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陶瓷杯领域,尤指一种智能无线加热的陶瓷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智能无线加热的陶瓷杯的杯底涂覆金属导热层,当底座内的电感线圈通电时会产生磁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使得金属导热层发热,从而实现对陶瓷杯底进行加热,进而达到对陶瓷杯内的水加热保温;其中,底座内置电感线圈,不但能够用于对陶瓷杯的加热,还能够用于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功能多样,实用性强。
An intelligent ceramic cup for wireless he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无线加热的陶瓷杯
本技术涉及陶瓷杯领域,尤指一种智能无线加热的陶瓷杯。
技术介绍
陶瓷杯环保耐用,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近年来,养生成为了人民生活的一大主流,喝温水成为了人们目前的一大习惯;而且在寒冷的冬天,空气比较干燥,人们也需要经常喝温水,若使用普通的陶瓷杯装水,水很快就会变凉,而冬天喝凉水会伤害身体,但现有的陶瓷杯底部材料导热性不好,从而导致陶瓷杯加热是有很多热量无法传到杯内,造成资源浪费,并且现有的陶瓷杯功能单一,无法满足现代人更多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无线加热的陶瓷杯,不但能够对陶瓷杯进行内的水进行加热,还能用于手机的无线充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无线加热的陶瓷杯,包括杯体和底座,所述杯底涂覆金属导热层,并且杯底周边向下延伸形成卡接部,所述底座包括上壳、透明胶圈、底盖和电路板,所述上壳上端设有与杯体卡接部相对应的环形凹槽,并且凹槽内形成圆形凸台,所述上壳底部设有用于卡接电路板的卡槽,所述电路板与卡槽卡接,所述透明胶圈卡接在上壳底部四周,所述透明胶圈下表面还设有与底盖相对应的槽位,所述底盖卡接在槽位内,并且通过螺丝贯穿底盖与上壳内部固定,所述电路板中间设有环形的电感线圈,所述电感线圈位置与圆形凸台位置相对应,所述电感线圈一侧还设有用于检测电感线圈温度的热敏电阻,所述电感线圈、热敏电阻分别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还连接有充电接口,所述上壳侧边设有与充电接口对应的充电插孔。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固定孔,所述上壳底部还设有凸出的圆柱,所述电路板通过固定孔套接到圆柱上进行定位。进一步地,所述透明胶圈朝内方向设有延伸的圆孔,所述上壳底部设有螺丝孔,所述螺丝贯穿底盖和圆孔与螺丝孔螺接。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上还连接有LED灯,所述LED灯靠近透明胶圈。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导热层为含银导电漆层。进一步地,所述电感线圈为无线充电器电感线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智能无线加热的陶瓷杯的杯底涂覆金属导热层,当底座内的电感线圈通电时会产生磁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使得金属导热层发热,从而实现对陶瓷杯底进行加热,进而达到对陶瓷杯内的水加热保温;其中,底座内置电感线圈,不但能够用于对陶瓷杯的加热,还能够用于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功能多样,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上壳的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透明胶圈的仰视图。附图标号说明:1.杯体;11.金属导热层;12.卡接部;2.底座;21.上壳;211.凹槽;212.凸台;213.卡槽;214.充电插孔;215.圆柱;216.螺丝孔;22.透明胶圈;221.槽位;222.圆孔;23.底盖;24.电路板;241.电感线圈;242.热敏电阻;243.充电接口;244.固定孔;245.LED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便于对本申请公开内容更清楚透彻的理解,其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请参阅图1-4所示,本技术关于一种智能无线加热的陶瓷杯,包括杯体1和底座2,所述杯底涂覆金属导热层11,并且杯底周边向下延伸形成卡接部12,所述底座2包括上壳21、透明胶圈22、底盖23和电路板24,所述上壳21上端设有与杯体1卡接部11相对应的环形凹槽211,并且凹槽211内形成圆形凸台212,所述上壳21底部设有用于卡接电路板24的卡槽213,所述电路板24与卡槽213卡接,所述透明胶圈22卡接在上壳21底部四周,所述透明胶圈22下表面还设有与底盖23相对应的