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基于轨道的制导运输系统的轨道切换布置,其中所述轨道切换布置形成分流路径,并且使得能够在该制导运输系统中进行车辆的车辆侧切换。所述轨道切换布置包括:上游路径;两个下游路径;以及在上游路径和两个下游路径之间具有分流路径的路线切换过渡区域。每个路径包括配置成与车辆的一个或多个相应轴承相互作用以提供对车辆的悬浮和/或对车辆的制导的轨道元件。
Vehicle based guidance switc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基于车辆的导向切换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7年7月2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535,595的权益,其整体通过引用明确地并入本文。公开背景1.公开领域本公开涉及制导运输,也就是例如在路线分叉或会聚处,车辆的基于车辆的(或车辆侧的)切换。2.公开背景运输的主要目标是“走”。起初,走只是表示移动。随着时间的流逝,“走”被提炼为有目的的移动-从点A到点B。已经开发了各种形式的运输工具,以实现跨越不同的地形、以不同的时间量、具有不同的舒适度水平的行进。高速、高效率的运输系统可以利用任何数量的推进系统,例如在封闭的低压环境中,以实现所允许的高速(例如700MPH)。这样的系统可能具有定义最大操作速度和吞吐量的关键路线。在例如路轨的基于轨道的制导系统中,一个这样的关键路线是路线切换。用于基于轨道的制导系统的当前切换形式是轨道侧的、通常是机械的、慢的、并且是容易发生故障的。例如,基于轨道的制导系统中出轨的两个主要原因包括:(1)轨道上的危险(例如动物,碎片);以及(2)轨旁道岔。在具有封闭环境的运输系统中,轨道上的危险可能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例如,动物无法到封闭的轨道上徘徊。然而,在高速运输系统中使用常规的轨道侧切换系统仍然出现上述相同的缺点。因此,需要用于基于轨道的制导系统的改进的切换系统和方法,避免轨道侧切换系统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从以下描述将理解作为本公开的特征、关于其结构和操作方法的新颖特点以及其进一步的目的和优点,其中通过示例的方式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然而,应该明确地理解,附图仅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且它们并不旨在作为对本公开的限制的定义。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侧切换系统,其允许在基于导轨的运输系统中的车辆侧切换。切换系统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制导装置(例如,轴承)的车辆,其与多个轨道元件接合以向车辆提供集中的侧向和垂直制导,这允许车辆在分叉(或会聚)处进行路线切换。实施例包括具有(各种示例性拓扑结构的)固态轨道的基于车辆的切换方法。基于车辆的切换利用一个或多个轴承的能力来产生制导力(例如,采用增强的永磁体系统),与轴承和轨道的布局耦合,其允许产生主动的制导力。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用于基于车辆的切换的各种示例性轨道拓扑结构,包括:1)悬挂有四个路轨(或轨道);2)主要在单个平面上悬空四个路轨;3)主要在单个平面上悬空四个路轨,具有不同的切换控制方法;4)具有第三切换方法的主要在单个平面上悬空四个路轨。本公开的方面针对一种用于基于轨道的制导运输系统的轨道切换布置,该轨道切换布置形成分流路径并且使得能够在该制导运输系统中进行车辆的车辆侧切换,该轨道切换布置包括:上游路径;两个下游路径;以及具有在上游路径和两个下游路径之间的分流路径的路线切换过渡区域,其中每个路径包括配置成与车辆的一个或多个相应轴承相互作用以向车辆提供悬浮和/或制导的轨道元件。在实施例中,轨道元件是悬挂式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轨道元件包括四个路轨。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轨道元件各在同一平面上。在实施例中,轨道元件被布置在相应的导轨中,导轨被配置成容纳车辆的相应的轴承。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上游路径处,相应的导轨具有第一宽度,使得布置在其中的路轨各被布置成与车辆的相应轴承相互作用,并且其中在路径切换过渡区域的开始部分,相应导轨的宽度从第一宽度开始增加,使得仅布置在其中的一些路轨的各被布置成与车辆的相应轴承直接相互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路线切换过渡区域自开始部分下游的另一部分处,相应导轨的宽度进一步增加以容纳分流路径的其他轨道元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轨道切换布置还包括交叉区域。在实施例中,轨道切换布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导轨和布置在至少一个导轨中的至少一个轨道元件。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导轨具有横截面,该横截面构造成允许车辆的车辆制导装置基本上悬挂在轨道元件的下方,其连接到至少一个导轨的悬空天花板,使得车辆制导装置的至少一个轴承与至少一个轨道接合,以便该轨道在轴承上施加力,包括侧向力和垂直力。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导轨包括基本矩形的横截面,在顶壁中具有间隙,该间隙配置成容纳轴承以提供磁悬浮,以在轴承基本上在导轨之外连接至车辆时,基本悬挂在导轨的悬空天花板下方。在又一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导轨包括基本矩形的横截面,在顶壁中具有间隙,该间隙被配置成容纳轴承以提供悬浮,以在轴承基本上在导轨之外连接至车辆时,基本上悬挂在导轨的悬空天花板下方。在一些实施例中,轨道元件形成包括四个轨道的架空轴承面,该四个轨道被配置成与车辆的四个组合的平面外和平面内轴承各自选择性地相互作用。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轨道元件形成包括四个轨道的架空轴承面,该四个轨道被配置成与两个大部分的平面外轴承(仍然能够承受平面内力)和两个大部分的平面内轴承(仍然能够承受平面外力)各自选择性的相互作用。