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排汽结构的内塞组件,包括内塞杆和内塞,内塞包括塞体,塞体具有一排汽孔,内塞杆的下部套设有一密封圈,内塞杆自下而上贯穿塞体的排汽孔,内塞杆上的密封圈与排汽孔紧密配合从而封住排汽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由上述内塞组件构成的壶盖及保温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壶盖内设有带排汽结构的内塞组件,按压开盖按钮的瞬间,壶内的蒸汽从内塞组件、出水通道处排出,使开盖按钮容易往下按,还能防止按下开盖按钮开启壶盖的过程中,水蒸汽从壶嘴处直喷而出烫伤人体。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ner plug component and a pot cover and a heat preservation pot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塞组件及其构成的壶盖、保温壶
本技术涉及保温水壶
,尤其涉及一种内塞组件及其构成的壶盖、保温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包含一种带有盖塞的保温壶,壶内装有热水,随着保温壶内外的气压变化,盖塞难以打开,若强行打开,瞬间溢出的热水蒸汽会烫伤人体。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排汽结构,使壶盖容易开启的内塞组件,以及提供一种由上述内塞组件构成的壶盖、保温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塞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塞杆和内塞,内塞包括塞体,塞体具有一排汽孔,内塞杆的下部套设有一密封圈,内塞杆自下而上贯穿塞体的排汽孔,内塞杆上的密封圈与排汽孔紧密配合从而封住排汽孔。优选的是,内塞还包括底托,底托设置在塞体的下方,底托包括周围侧壁和底壁,底托与塞体的下端面围合成用于容纳密封圈及内塞杆下端部的容置腔,密封圈及内塞杆下端部与容置腔之间留有空隙,底托的底壁设有一中心孔。优选的是,排汽孔为沉孔。一种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内塞组件,还包括顶盖和周围侧壁,壶盖内部的靠下位置设有封水板,封水板将壶盖的内部分隔成上下两个独立的空腔,上部为壶盖内腔,下部为进水腔,壶盖内设有出水通道和出水开关装置,出水通道的内出口与进水腔连通,出水通道的外出口位于壶盖上部的外侧壁,出水开关装置包括开盖按钮内塞杆、内塞、压缩弹簧,开盖按钮贯穿顶盖设置,内塞杆的下部贯穿封水板,内塞杆的上端与开盖按钮连接,内塞杆的下端与内塞连接,内塞的上端面可与壶盖周围侧壁的下端密合从而关闭进水腔的进水口,内塞杆的中部设有卡接件,第一压缩弹簧套装于内塞杆外且置于卡接件与封水板之间,第一压缩弹簧使内塞常塞闭于进水腔的进水口处,向下按压开盖按钮可推动内塞杆和内塞下移打开进水腔的进水口。优选的是,壶盖内设有可将开盖按钮锁定于开启位置的自锁开关装置。优选的是,自锁开关装置包括上限位件、下限位件和限位齿盘,下限位件的下端与内塞杆的上端抵接,下限位件的上端套设在上限位件的中心孔内,下限位件可相对于上限位件和内塞杆旋转,限位齿盘固定在壶盖内腔中,沿限位齿盘的内周壁均匀设置有竖向的第三限位块,相邻两个第三限位块之间形成竖向的限位槽,沿上限位件的外周侧均匀设置有与该限位槽相匹配的第一限位块,下限位件的外周侧均匀设置有与该限位槽相匹配的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的宽度与限位槽相适应,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可沿限位槽上下移动,第二限位块的上端设有第二导向斜面,上限位件的下端面沿周向设置有棘齿,棘齿具有向两侧倾斜的第一导向斜面,第一导向斜面与第二导向斜面相匹配,第三限位块的下端设有滑槽和卡块,卡块的下端设有第三导向斜面。优选的是,下限位件的下端面设有用于对内塞杆端部进行限位的凹槽。优选的是,顶盖上设有一供开盖按钮穿过的中心孔,该中心孔内壁表面设有醒目层,醒目层的颜色与顶盖上表面的颜色不同。一种保温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壶盖,还包括壶体。优选的是,壶体的上端开口处连接有壶口环,壶口环和壶盖之间通过锁扣机构可拆卸互相扣合,锁扣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卡钩控制板、第二压缩弹簧,两块卡钩控制板对称安装于顶盖内,两块卡钩控制板的相对内侧设有弹簧安装柱,第二压缩弹簧一端套在卡钩控制板的弹簧安装柱上,另一端与限位齿盘的外侧壁相抵接,两块卡钩控制板的相对外侧的上端设有按压块,顶盖上对称设有两个供按压块穿出的下凹手持位,卡钩控制板的相对外侧的下端设有卡钩,壶盖周围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供卡钩伸出的卡钩穿口,壶口环上设有两个与所述卡钩相匹配的卡槽。