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墙容器和种植盆,绿墙容器上设有空腔,绿墙容器的一侧设有与空腔相互连通的容置腔,种植盆转动设置在容置腔内,种植盆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大小不同的网格,种植盆的顶部设有若干个溢水口,容置腔内设有若干条竖筋,相邻两条竖筋之间形成排水槽,空腔底部一侧设有与排水槽相互连通的第一储水区、另一侧设有第二储水区,第一储水区、第二储水区分别与网格连通,第一储水区与第二储水区之间设有倾斜的出水口,出水口分别与第一储水区、第二储水区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绿墙容器和种植盆可根据植物的需求情况调节进水量,溢水口和排水槽可防止泥土内的水溢出到种植盆外,绿墙容器内的出水口让储水区的水不会泡到基质。
A green wall container and planting Bas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墙容器和种植盆
本技术涉及绿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绿墙容器和种植盆。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植物绿墙在浇水后,绿墙容器内的水会泡基质,使植物容易烂根,基质吸水力好时基质太湿,基质吸水力不好时太干或半湿半干的,这都不符合植物原习性。绿墙容器采用互通式的储水,不同出水孔会因水平问题出水不均或不出水。绿墙容器背面的安装孔有植物根系从孔长出的风险及让墙体受潮。种植盆的口径和透水孔太小阻碍根系生长,易造成植物徒长,而且市场常规是圆盆植物,非圆形造成种植人工成本高。种植盆里从泥土表面溢出的水容易溢出到种植盆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会泡基质、防溢水、实用性强的绿墙容器和种植盆,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绿墙容器和种植盆,绿墙容器上设有空腔,绿墙容器的一侧设有与空腔相互连通的容置腔,所述种植盆穿过容置腔后插入到空腔内,其特征在于:种植盆转动设置在容置腔内,种植盆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大小不同的网格,种植盆的顶部设有若干个溢水口;容置腔内设有若干条竖筋,相邻两条竖筋之间形成排水槽,排水槽分别与网格、溢水口连通,空腔底部一侧设有与排水槽相互连通的第一储水区、另一侧设有第二储水区,第一储水区、第二储水区分别与网格连通,第一储水区与第二储水区之间设有倾斜的出水口,出水口分别与第一储水区、第二储水区相互连通。所述种植盆的底部设有若干个网孔,网孔与出水口连通。所述绿墙容器至少设置3层,上一层绿墙容器的出水口与下一层绿墙容器的空腔相互连通。所述空腔的底部设有三角斜块,三角斜块一侧的斜壁与空腔一侧的侧壁形成所述的第二储水区,三角斜块另一侧的斜面、空腔底壁与空腔另一侧的侧壁形成所述的第一储水区;三角斜块的斜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出水口设置在凹槽的底面上、并邻近种植盆的底部。所述种植盆的形状为圆形,种植盆的圆形侧壁上设3圈所述的网格,种植盆的圆形侧壁顶部设有1圈所述的溢水口。所述绿墙容器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卡扣、顶部设有若干个卡孔,上一层绿墙容器的卡扣卡在下一层绿墙容器的卡孔上。所述绿墙容器的背面设有若干条加强筋,加强筋的深度为7~9mm。所述绿墙容器的空腔的形状为长方形或梯形;每个绿墙容器至少设置一个容置腔、且各容置腔相互独立设置。本技术的种植盆上设有若干个大小不同的网格,且种植盆可360°旋转,通过旋转种植盆来控制不同的进水量,这样可根据每棵植物的需求来调节进水量,使基质不会太湿或太干;种植盆顶部设有溢水口,如有水从泥土表面溢出,溢出的水经溢水口溢出后再经立体绿化容器种植区中的排水槽导出到储水区中,可防止泥土内的水溢出到种植盆外;浇水时,水从基质上方穿过,水浇透后,水会流到第一储水区和第二储水区内,第一储水区和第二储水区内的水达到一定量时通过三角斜块上的出水口流到下一层基质中,使得储水区的水保有一定量的情况不会泡基质,同时倾斜的出水口能精准引导水点流到下层基质的中上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绿墙容器和种植盆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长方形绿墙容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长方形绿墙容器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种植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种植盆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绿墙容器和种植盆的透视图。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长方形绿墙容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梯形绿墙容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绿墙容器和种植盆的装配结构原理图。