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轨道元件形成包括三个轨道的架空轴承面,该三个轨道被配置成与车辆的一个平面外轴承、两个平面内轴承各自选择性地相互作用。在实施例中,轨道元件形成包括四个轨道的架空轴承面,该四个轨道被配置成与车辆的两个平面外轴承和两个平面内轴承各自选择性地相互作用。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轨道元件形成包括在单个平面上的四个路轨的架空轴承面,该四个路轨被配置成与车辆的四个平面内轴承各自选择性地相互作用。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轨道元件形成架空轴承面,该架空轴承面包括在单个平面上的两个路轨和多个大部分的制导路轨。还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轨道元件形成架空轴承面,该架空轴承面包括在单个平面上的两个路轨,具有产生悬浮和制导的多个偏置和成角度的路轨。在一些实施例中,轨道元件形成架空轴承面,该架空轴承面包括具有一个平面外轴承的一个路轨和具有平面内轴承的两个路轨。本公开的其他方面针对一种操作切换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行进通过在上游路径和两个下游路径之间具有分流路径的路线切换过渡区域期间,控制车辆上的一个或多个相应轴承的激活和/或操作量级,以选择性地与一些轨道元件相互作用,以提供车辆至两个下游路径其中之一的制导。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从以下描述将理解作为系统的特性、关于结构及其操作方法的新颖特征以及其进一步的目的和优点,其中系统的实施例以举例的方式说明。然而,应该明确地理解,附图仅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且它们并不旨在作为对本公开的限制的定义。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及其其他目的和进一步的特征,可以结合以下示例性和非限制性附图参考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切换系统的概观的示例性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图1的部段2处的示例性截面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图1的部段3处的示例性截面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图1的部段4处的示例性截面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图1的部段5处的示例性截面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基于轨道的制导运输系统的轨道切换布置,所述轨道切换布置形成分流路径并使得能够在该制导运输系统中进行车辆的车辆侧切换,所述轨道切换布置包括:/n上游路径;/n两个下游路径;以及/n路线切换过渡区域,其具有在所述上游路径和所述两个下游路径之间的分流路径,/n其中每个路径包括配置成与车辆的一个或多个相应轴承相互作用以向所述车辆提供悬浮和/或制导的轨道元件。/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21 US 62/535,5951.一种用于基于轨道的制导运输系统的轨道切换布置,所述轨道切换布置形成分流路径并使得能够在该制导运输系统中进行车辆的车辆侧切换,所述轨道切换布置包括:
上游路径;
两个下游路径;以及
路线切换过渡区域,其具有在所述上游路径和所述两个下游路径之间的分流路径,
其中每个路径包括配置成与车辆的一个或多个相应轴承相互作用以向所述车辆提供悬浮和/或制导的轨道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切换布置,其中所述轨道元件是悬挂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切换布置,其中所述轨道元件包括四个路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切换布置,其中所述轨道元件均在同一平面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切换布置,其中所述轨道元件被布置在相应的导轨中,所述导轨配置成容纳所述车辆的相应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切换布置,其中在所述上游路径处,相应的导轨具有第一宽度,使得布置在其中的路轨各被布置成与所述车辆的相应轴承相互作用,以及其中在所述路线切换过渡区域的开始部分,相应导轨的宽度从第一宽度开始增加,使得仅布置在其中的一些路轨各被布置成直接与所述车辆的相应轴承相互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切换布置,其中在所述路线切换过渡区域的自所述开始部分的下游的另一部分处,相应导轨的宽度进一步增大,以容纳所述分流路径的附加轨道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切换布置,还包括交叉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切换布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导轨和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导轨中的至少一个轨道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切换布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导轨的横截面构造成允许所述车辆的车辆制导装置基本上悬挂在所述轨道元件的下方,其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导轨的悬空天花板,使得所述车辆制导装置的至少一个轴承与至少一个轨道接合,从而使所述轨道对所述轴承施加力,包括侧向力和垂直力。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切换布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导轨包括基本矩形的横截面,所述横截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I·乌斯曼,A·杰丁戈,M·翰索尔,
申请(专利权)人:超级高铁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