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架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552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1:1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支撑架和电子设备,涉及机械领域。本申请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支撑架,包括:支撑结构;升降结构,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第一方向上的第一自锁装置和第二方向上的第二自锁装置,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有夹角;所述第一自锁装置包含第一驱动部及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自锁装置包含第二驱动部及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二驱动部能够在作用力下产生联动以驱动所述第一卡接部以及所述第二卡接部脱离所述升降结构上对应的卡接件,使所述升降结构实现升降功能。从而使得旋转后的支撑架也能够完成解锁。

Support fram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架和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架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现今为提高客户体验度,会对产品配有各种各样的配件,其中显示器为了便于个人调整高度,会配有升降支撑架,目前使用的升降支撑架不能旋转。目前,显示器支撑架的升降结构和外套筒可以进行相对旋转,显示器支撑架中的升降结构降到底端时,为了稳固,通常需要自锁,但在解除自锁的过程中,升降结构只有转动回到原位置,才能够实现解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架和电子设备,本申请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架,包括:支撑结构;升降结构,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第一方向上的第一自锁装置和第二方向上的第二自锁装置,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有夹角;所述第一自锁装置包含第一驱动部及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自锁装置包含第二驱动部及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二驱动部能够在作用力下产生联动以驱动所述第一卡接部以及所述第二卡接部脱离所述升降结构上对应的卡接件,使所述升降结构实现升降功能。在该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并套接于所述升降结构和所述第一自锁装置、第二自锁装置;设置在所述套筒上的触发部,所述触发部至少与所述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中的一个对应,以能够将获得的作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驱动部或者所述第二驱动部。在该技术方案中,设置在所述套筒上的理线器,以实现至少一条通信线的整理。>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自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自锁装置上方,或所述第二自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自锁装置上方,所述第一驱动部朝向第一方向驱动,所述第二驱动部朝向第二方向驱动;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触发结构和对应于所述第一触发结构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斜面,所述第一触发结构能够在作用力下驱动所述第一卡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脱离对应的所述卡接件;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钝角,且朝向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相适配,并抵靠在所述第一斜面朝向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在所述第一触发结构的作用力下能够产生联动以驱动所述第二卡接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脱离对应的所述卡接件;所述第二驱动部还包括第二触发结构和对应于所述第二触发结构的第三斜面,所述第一驱动部还包括第四斜面,所述第二触发结构能够在作用力下驱动所述第二卡接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脱离对应的所述卡接件;所述第三斜面与所述第二方向的夹角为钝角,且朝向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四斜面与所述第三斜面相适配,并抵靠在所述第三斜面朝向第二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三斜面和所述第四斜面在所述第二触发结构的作用力下能够产生联动以驱动所述第一卡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脱离对应的所述卡接件。在该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所述第一驱动部还包括第五斜面,所述第五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平行,所述第二驱动部还包括第六斜面,所述第六斜面与所述第五斜面相适配,并抵靠在所述第五斜面朝向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五斜面和所述第六斜面在所述第一触发结构的作用力下能够产生联动以驱动所述第二卡接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脱离对应的所述卡接件;或者,所述第二驱动部还包括第七斜面,所述第七斜面与所述第三斜面平行,所述第一驱动部还包括第八斜面,所述第八斜面与所述第七斜面相适配,并抵靠在所述第七斜面朝向第二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七斜面和所述第八斜面在所述第二触发结构的作用力下能够产生联动以驱动所述第一卡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脱离对应的所述卡接件。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所述第一自锁装置包括第一滑槽,所述第二自锁装置包括第二滑槽,所述连接部依次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以将所述第一自锁装置和所述第二自锁装置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自锁装置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中远离所述第一触发结构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以使所述第一卡接部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反向移动以连接对应的所述卡接件;所述第二自锁装置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部中远离所述第二触发结构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以使所述第二卡接部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反向移动以连接对应的所述卡接件。