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水快不易结垢的电热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113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进水快不易结垢的电热开水器,包括蓄水腔体和控制装置,腔体内设有加热器件,腔体上设有进水口,腔体内部有出水口,腔体下部设有打开水龙头,腔体上还有水温指示装置。进水口设在腔体的底下部,出水口设在腔体内的上部,电磁阀设在进水口管道内,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设有进水连管。连管设在腔体的外壳与内胆的夹层中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下进水上出水结构,不仅进水速度快、不容易结垢,而且能够自动控制不产生冷水与开水混合流出的开水器。(*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水的开水器,尤其是一种进水速度快、不容易结垢,并且能够自动控制不产生冷水与开水混合流出的开水器。由于开水器占有空间小,使用该装置烧开水,不需要任何辅助设施,方便灵活,也不产生环境污染,因此得到了日益广泛地应用。开水器均包括一蓄水腔体,腔体内设有加热器件,腔体下部设有开水一个或两个出水龙头,腔体上还有水温指示装置。现有的开水器进水方式一般为上进水、上出水,上部设有浮球,利用浮球控制水位。这种结构不可阻止在打开水的过程中,随着水位的降低,而自动地补进了冷水,产生混水现象。另一种现有的开水器进水方式是将进水口、出水口设置在腔体的底侧部,在出口部设有电磁阀,通过电磁阀控制进水与否,一般称为下进水下出水结构。这种结构虽然解决了在打开水的过程中,有冷水进入腔体的问题,防止了混水现象。但是,由于进水、出水均在底部,在进水时,必须克服腔体内原有水压的阻力,进水速度慢。并且随着进水的水位升高,水压在增加,进水阻力也在增大,腔体内上水的速度逐渐缓慢。充满一腔体的水所需要的时间较上进水的慢几倍。另外,由于其电磁阀离水箱近,进水管内的水与水箱热水为一体,整体水温较高,电磁阀工作的环境温度仍然偏高,因此该装置不仅对于所选用的电磁阀品质要求较高,而且电磁阀的使用寿命较短。再有,现有的开水器结垢问题突出,维修、清洗负担较重。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进水快不易结垢的电热开水器,它不仅进水速度快、不容易结垢,而且能够自动控制不产生冷水与开水混合流出的开水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进水快不易结垢的电热开水器,包括蓄水腔体和控制装置,腔体内设有加热器件,腔体上设有进水口,腔体内部有出水口,腔体下部设有打开水龙头,腔体上还有水温指示装置。其中所述的进水口设在腔体的底下部,出水口设在腔体内的上部,电磁阀设在进水口管道内,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设有进水连管。连管设在腔体的外壳与内胆的夹层中间。水位传感器可为设在腔体内的上、下水位探针,探针的输出端接控制装置的中央控制电路,中央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接有电磁阀执行控制继电器以及水温指示装置,控制装置还包括电源电路。执行控制继电器上并接有防抖动电路。防抖动电路可由二极管和电容组成。中央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接有抗干扰电路。抗干扰电路可由并联的二极管和电容组成。控制装置电源电路的负极接开水器腔体的金属机壳。中央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设有强进水手动按钮。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分析可知,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具有如下的特点1、进水口设在腔体的底下部,因此环境温度较低,电磁阀的工作条件较好,冷水从进水口通过连管至腔体的上部出水口而进入腔体,进水在无阻压的状态下完成,对用户自来水压力要求较低,并且进水速度较快;2、由于进水口管内的水与腔体内的热水是分离的,因此进水口管内的水不受热水水温的影响,而且由于电磁阀安装在开水器的底部,与腔体内胆距离较大,进一步保障了电磁阀的工作环境,所以不仅降低了对电磁阀的要求,而且延长了电磁阀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装置的成本;3、由于将控制电路的负极接金属腔体,通过腔体再接地,不仅使本技术内部不易结垢,还使本技术具有除锈的作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3为本技术电路原理图。