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的餐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501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旋转的餐盘,包括底盘,底盘上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旋转轴、滚珠和旋转轴上盖,旋转轴包括轴颈和第一凸沿,轴颈和第一凸沿之间形成一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铺设有滚珠,轴颈的内壁上方均匀设有螺纹连接柱,旋转轴上盖的一端设有第二凸沿,第二凸沿上开设有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柱与螺纹通孔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轴颈上套接有旋转下壳和旋转上壳,旋转下壳与旋转上壳固定连接,旋转下壳与滚珠接触,第一凸沿与第二凸沿对旋转下壳与滚珠在垂直方向存在一定的限位作用,旋转上壳上设有一置放槽,置放槽与陶瓷分割盘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儿童餐具设计单调缺乏一定的趣味性的问题。

A rotatable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旋转的餐盘
本技术涉及餐盘
,具体为一种可旋转的餐盘。
技术介绍
现市面儿童餐具多为造型简单的陶瓷或者不锈钢碗体或餐盘,单单考虑到用途,餐盘设计单调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同时儿童天生喜动厌静,本技术设计一种可旋转的餐盘,可提高宝宝进食乐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旋转的餐盘,解决了现有技术儿童餐具设计单调缺乏一定的趣味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旋转的餐盘,包括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轴、滚珠和旋转轴上盖,所述旋转轴包括轴颈和第一凸沿,所述轴颈和第一凸沿之间形成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铺设有滚珠,所述轴颈的内壁上方均匀设有螺纹连接柱,所述旋转轴上盖的一端设有第二凸沿,所述第二凸沿上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连接柱与螺纹通孔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轴颈上套接有旋转下壳和旋转上壳,所述旋转下壳与旋转上壳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旋转下壳与滚珠接触,所述第一凸沿与第二凸沿对旋转下壳与滚珠在垂直方向存在一定的限位作用,所述旋转上壳上设有一置放槽,所述置放槽与陶瓷分割盘相匹配。优选的,所述底盘上还套有第一摩擦垫环,所述第一摩擦垫环开设有一卡接槽。优选的,所述旋转下壳的外表面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卡接条,所述卡接条的一端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贯穿有轴栓,所述轴栓的两端与凹槽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卡接条的另一端设有卡块,所述卡接条远离卡块的一侧安装有拉环,所述拉环与卡接槽相匹配,所述凹槽的底部开设有卡孔,所述卡孔与卡块形成卡扣连接。优选的,所述置放槽的中部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套接在旋转轴上盖的上方,所述垫片的周围铺设有第二摩擦垫环,所述垫片与第二摩擦垫环的上表面齐平。本技术具备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计通过设计第一摩擦垫环和第二摩擦垫环可以增加与接触面积的摩擦力,使宝宝用餐时,底盘与陶瓷分割盘不容易晃动,从而提高一定的安全性;本技术通过设计卡接条,在进食带有汤水的食物时,为了防止因餐盘旋转从而通过卡接条上的拉环与卡接槽连接,形成干涉作用,从而防止因旋转将汤水洒出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卡接条侧视图;图4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中:1、第一摩擦垫环,11、卡接槽,2、底盘,3、旋转下壳,31、凹槽,32、卡接条,321、通孔,322、卡块,323、拉环,4、旋转机构,41、旋转轴,411、轴颈,412、第一凸沿,413、环形凹槽,414、螺纹连接柱,42、滚珠,43、旋转轴上盖,431、第二凸沿,432、螺纹通孔,5、旋转上壳,51、置放槽,6、第二摩擦垫环,7、陶瓷分割盘,8、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的一种可旋转的餐盘,包括底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上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旋转机构4,所述旋转机构4包括旋转轴41、滚珠42和旋转轴上盖43,所述旋转轴41包括轴颈411和第一凸沿412,所述轴颈411和第一凸沿412之间形成一环形凹槽413,所述环形凹槽413内铺设有滚珠42,所述轴颈411的内壁上方均匀设有螺纹连接柱414,所述旋转轴上盖43的一端设有第二凸沿431,所述第二凸沿431上开设有螺纹通孔432,所述螺纹连接柱414与螺纹通孔43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轴颈411上套接有旋转下壳3和旋转上壳5,所述旋转下壳3与旋转上壳5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旋转下壳3与滚珠42接触,所述第一凸沿412与第二凸沿431对旋转下壳3与滚珠42在垂直方向存在一定的限位作用,所述旋转上壳5上设有一置放槽51,所述置放槽51与陶瓷分割盘7相匹配。