距,以满足将基础长角钢1安装在检查柱之间的要求,一般可取1750mm;在基础长角钢1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装置安装孔6,通过装置安装孔6将基础长角钢1横跨安装在检查坑的相邻两根检查柱上,装置安装孔6呈椭圆形,一般可取Φ11mm*100mm。两根基础长角钢1分别安装在检查坑9的两侧,在两根基础长角钢1之间还横向水平设置了若干根设备用角钢2,设备用角钢2一般成组使用,每组包括两根设备用角钢2,每根设备用角钢2的长度应小于检查坑9的宽度,以满足设备用角钢2可横向置于检查坑9内,一般可取1090mm;在设备用角钢2的顶面开设有若干设备安装孔7,通过设备安装孔7可将设备5快速安装在成组的设备用角钢2上,设备安装孔7呈椭圆形,一般可取Φ9mm*640mm。基础长角钢1和设备用角钢2的所有角都需要去毛刺,并做热浸锌处理。如图1-11所示,设备用角钢2的数量根据设备5的规格、尺寸进行合理选择,一般两根组成一组,每组设备用角钢2的一端通过转向件3与其中一根基础长角钢1进行可旋转式连接,而另一端则通过固定件4与另一根基础长角钢1进行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转向件3可以为一转向轴,该转向轴的轴线与基础长角钢1的长度方向同向,设备用角钢2的一端固定在该转向轴上后,设备用角钢2可绕着该转向轴的轴线做一定角度的摆动,所述转向件3也可以为一铰接件,设备用角钢2的一端通过该铰接件连接到基础用角钢1上后,涉笔用角钢2同样可垂直于该基础用角钢1做一定角度的摆动,从而使得当设备用角钢2上安装有设备5时,在不拆除设备5的情况下,设备5可随着设备用角钢一起运动,放置到紧贴着检查坑9的坑壁的位置,从而节省拆装设备5的时间,为检查人员提供检查空间。而所述固定件4可以是螺栓,通过在设备用角钢2以及基础用角钢1上对应开设螺栓孔,在将设备用角钢2旋转到位后,通过在螺栓孔内插入螺栓进行紧固锁定;所述固定件4也可以是卡扣件或者锁具等,在将设备用角钢2旋转到位后,通过在对应设置位置将卡扣件或者锁具对设备用角钢2进行卡扣固定或者上锁,即可将设备用角钢2快速复位,同时其上安装的设备5也随之复位,并且经过拆卸与复位操作后,设备5最终位置能够准确复位,避免了设备5的安装水平和垂直偏移造成的安装误差。如图1-11所示,当设备5是一定位信标时,由于其较短、体积较小,故可将其固定在一组设备用角钢2上,而当设备5是一接近盘时,由于其较长体积较大,故可将其固定在两组设备用角钢2上。如图9-11所示,将本装置安装设置在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快速拆卸与复位的检查坑设备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坑设备安装装置包括两根平行间隔设置的基础长角钢以及横向设置于两根所述基础长角钢之间的至少一根设备用角钢,所述设备用角钢的一端通过转向件与其中一根所述基础长角钢相连、另一端则通过固定件与另一根所述基础长角钢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拆卸与复位的检查坑设备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坑设备安装装置包括两根平行间隔设置的基础长角钢以及横向设置于两根所述基础长角钢之间的至少一根设备用角钢,所述设备用角钢的一端通过转向件与其中一根所述基础长角钢相连、另一端则通过固定件与另一根所述基础长角钢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拆卸与复位的检查坑设备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用角钢的顶面开设有若干设备固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拆卸与复位的检查坑设备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长角钢上的侧面开设有若干装置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拆卸与复位的检查坑设备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螺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杨俐,张舟洋,范颖慧,马景春,王启超,傅志清,施聪,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