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由于壶盖内设有带排汽结构的内塞组件,按压开盖按钮的瞬间,壶内的蒸汽从内塞组件、出水通道处排出,使开盖按钮容易往下按,还能防止按下开盖按钮开启壶盖的过程中,水蒸汽从壶嘴处直喷而出烫伤人体;通过将壶盖扣合在壶口环内,在倒水时,只要按压开盖按钮使壶盖内的内塞杆下压,推动内塞和壶盖侧壁分离,进而打开壶盖内的出水通道进行倒水;壶盖内设有可将开盖按钮锁定于开启位置的自锁开关结构,方便倒水;壶体和壶盖之间通过锁扣机构可拆卸互相扣合,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壶盖及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保温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壶盖处于关闭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内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壶盖处于排汽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壶盖处于开启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壶盖的自锁开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壶盖的上限位件、下限位件和限位齿盘的变化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壶盖的顶盖和锁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壶盖的锁扣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至图10,本技术提供的保温壶包括壶体1、与壶体相连接的壶口环2及壶盖3,壶体1为双层、中间抽真空结构,壶体1的上端开口处连接有壶口环2。壶口环2的外侧设有手柄21,壶口环2和壶盖3之间通过锁扣机构可拆卸互相扣合。壶盖3包括顶盖31和周围侧壁32,壶盖3内部的靠下位置设有封水板33,封水板33将壶盖3的内部分隔成上下两个独立的空腔,上部为壶盖内腔,下部为进水腔6,壶盖3内设有出水通道4和出水开关装置,出水通道4的内出口与进水腔6连通,出水通道4的外出口位于壶盖3上部的外侧壁。出水开关装置包括开盖按钮5、内塞杆7、内塞8、压缩弹簧9,开盖按钮5贯穿顶盖31设置,内塞杆7的下部贯穿壶盖的封水板33,内塞杆7的上端与开盖按钮5连接,内塞杆7的下端与内塞8连接,内塞8的上端面可与壶盖周围侧壁32的下端密合从而关闭进水腔6的进水口。内塞杆7的中部设有卡接件71,第一压缩弹簧9套装于内塞杆7外且置于卡接件71与封水板33之间,通过第一压缩弹簧9使内塞7常塞闭于进水腔6的进水口处,向下按压开盖按钮5可推动内塞杆7和内塞8下移打开进水腔6的进水口。参照图4,内塞8包括塞体82和底托83,塞体82具有一排汽孔80,内塞杆7的下部套设有一密封圈71,内塞杆7自下而上贯穿塞体82的排汽孔80,内塞杆7上的密封圈与排汽孔80紧密配合从而封住排汽孔。底托83设置在塞体的下方,底托83包括周围侧壁和底壁,底托83与塞体82的下端面围合成用于容纳密封圈71及内塞杆7下端部的容置腔83,密封圈71及内塞杆7下端部与容置腔83之间留有空隙。底托83的底壁设有一中心孔830,底托83的底壁的上表面还设有用于排汽的通槽831,通槽831一端与中心孔830连通。优选地,排汽孔80为沉孔。排汽孔80的小孔内壁设有竖向的用于排汽的通槽800。密封圈71由硅胶或其他适合的弹性材料制成,底托83与塞体82由塑料制成,底托8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塞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塞杆和内塞,内塞包括塞体,塞体具有一排汽孔,内塞杆的下部套设有一密封圈,内塞杆自下而上贯穿塞体的排汽孔,内塞杆上的密封圈与排汽孔紧密配合从而封住排汽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塞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塞杆和内塞,内塞包括塞体,塞体具有一排汽孔,内塞杆的下部套设有一密封圈,内塞杆自下而上贯穿塞体的排汽孔,内塞杆上的密封圈与排汽孔紧密配合从而封住排汽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塞组件,其特征在于,内塞还包括底托,底托设置在塞体的下方,底托包括周围侧壁和底壁,底托与塞体的下端面围合成用于容纳密封圈及内塞杆下端部的容置腔,密封圈及内塞杆下端部与容置腔之间留有空隙,底托的底壁设有一中心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排汽孔为沉孔。
4.一种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内塞组件,还包括顶盖和周围侧壁,壶盖内部的靠下位置设有封水板,封水板将壶盖的内部分隔成上下两个独立的空腔,上部为壶盖内腔,下部为进水腔,壶盖内设有出水通道和出水开关装置,出水通道的内出口与进水腔连通,出水通道的外出口位于壶盖上部的外侧壁,
出水开关装置包括开盖按钮内塞杆、内塞、压缩弹簧,开盖按钮贯穿顶盖设置,内塞杆的下部贯穿封水板,内塞杆的上端与开盖按钮连接,内塞杆的下端与内塞连接,内塞的上端面可与壶盖周围侧壁的下端密合从而关闭进水腔的进水口,内塞杆的中部设有卡接件,第一压缩弹簧套装于内塞杆外且置于卡接件与封水板之间,第一压缩弹簧使内塞常塞闭于进水腔的进水口处,向下按压开盖按钮可推动内塞杆和内塞下移打开进水腔的进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壶盖,其特征在于,壶盖内设有可将开盖按钮锁定于开启位置的自锁开关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壶盖,其特征在于,自锁开关装置包括上限位件、下限位件和限位齿盘,下限位件的下端与内塞杆的上端抵接,下限位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宇庆,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新力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