图1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L形绿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圆形绿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八边形绿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字形绿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14,本绿墙容器和种植盆,绿墙容器1上设有空腔1.2,绿墙容器1的前侧设有与空腔1.2相互连通的容置腔1.3,种植盆2穿过容置腔1.3后插入到空腔1.2内,种植盆2转动设置在容置腔1.3内,种植盆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大小不同的网格2.1,种植盆2可360°旋转,通过旋转种植盆2来控制不同的进水量,这样可根据每棵植物的需求来调节进水量,使基质不会太湿或太干;种植盆2的顶部设有若干个溢水口2.2,容置腔1.3内设有若干条竖筋1.4,相邻两条竖筋1.4之间形成排水槽1.5,排水槽1.5分别与网格2.1、溢水口2.2连通,空腔1.2底部后侧设有与排水槽1.5相互连通的第一储水区1.7、前侧设有第二储水区1.8,第一储水区1.7、第二储水区1.8分别与网格2.1连通,第一储水区1.7与第二储水区1.8之间设有倾斜的出水口1.1.2,出水口1.1.2分别与第一储水区1.7、第二储水区1.8相互连通;种植盆2的底部设有若干个网孔2.3,网孔2.3与出水口1.1.2连通;绿墙容器1至少设置3层,上一层绿墙容器1的出水口1.1.2与下一层绿墙容器1的空腔1.2相互连通。浇水时,如有水从泥土表面溢出,溢出的水从溢水口2.2流入排水槽1.5,然后从排水槽1.5流到第一储水区1.7内,可防止泥土内的水溢出到种植盆2外,而且,种植盆2内的水会通过网格2.2流到排水槽1.5内,使种植盆2的排水畅通;浇水时,水从基质上方穿过,水浇透后,水会通过网格2.2和网孔2.3流到第一储水区1.7和第二储水区1.8内,第一储水区1.7和第二储水区1.8内的水达到一定量时通过三角斜块1.1上的出水口1.1.2流到下一层绿墙容器1的空腔1.2内,然后流到种植盆2内的基质中,使得储水区的水保有一定量的情况不会泡基质,同时倾斜的出水口1.1.2能精准引导水点流到下层基质的中上部。参见图6和图10,空腔1.2的底部设有三角斜块1.1,三角斜块1.1后侧的斜壁与空腔1.2后侧的侧壁形成所述的第二储水区1.8,三角斜块1.1前侧的斜面、空腔1.2底壁与空腔1.2前侧的侧壁形成所述的第一储水区1.7;三角斜块1.1的斜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1.1.1,出水口1.1.2设置在凹槽1.1.1的底面上、并邻近种植盆2的底部。参见图4和图5,种植盆2的形状为圆形,种植盆2的圆形侧壁上设有3圈所述的网格2.1,种植盆2的圆形侧壁顶部设有1圈所述的溢水口2.2;合理的种植盆2大小和网格2.2,让根系有充足空间长期生长(根系会慢慢长到储水区成水生根),从而防止植物徒长。参见图1和图2,绿墙容器1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卡扣1.9、顶部设有若干个卡孔1.10,上一层绿墙容器1的卡扣1.9卡在下一层绿墙容器1的卡孔1.10上,实现上一层绿墙容器1与下一层绿墙容器1的连接,利用卡扣1.9卡孔1.10代替原来绿墙容器1背面的安装孔,可防止植物根系从安装孔长出及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墙容器和种植盆,所述绿墙容器(1)上设有空腔(1.2),绿墙容器(1)的一侧设有与空腔(1.2)相互连通的容置腔(1.3),所述种植盆(2)穿过容置腔(1.3)后插入到空腔(1.2)内,其特征在于:种植盆(2)转动设置在容置腔(1.3)内,种植盆(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大小不同的网格(2.1),种植盆(2)的顶部设有若干个溢水口(2.2);容置腔(1.3)内设有若干条竖筋(1.4),相邻两条竖筋(1.4)之间形成排水槽(1.5),排水槽(1.5)分别与网格(2.1)、溢水口(2.2)连通,空腔(1.2)底部一侧设有与排水槽(1.5)相互连通的第一储水区(1.7)、另一侧设有第二储水区(1.8),第一储水区(1.7)、第二储水区(1.8)分别与网格(2.1)连通,第一储水区(1.7)与第二储水区(1.8)之间设有倾斜的出水口(1.1.2),出水口(1.1.2)分别与第一储水区(1.7)、第二储水区(1.8)相互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墙容器和种植盆,所述绿墙容器(1)上设有空腔(1.2),绿墙容器(1)的一侧设有与空腔(1.2)相互连通的容置腔(1.3),所述种植盆(2)穿过容置腔(1.3)后插入到空腔(1.2)内,其特征在于:种植盆(2)转动设置在容置腔(1.3)内,种植盆(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大小不同的网格(2.1),种植盆(2)的顶部设有若干个溢水口(2.2);容置腔(1.3)内设有若干条竖筋(1.4),相邻两条竖筋(1.4)之间形成排水槽(1.5),排水槽(1.5)分别与网格(2.1)、溢水口(2.2)连通,空腔(1.2)底部一侧设有与排水槽(1.5)相互连通的第一储水区(1.7)、另一侧设有第二储水区(1.8),第一储水区(1.7)、第二储水区(1.8)分别与网格(2.1)连通,第一储水区(1.7)与第二储水区(1.8)之间设有倾斜的出水口(1.1.2),出水口(1.1.2)分别与第一储水区(1.7)、第二储水区(1.8)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绿墙容器和种植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盆(2)的底部设有若干个网孔(2.3),网孔(2.3)与出水口(1.1.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绿墙容器和种植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墙容器(1)至少设置3层,上一层绿墙容器(1)的出水口(1.1.2)与下一层绿墙容器(1)的空腔(1.2)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柏伦,
申请(专利权)人:林柏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