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脚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07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踏脚凳,由支撑脚及凳面构成。支撑腿有两条,由棒状或管状材料经两次弯折而成,其上部呈圆弧形,下部两端形成两条凳腿,两条支撑腿上部均与凳面固定为一体。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可附设扶手、挂钩等,还可制作成多层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稳固,使用方便、安全,外观光洁、美观。不仅适用于病人在做各种放射性检查或治疗时使用,而且适用于医护人员手术时调整自已与病人之间的相对高度,使人们灵活移动体位,也可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凳子,特别是一种用于调整使用者高度的踏脚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碰到要垫高高度的情况。在医院,这种情况则更加普遍,如病人在做门诊检查、CT、核磁共振等放射性身体检查时。由于没有专用的踏脚凳,一般是用木凳、椅子或其他物件来垫高高度。由于这些物件不是专用设备,其牢固性、稳定性和安全性都难以满足要求且功能单一。而医生在做手术时也经常需根据手术部位调整自己与病人之间的相对高度,这种调整目前一般是通过调整手术床的高度和位置来解决,繁琐而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一种安全、可靠,适用于病人或医生在做身体检查或手术时调整身体高度的踏脚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用如下二个技术方案方案一本技术由支撑腿及凳面构成。支撑腿有两条,均由棒状或管状材料经两次弯折而成,其上部呈圆弧形,下部两端形成两条凳腿,两条支撑腿上部均与凳面固定为一体。上述凳面有二种,一种即普通凳面,另一种凳面表面覆盖有橡胶垫。方案二本技术由支撑腿及凳面构成,其凳面表面覆盖有橡胶垫,凳面四周设有挂钩。本技术结构简单、稳固,使用方便、安全,外观光洁、美观。不仅适于病人在做各种放射性检查或治疗时使用,而且适用于医护人员手术时调整自己与病人之间的相对高度,使人们能灵活移动体位,也可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技术方案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仰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图4为技术方案一另一实施例(带扶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技术方案二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技术方案二的实施例二(多层)的示意图。图8为技术方案二的实施例三(多层带扶手)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由支撑腿1及凳面2构成,支撑腿1有两条,均由棒状或管状金属材料经两次弯折而成,其上部呈圆弧形,下部两端形成两条凳腿,两条支撑腿1上部均与凳面2焊接为一体以支撑凳面2。为了使本技术更加牢固,两条支撑腿1上部的圆弧顶3也焊为一体。如图4所示,为了便于老、弱、幼患者在做各种检查时移动体位和上下方便,本技术还可设一到两个扶手4,该扶手的下部与支撑腿1通过螺栓或焊接连为一体。为了防滑,可在本技术的凳面表面贴上一层橡胶垫5。同时,在凳腿底部套有橡胶护套6,护套6内还垫有金属垫片,以保护护套6和地面。如图5、图6所示,为了便于患者或医护人员在同一平面上做较大范围的移动,可在本技术凳面的边框上装上可使相邻的两踏脚凳连为一体的挂钩7。所述挂钩有长、短两种,短钩经两道弯折而成,长钩则是两端经两道而弯折,一只长钩配两只短钩,分别安装在凳面边框的相对两侧。如左侧安装长钩,则右侧安装短钩。同一侧的两只短钩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当需把两只踏脚凳连为一体时,只需把一只踏脚凳的长钩插入另一只踏脚凳的两只短钩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即可。如图7、图8所示,为了便于人们尤其是医护人员和患者对高度的不同要求,本技术可制成多层结构。各层踏脚凳自上而下形成阶梯状,上层踏脚凳的凳脚固定在下层中踏脚凳的凳面上。而且,这种多层踏脚凳的侧面也可设一个或多个扶手。权利要求1.一种踏脚凳,由支撑腿及凳面构成,其特征在于支撑腿有两条,均由棒状或管状材料经两次弯折而成,其上部呈圆弧形,下部两端形成两条凳腿,两条支撑腿上部均与凳面固定为一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脚凳,其特征在于凳面表面覆盖有橡胶垫。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脚凳,其特征在于两条支撑腿上部的圆弧顶连为一体。4.一种踏脚凳,由支撑腿及凳面构成,其特征在于凳面表面覆盖有橡胶垫。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踏脚凳,其特征在于凳面边框四周设有可使相邻的两踏脚凳连为一体的挂钩。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踏脚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有长、短两种,短钩经两道弯折而成,长钩则是两端经两道弯折。7.如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踏脚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扶手,所述扶手的下部与支撑腿相接。8.如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踏脚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扶手,所述扶手的下部与支撑腿相接。9.如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踏脚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层以上的踏脚凳,各层踏脚凳自上而下形成阶梯状,上层踏脚凳的凳脚固定在下层踏脚凳的凳面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踏脚凳,由支撑脚及凳面构成。支撑腿有两条,由棒状或管状材料经两次弯折而成,其上部呈圆弧形,下部两端形成两条凳腿,两条支撑腿上部均与凳面固定为一体。此外,本技术还可附设扶手、挂钩等,还可制作成多层结构。本技术结构简单、稳固,使用方便、安全,外观光洁、美观。不仅适用于病人在做各种放射性检查或治疗时使用,而且适用于医护人员手术时调整自已与病人之间的相对高度,使人们灵活移动体位,也可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文档编号A47C16/02GK2384516SQ9922907公开日2000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3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3日专利技术者李建华 申请人:上海佰健势医用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踏脚凳,由支撑腿及凳面构成,其特征在于支撑腿有两条,均由棒状或管状材料经两次弯折而成,其上部呈圆弧形,下部两端形成两条凳腿,两条支撑腿上部均与凳面固定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佰健势医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