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棣云专利>正文

双效节能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038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效节能热水器,包括有控制电路和带进水口、出水口的储水容器,其特征在于:储水容器内设置有热能释放器和受控制电路控制的压缩机,储水容器外设置有环境热能收集器,通过管道依次将压缩机、热能释放器、节流器和环境热能收集器彼此连接成循环通路,循环通路内有热交换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节省能源和绝缘性能好等优点,它不仅能将施加的电能转换成热能,还可以从周围环境中的热能收集利用起来,使全部能量充分地与水进行热交换,显著地提高水的加热效率。(*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水器,特别是一种通过用电来使水变热的电热水器。(二)、技术背景现有的电水热器一般包括有控制电路、电热管和带进口、出口的储水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它是通过电热管对储水容器中的水进行加热,将电能转换成热能。因此,这类电热水器非常耗电,其用电量是在家庭中占据了主要的用电部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的双效节能热水器,它不仅能将电能转换成热能,还可以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热能,使全部能量充分地与水进行热交换,显著地提高水的加热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控制电路和带进水口、出水口的储水容器,其特征在于储水容器内设置有热能释放器和受控制电路控制的压缩机,储水容器外设置有环境热能收集器,通过管道依次将压缩机、热能释放器、节流器和环境热能收集器彼此连接成循环通路,循环通路内有热交换剂。在本技术中,所述的热交换剂可以是R22,属现有的市售产品,它也可以是其它流体性质的热交换剂,该热交换剂必须与压缩机的类型相匹配。所述的节流器可以是由一节毛细管构成,它也可以是其它形式的能够实现节流的装置。由于压缩机长期处于水中,因此,压缩机必须经高防水性能处理,而且还必须有良好的绝缘措施,防止进水及漏电。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将储水容器中盛满水,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压缩机启动,驱动热交换剂在由压缩机、热能释放器、节流器、环境热能收集器及管道所组成的循环通路内循环流动液态的热交换剂在环境热能收集器中吸收周围空气的热能,在低压下形成汽态的热交换剂,由于节流器对热交换剂的节流作用,经压缩机吸入并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的汽态热交换剂,再通过热能释放器与储水容器内的水进行热交换后,由于承受高压和释放热能而降温,逐渐冷凝为液态的热交换剂,经节流器后进入环境热能收集器内,如此反复地在封闭的循环通道内循环流动,且不断地完成吸热、放热过程,使储水容器中的水温不断升高。与此同时,置于储水容器中的压缩机在运行中形成的部分热能使其自身温度升高,它也与周围的水进行热交换,起到加热水的作用。本技术就是使用了电能和环境中的热能这两种能量共同加热水,从而达到节约电能的效果,这就是本技术的实质。所以,本技术称之为“双效节能热水器”,经试验证实,本技术对水的加热功效是普通热水器的两倍以上。在需要时,水可以从储水容器的出水口输出,供给用户使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使用方便、节省能源和绝缘性能好等优点,它不仅能将施加的电能转换成热能,还可以从周围环境中的热能收集利用起来,使全部能量充分地与水进行热交换,显著地提高水的加热效率。附图说明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控制电路;2.进水口;3.出水口;4.储水容器;5.压缩机;6.热能释放器;7.热能收集器;8.管道;9.节流器;10.传热管;11.进流腔;12.出流腔;13.传热管;14.传热管;15.传热片;16.风扇;17.测温探头;18.隔热保温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有控制电路1和带进水口2、出水口3的储水容器4,其特征在于储水容器4内设置有热能释放器6和受控制电路1控制的压缩机5,储水容器4外设置有环境热能收集器7,通过管道8依次将压缩机5、热能释放器6、节流器9和环境热能收集器7彼此连接成循环通路,循环通路内有热交换剂。