参见图1、2,本技术为一种进水快不易结垢的电热开水器,包括蓄水腔体1和控制装置,腔体内设有加热器件,腔体1的底下部设有进水口2,腔体1内部有出水口3,腔体1下部设有打开水龙头,腔体上还有水温指示装置。出水口3设在腔体1内的上部,电磁阀4设在进水口管道内,进水口2与出水口3之间设有进水连管5。较佳的实施方案是将连管5设在腔体1的外壳与内胆的夹层6中间,这样对于连管5的加工要求较低。进水从连管5中通过,不受腔体1内水压的影响,能够在无阻压的状态下顺利地进水,所以本技术对用户自来水压力要求较低,并且进水速度较快。另外,由于进水口2管内的水与腔体1内的热水是分离的,因此进水口2管内的水完全是冷水,电磁阀4工作条件较好,而且由于电磁阀2安装在开水器的底部,与腔体1内胆距离较大,进一步保障了电磁阀4的工作环境,所以可大大降低了电磁阀4品质的要求,也就降低了装置的成本,而且延长了电磁阀4的使用寿命。为实现自动进水,可采用水位传感器作为信号发生装置。通过控制电路采集传感器的信号控制电磁阀的开闭,完成进水与否的控制。如图1、2、3所示,本技术的传感器可为设在腔体内的上、下水位探针7、8,探针7、8的输出端接控制装置的中央控制电路IC1,IC1的输出端接有电磁阀执行控制继电器以及水温指示装置,控制装置还包括电源电路,由隔离变压器提供9V电源,经过整流桥的整流、滤波,为IC1提供直流工作电源。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当内胆中无水时,上下探针7、8均为高电平,IC1的触发脚2电位高于1/3电源电位,阀值脚6电位高于2/3电源电位,输出端3脚则为低电位;继电器J上电,电磁阀动作,进入进水工作状态。当水位高于下探针7时,但低于上探针8时,6脚电位低于2/3电源电位,电路保持原状态,电磁阀继续打开,进水正常进行;当水位上升至上探针8处,2脚电位低于1/3电源电位,3脚输出为高电位,继电器J两端由于电位相等而失电,电磁阀停止工作,进水也就停止,同时继电器接通加热器件的交流接触器控制回路,接触器动作,装置开始加热。当水温加热到沸腾后,加热器件停止工作,进入保温状态。使用中,水位不低于下探针8的位置时,6脚电位低于2/3电源电位,电路保持原状态,不会进水,因此没有混水现象。只有当水位低于下探针8位置,才自动进水。为进一步保障控制装置的可靠动作,在接IC13脚的执行控制继电器J上并接有防抖动电路,该防抖动电路可由二极管D2和电容C2组成,可以消除继电器的触点抖动带来的误动作。另一方面,在中央控制电路的输入端2脚接有抗干扰电路,该电路可由并联的二极管D1和电容C1组成,以消除外界的杂波信号的干扰,提高本装置的可靠性。为方便使用,本技术中央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设有强进水手动按钮AN,本实施例中按钮AN一端接三极管T的基极一端接2脚。这样,不论水位在任何位置,根据需要放水进入,均可按下手动按钮AN,由于这是2脚为高电位,所以将三极管T导通,中央控制电路IC1的6脚被强行加入高于2/3的电源电位,因此输出端3较为低电位,继电器J上电,电磁阀动作,实现人工手动强制进水。本技术控制装置电源电路的负极接开水器腔体的金属机壳。如图2所示,IC1的1脚接机壳9,通过机壳9接地,因此腔体机壳9为负极端,而水位传感器探针7、8为正极,在腔体内胆中形成负极电场,丰富的电子能够中和水中一些容易结垢的正极性离子,如钙、镁离子等,而形成钙、镁分子等,从而避免了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正极性的钙、镁离子等与负极性的碳酸根离子结合,阻止了碳酸钙、碳酸镁的形成,起到很好的阻垢作用。同样由于负极电场的作用,本技术还具有防锈、甚至除锈的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进水快不易结垢的电热开水器,包括蓄水腔体和控制装置,腔体内设有加热器件,腔体上设有进水口,腔体内部有出水口,腔体下部设有打开水龙头,腔体上还有水温指示装置,腔体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进水快不易结垢的电热开水器,包括蓄水腔体和控制装置,腔体内设有加热器件,腔体上设有进水口,腔体内部有出水口,腔体下部设有打开水龙头,腔体上还有水温指示装置,腔体内部还设有水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口设在腔体的底下部,出水口设在腔体内的上部,电磁阀设在进水口管道内,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设有进水连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惠新百业技贸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