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能够为卡勾或者卡块;相应的,所述第一卡接部对应的所述卡接件为能够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的卡块或者卡勾;所述第二卡接部对应的所述卡接件为能够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的卡块或者卡勾;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一触发结构连接;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二触发结构连接。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前所述的支撑架。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如前所述的支撑架,因此包括如前所述的支撑架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在该实施例中,还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支撑架和电子设备,支撑架包括:支撑结构、升降结构、第一方向上的第一自锁装置和第二方向上的第二自锁装置,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具有夹角,升降结构在支撑结构上进行上下滑动,第一自锁装置和第二自锁装置均固定连接于支撑结构,第一自锁装置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一卡接部,第二自锁装置包括第二驱动部和第二卡接部,升降结构包括对应于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的两个卡接件,在升降结构需要解锁来进行升降时,只要驱动第一驱动部或第二驱动部中任意一个,就能够实现对应的卡接部与卡接件的脱离,在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产生的联动的作用力的作用下,能够使另一个卡接部与卡接件也完成脱离,即只要驱动第一自锁装置或第二自锁装置中任意一个驱动部既可完成第一自锁装置和第二自锁装置的解锁,从而能够使得在第一自锁装置所在的第一方向或第二自锁装置所在的第二方向上均能够完成对升降结构的解锁,使得旋转后的支撑架也能够解锁进而实现升降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架的立体结构处于0°时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架的立体结构处于90°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架的爆炸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自锁装置和第二自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6的透视图;附图标号如下所示:支撑架1,支撑结构12,升降结构14,第一自锁装置16,第二自锁装置18,第一斜面162,第四斜面163,第五斜面164,第八斜面165,第一滑槽166,第一触发结构167,第一卡接部168,第二滑槽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架,包括:/n支撑结构;/n升降结构,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n第一方向上的第一自锁装置和第二方向上的第二自锁装置,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有夹角;/n所述第一自锁装置包含第一驱动部及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自锁装置包含第二驱动部及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二驱动部能够在作用力下产生联动以驱动所述第一卡接部以及所述第二卡接部脱离所述升降结构上对应的卡接件,使所述升降结构实现升降功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架,包括:
支撑结构;
升降结构,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
第一方向上的第一自锁装置和第二方向上的第二自锁装置,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有夹角;
所述第一自锁装置包含第一驱动部及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自锁装置包含第二驱动部及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二驱动部能够在作用力下产生联动以驱动所述第一卡接部以及所述第二卡接部脱离所述升降结构上对应的卡接件,使所述升降结构实现升降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还包括:
套筒,所述套筒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并套接于所述升降结构和所述第一自锁装置、第二自锁装置;
设置在所述套筒上的触发部,所述触发部至少与所述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中的一个对应,以能够将获得的作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驱动部或者所述第二驱动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架,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套筒上的理线器,以实现至少一条通信线的整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
所述第一自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自锁装置上方,或所述第二自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自锁装置上方,所述第一驱动部朝向第一方向驱动,所述第二驱动部朝向第二方向驱动;
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触发结构和对应于所述第一触发结构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斜面,所述第一触发结构能够在作用力下驱动所述第一卡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脱离对应的所述卡接件;
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钝角,且朝向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相适配,并抵靠在所述第一斜面朝向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在所述第一触发结构的作用力下能够产生联动以驱动所述第二卡接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脱离对应的所述卡接件;
所述第二驱动部还包括第二触发结构和对应于所述第二触发结构的第三斜面,所述第一驱动部还包括第四斜面,所述第二触发结构能够在作用力下驱动所述第二卡接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脱离对应的所述卡接件;
所述第三斜面与所述第二方向的夹角为钝角,且朝向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四斜面与所述第三斜面相适配,并抵靠在所述第三斜面朝向第二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三斜面和所述第四斜面在所述第二触发结构的作用力下能够产生联动以驱动所述第一卡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脱离对应的所述卡接件。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宇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