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婴儿床,属于婴儿床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床板(4)的中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立柱(3),立柱(3)竖向设置在床板(4)上侧并与床板(4)固定连接,每根立柱(3)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支撑腿(1),支撑腿(1)的中部与床板(4)可拆卸的连接,每根支撑腿(1)与对应侧的立柱(3)之间均设置有横梁(2),横梁(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立柱(3)和支撑腿(1)转动连接,每个支撑腿(1)与对应侧的立柱(3)之间以及每相邻的两支撑腿(1)之间均设置有防护杆(6),防护杆(6)与支撑腿(1)或立柱(3)之间均可拆卸的连接。本多功能婴儿床解决了婴儿床利用率低、占用空间大的问题,还能为儿童提供健身的器械。
A multifunctional cri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婴儿床
一种多功能婴儿床,属于婴儿床
技术介绍
婴儿床是指给婴幼儿使用的床,婴儿床价格较高,让不少家庭面临经济上的一定压力。小宝宝长得飞快,价格不菲的婴儿床却可能使用时间极短,当婴儿长大后就无法在继续使用。由于现有婴儿床只能满足儿童的睡卧需求,功能单一,使用后的婴儿床放置在家中会占用空间,由于价格昂贵,扔掉特别可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不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拼接成健身器械的多功能婴儿床。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多功能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支撑腿以及横梁,床板的中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立柱,立柱竖向设置在床板上侧并与床板固定连接,每根立柱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支撑腿,支撑腿的中部与床板可拆卸的连接,每根支撑腿与对应侧的立柱之间均设置有横梁,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立柱和支撑腿转动连接,每个支撑腿与对应侧的立柱之间以及每相邻的两支撑腿之间均设置有防护杆,防护杆与支撑腿之间以及防护杆与立柱之间均可拆卸的连接。优选的,所述的防护杆的两端的直径小于中部的直径,在防护杆的两端形成连接部,支撑腿、横梁以及立柱上均设置有与连接部相配合的连接孔。优选的,环绕所述的连接部设置有螺纹,每根防护杆的两端设置紧固螺母。优选的,所述的床板上设置有用于对支撑腿限位的定位口,支撑腿的中部设置在定位口内。优选的,还包括扩展板,扩展板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竖向设置在扩展板的下侧,并与扩展板固定连接,支撑板上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安装槽。优选的,所述的扩展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伸缩板,伸缩板滑动安装在扩展板的下侧,扩展板可拆卸的设置在床板下侧。优选的,所述的扩展板的下侧设置有导轨,伸缩板滑动安装在导轨上。优选的,还包括坐板以及拉绳,拉绳有对称设置在坐板两侧的两根,拉绳的一端与坐板对应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安装有套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多功能婴儿床的支撑腿与床板可拆卸的连接,防护杆与支撑腿或立柱均可拆卸的连接,横梁两端与对应侧的支撑腿和立柱转动连接,在婴儿床不用时,通过对横梁、支撑腿的摆动以及防护杆的重新拼接,可以将本多功能婴儿床拼接成云梯、爬梯、单杠或滑梯,可以供儿童健身,而且解决了婴儿床利用率低、占用空间大的问题,而且还能够为儿童提供健身的器械,且生产成本低。2、防护杆通过连段的连接部,与支撑腿、横梁或立柱上的连接孔连接,拆装方便,方便了婴儿床与各个健身器械之间的转换。3、连接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能够保证婴儿床或转换后的健身器械更加稳固,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晃动的问题。4、床板上设置有定位口,既能够对支撑腿限位,方便支撑腿的安装,又能够使整个婴儿床更加稳定,解决使用过程中床板晃动的问题。5、通过支撑板与设置在立柱上的防护杆配合,可以使扩展板拼接成跷跷板,方便儿童娱乐。6、伸缩板能够延长扩展板的长度,避免扩展板长度过小,影响跷跷板的使用。7、导轨能够对伸缩板导向,保证伸缩板与扩展板之间连接稳固,进而保证在跷跷板使用时避免出现晃动的问题。8、将同一侧的横梁、支撑腿摆动至立柱上侧并竖向设置,套管套设在安装在支撑腿的防护杆上,可以形成秋千,方便儿童娱乐。附图说明图1为多功能婴儿床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多功能婴儿床拼接成跷跷板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扩展板的与伸缩板配合的左视示意图。图4为扩展板的主视示意图。图5为多功能婴儿床拼接成云梯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多功能婴儿床拼接成爬梯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多功能婴儿床拼接成单杠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多功能婴儿床拼接成秋千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多功能婴儿床拼接成滑梯的立体示意图。