较佳地,所述底盘2上还套有第一摩擦垫环1,所述第一摩擦垫环1开设有一卡接槽11。所述旋转下壳3的外表面设有一凹槽31,所述凹槽31内安装有卡接条32,所述卡接条32的一端侧壁开设有通孔321,所述通孔321内贯穿有轴栓,所述轴栓的两端与凹槽31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卡接条32的另一端设有卡块322,所述卡接条32远离卡块322的一侧安装有拉环323,所述拉环323与卡接槽11相匹配,所述凹槽31的底部开设有卡孔,所述卡孔与卡块322形成卡扣连接。所述置放槽51的中部放置有垫片8,所述垫片8套接在旋转轴上盖43的上方,所述垫片8的周围铺设有第二摩擦垫环6,所述垫片8与第二摩擦垫环6的上表面齐平。本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安装时,将铺设有滚珠42的旋转轴41与底盘2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好,然后使旋转下壳3和旋转上壳5通过螺纹连接成一整体,将连接的整体套接在旋转轴41的轴颈411上,使之可以绕轴颈411旋转,安装好旋转下壳3和旋转上壳5后,接着把旋转轴上盖43上的螺纹通孔432与螺纹连接柱41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此时第二凸沿431落在置放槽51内,对旋转上壳5在垂直方向存在一定的限位作用,连接好旋转轴上盖43后接着把第一摩擦垫环1、第二摩擦垫环6和垫片8按要求套接好,在置放槽51内放置陶瓷分割盘7,如此安装工序完成。当宝宝进食时,通过自行旋转旋转下壳3和旋转上壳5,增加一定的趣味性,当进食的食物带有汤水时,为了防止旋转导致汤水的洒出,通过拉环323拔出卡块322使卡接条32绕轴栓旋转直至拉环323靠近第一摩擦垫环1,此时通过旋转旋转下壳3,直至拉环323与卡接槽11靠近并将拉环323插进卡接槽11,通过第一摩擦垫环1的限制下,可以防止旋转下壳3和旋转上壳5旋转,当进餐完毕,再通过卡块322将拉环323拉出,使卡块322与凹槽31底部的卡孔卡扣固定连接以备餐盘的下一次使用。上述实施方式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旋转的餐盘,包括底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上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旋转机构(4),所述旋转机构(4)包括旋转轴(41)、滚珠(42)和旋转轴上盖(43),所述旋转轴(41)包括轴颈(411)和第一凸沿(412),所述轴颈(411)和第一凸沿(412)之间形成一环形凹槽(413),所述环形凹槽(413)内铺设有滚珠(42),所述轴颈(411)的内壁上方均匀设有螺纹连接柱(414),所述旋转轴上盖(43)的一端设有第二凸沿(431),所述第二凸沿(431)上开设有螺纹通孔(432),所述螺纹连接柱(414)与螺纹通孔(43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轴颈(411)上套接有旋转下壳(3)和旋转上壳(5),所述旋转下壳(3)与旋转上壳(5)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旋转下壳(3)与滚珠(42)接触,所述第一凸沿(412)与第二凸沿(431)对旋转下壳(3)与滚珠(42)在垂直方向存在一定的限位作用,所述旋转上壳(5)上设有一置放槽(51),所述置放槽(51)与陶瓷分割盘(7)相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的餐盘,包括底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上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旋转机构(4),所述旋转机构(4)包括旋转轴(41)、滚珠(42)和旋转轴上盖(43),所述旋转轴(41)包括轴颈(411)和第一凸沿(412),所述轴颈(411)和第一凸沿(412)之间形成一环形凹槽(413),所述环形凹槽(413)内铺设有滚珠(42),所述轴颈(411)的内壁上方均匀设有螺纹连接柱(414),所述旋转轴上盖(43)的一端设有第二凸沿(431),所述第二凸沿(431)上开设有螺纹通孔(432),所述螺纹连接柱(414)与螺纹通孔(43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轴颈(411)上套接有旋转下壳(3)和旋转上壳(5),所述旋转下壳(3)与旋转上壳(5)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旋转下壳(3)与滚珠(42)接触,所述第一凸沿(412)与第二凸沿(431)对旋转下壳(3)与滚珠(42)在垂直方向存在一定的限位作用,所述旋转上壳(5)上设有一置放槽(51),所述置放槽(51)与陶瓷分割盘(7)相匹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启富
申请(专利权)人:景德镇市优胜美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