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将储水容器4中盛满水,在控制电路1的控制下,压缩机5启动,驱动热交换剂在由压缩机5、热能释放器6、节流器9、环境热能收集器7及管道8所组成的循环通路内循环流动液态的热交换剂在环境热能收集器7中吸收周围空气的热能,在低压下形成汽态的热交换剂,由于节流器9对热交换剂的节流作用,经压缩机5吸入并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的汽态热交换剂,再通过热能释放器6与储水容器4内的水进行热交换后,由于承受高压和释放热能而降温,逐渐冷凝为液态的热交换剂,经节流器9后进入环境热能收集器7内,如此反复地在封闭的循环通路内循环流动,且不断地完成吸热、放热过程,使储水容器4中的水温不断升高。与此同时,置于储水容器4中的压缩机5在运行中形成的部分热能使其自身温度升高,它也与周围的水进行热交换,起到加热水的作用。在需要时,水可以从储水容器4的出水口输出,供给用户使用。如图1所示,热能释放器6可以是由呈螺旋状的传热管10构成。如图2所示,为了增大热能释放面积,热能释放器6也可以是由带进口的进流腔11、带出口的出流腔12和传热管13构成,进流腔11与出流腔12之间通过多根传热管13彼此连通。如图1或2所示,为了增大环境热能收集器7吸热面积,环境热能收集器7可以是由呈多弯折的传热管14构成,传热管上设置有多个传热片15。如图1或2所示,为了增强环境热能收集器7吸热效果,环境热能收集器7上设置有风扇16。当风扇16转动后,可以促进空气流动,从而加快热交换。如图1或2所示,为了便于控制储水容器4中的水温,储水容器4上设置有与控制电路1连接的测温探头17。当控制电路通过测温探头17测得储水容器中水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值时,可以自动断电,停止对水加热。如图1或2所示,为了尽量地保持储水容器的水温,减少不必要的热能损失,储水容器4与外界之间设置隔热保温层18。权利要求1.一种双效节能热水器,包括有控制电路(1)和带进水口(2)、出水口(3)的储水容器(4),其特征在于储水容器(4)内设置有热能释放器(6)和受控制电路(1)控制的压缩机(5),储水容器(4)外设置有环境热能收集器(7),通过管道(8)依次将压缩机(5)、热能释放器(6)、节流器(9)和环境热能收集器(7)彼此连接成循环通路,循环通路内有热交换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效节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热能释放器(6)是由呈螺旋状的传热管(10)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效节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热能释放器(6)是由带进口的进流腔(11)、带出口的出流腔(12)和传热管(13)构成,进流腔(11)与出流腔(12)之间通过多根传热管(13)彼此连通。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双效节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环境热能收集器(7)是由呈多弯折的传热管(14)构成,传热管上设置有多个传热片(15)。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效节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环境热能收集器(7)上设置有风扇(16)。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效节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储水容器(4)上设置有与控制电路(1)连接的测温探头(17)。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效节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储水容器(4)与外界之间设置隔热保温层(18)。专利摘要一种双效节能热水器,包括有控制电路和带进水口、出水口的储水容器,其特征在于储水容器内设置有热能释放器和受控制电路控制的压缩机,储水容器外设置有环境热能收集器,通过管道依次将压缩机、热能释放器、节流器和环境热能收集器彼此连接成循环通路,循环通路内有热交换剂。本技术具有使用方便、节省能源和绝缘性能好等优点,它不仅能将施加的电能转换成热能,还可以从周围环境中的热能收集利用起来,使全部能量充分地与水进行热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效节能热水器,包括有控制电路(1)和带进水口(2)、出水口(3)的储水容器(4),其特征在于:储水容器(4)内设置有热能释放器(6)和受控制电路(1)控制的压缩机(5),储水容器(4)外设置有环境热能收集器(7),通过管道(8)依次将压缩机(5)、热能释放器(6)、节流器(9)和环境热能收集器(7)彼此连接成循环通路,循环通路内有热交换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棣云
申请(专利权)人:高棣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