图中:1、支撑腿2、横梁3、立柱4、床板401、定位口5、套管6、防护杆7、扩展板8、伸缩板9、导轨10、滑块11、支撑板1101、安装槽12、坐板13、拉绳。具体实施方式图1~9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9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多功能婴儿床,包括床板4、支撑腿1以及横梁2,床板4的中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立柱3,立柱3竖向设置在床板4上侧并与床板4固定连接,每根立柱3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支撑腿1,支撑腿1的中部与床板4可拆卸的连接,每根支撑腿1与对应侧的立柱3之间均设置有横梁2,横梁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立柱3和支撑腿1转动连接,每个支撑腿1与对应侧的立柱3之间以及每相邻的两支撑腿1之间均设置有防护杆6,防护杆6与支撑腿1之间以及防护杆6与立柱3之间均可拆卸的连接。本多功能婴儿床的支撑腿1与床板4可拆卸的连接,防护杆6与支撑腿1或立柱3均可拆卸的连接,横梁2两端与对应侧的支撑腿1和立柱3转动连接,在婴儿床不用时,通过对横梁2、支撑腿1的摆动以及防护杆6的重新拼接,可以将本多功能婴儿床拼接成云梯、爬梯、单杠或滑梯,可以供儿童健身,而且解决了婴儿床利用率低、占用空间大的问题,而且还能够为儿童提供健身的器械,且生产成本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具体的:如图1所示:床板4为长方形板,立柱3设置在床板4的中部,立柱3有对称设置在床板4两侧的两根,立柱3竖向设置在床板4的上侧,立柱3的下端与床板4固定连接,且立柱3的下侧与床板4的下侧平齐。支撑腿1有四根,每根立柱3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支撑腿1,支撑腿1竖向设置,支撑腿1的中部与床板4可拆卸的连接。优选的,床板4上设置有定位口401,定位口401与支撑腿1一一对应,支撑腿1的中部设置在对应的定位口401内,方便了支撑腿1的安装,也能够避免婴儿床使用时支撑腿1与床板4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导致婴儿床晃动。立柱3与相邻侧的支撑腿1之间均设置有横梁2,横梁2水平设置,横梁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支撑腿1的上端和立柱3的上端转动连接,横梁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支撑腿1的上端和立柱3的上端之间铰接或通过合页连接,还可以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从而能够方便将婴儿床拼接成健身器械。支撑腿1、横梁2可以为角钢、槽钢,还可以为方管,立柱3可以为槽钢、角钢,也可以为方形钢管,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腿1和横梁2均为角钢,立柱3由两个角钢拼接而成,且立柱3两侧的横梁2摆动至竖直位置时恰好支撑在立柱3对应的角钢上,保证立柱3、横梁2和支撑腿1支撑稳定。在立柱3和对应侧的支撑腿1之间以及床板4同一端的支撑腿1之间均设置有防护杆6,防护杆6水平上设置,在每个立柱3与对应侧的支撑腿1之间以及床板4同一端的支撑腿1之间均并排设置有多根防护杆6,从而形成防护栏,避免婴儿掉下床板4。防护杆6的两端的直径小于中部的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4)、支撑腿(1)以及横梁(2),床板(4)的中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立柱(3),立柱(3)竖向设置在床板(4)上侧并与床板(4)固定连接,每根立柱(3)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支撑腿(1),支撑腿(1)的中部与床板(4)可拆卸的连接,每根支撑腿(1)与对应侧的立柱(3)之间均设置有横梁(2),横梁(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立柱(3)和支撑腿(1)转动连接,每个支撑腿(1)与对应侧的立柱(3)之间以及每相邻的两支撑腿(1)之间均设置有防护杆(6),防护杆(6)与支撑腿(1)之间以及防护杆(6)与立柱(3)之间均可拆卸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4)、支撑腿(1)以及横梁(2),床板(4)的中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立柱(3),立柱(3)竖向设置在床板(4)上侧并与床板(4)固定连接,每根立柱(3)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支撑腿(1),支撑腿(1)的中部与床板(4)可拆卸的连接,每根支撑腿(1)与对应侧的立柱(3)之间均设置有横梁(2),横梁(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立柱(3)和支撑腿(1)转动连接,每个支撑腿(1)与对应侧的立柱(3)之间以及每相邻的两支撑腿(1)之间均设置有防护杆(6),防护杆(6)与支撑腿(1)之间以及防护杆(6)与立柱(3)之间均可拆卸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杆(6)的两端的直径小于中部的直径,在防护杆(6)的两端形成连接部,支撑腿(1)、横梁(2)以及立柱(3)上均设置有与连接部相配合的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婴儿床,其特征在于:环绕所述的连接部设置有螺纹,每根防护杆(6)的两端设置紧固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大扩,
申请(专利权)人:邹大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