槽位221,所述底盖23卡接在槽位221内,并且通过螺丝贯穿底盖23与上壳21内部固定,所述电路板24中间设有环形的电感线圈241,所述电感线圈241位置与圆形凸台212位置相对应,所述电感线圈241一侧还设有用于检测电感线圈241温度的热敏电阻242,所述电感线圈241、热敏电阻242分别与电路板24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24上还连接有充电接口243,所述上壳21侧边设有与充电接口243对应的充电插孔2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智能无线加热的陶瓷杯的杯底涂覆金属导热层11,当底座2内的电感线圈241通电时会产生磁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使得金属导热层11发热,从而实现对陶瓷杯底进行加热,进而达到对陶瓷杯内的水加热保温;其中,底座2内置电感线圈241,不但能够用于对陶瓷杯的加热,还能够用于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功能多样,实用性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固定电路板24,所述电路板24上还设有固定孔244,所述上壳21底部还设有凸出的圆柱215,所述电路板24通过固定孔244套接到圆柱215上进行定位。其中,所述透明胶圈22朝内方向设有延伸的圆孔222,所述上壳21底部设有螺丝孔216,所述螺丝贯穿底盖23和圆孔222与螺丝孔216螺接,通过螺丝把底盖23、透明胶圈22和上壳21进行安装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24上还连接有LED灯245,所述LED灯245靠近透明胶圈22。首先会对电路板24预设程序,根据预设的程序,当电感线圈241进行工作时,LED灯245会闪烁,并且透过透明胶圈22展示出来,用于提醒用户电感线圈241正常工作中。其中,本实施例的金属导热层11采用含银导电漆层,利用银的良好导热性,更好的对陶瓷杯进行加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感线圈241为无线充电器电感线圈,在不需要对陶瓷杯进行加热时,还可以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比如型号为iPhoneX的苹果手机,在底座1连接电源的情况下,只需要把手机放置在底座1表面,使得圆形凸台212与手机背面对应,即可进行充电。本实施例使用方法如下:首先把电源线与充电接口243连接,然后把陶瓷杯放置在底座2上的环形凹槽211内,使得圆形凸台212与陶瓷杯底的金属导热层11对应,通过磁场感应涡流加热原理,底座2内的电感线圈使得金属导热层11自身发热,从而实现对陶瓷杯底加热,使得陶瓷杯内的水为温水。为了更好的对陶瓷杯的水进行保温,较佳实施方式是使用带杯盖的陶瓷杯体1。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无线加热的陶瓷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和底座,所述杯底涂覆金属导热层,并且杯底周边向下延伸形成卡接部,所述底座包括上壳、透明胶圈、底盖和电路板,所述上壳上端设有与杯体卡接部相对应的环形凹槽,并且凹槽内形成圆形凸台,所述上壳底部设有用于卡接电路板的卡槽,所述电路板与卡槽卡接,所述透明胶圈卡接在上壳底部四周,所述透明胶圈下表面还设有与底盖相对应的槽位,所述底盖卡接在槽位内,并且通过螺丝贯穿底盖与上壳内部固定,所述电路板中间设有环形的电感线圈,所述电感线圈位置与圆形凸台位置相对应,所述电感线圈一侧还设有用于检测电感线圈温度的热敏电阻,所述电感线圈、热敏电阻分别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还连接有充电接口,所述上壳侧边设有与充电接口对应的充电插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无线加热的陶瓷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和底座,所述杯底涂覆金属导热层,并且杯底周边向下延伸形成卡接部,所述底座包括上壳、透明胶圈、底盖和电路板,所述上壳上端设有与杯体卡接部相对应的环形凹槽,并且凹槽内形成圆形凸台,所述上壳底部设有用于卡接电路板的卡槽,所述电路板与卡槽卡接,所述透明胶圈卡接在上壳底部四周,所述透明胶圈下表面还设有与底盖相对应的槽位,所述底盖卡接在槽位内,并且通过螺丝贯穿底盖与上壳内部固定,所述电路板中间设有环形的电感线圈,所述电感线圈位置与圆形凸台位置相对应,所述电感线圈一侧还设有用于检测电感线圈温度的热敏电阻,所述电感线圈、热敏电阻分别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还连接有充电接口,所述上壳侧边设有与充电接口对应的充电插孔。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朝进,刘金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丰晟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